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论文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论文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马学谦,曹萌萌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 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许多学者都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结合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立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分析儿童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语言发展状况,讨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结论——先有思维,后有语言,思维决定语言。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语言;思维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对于研究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认知有重大意义。思维是一个很抽象的事物,先要挖掘其奥秘,需要结合人类语言发展历程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结合前人经验以及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为理论依据,详细分析并总结语言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提高读者对于两者关系的认知和思考,促进思维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一、思维和语言关系的相关研究

当下中外学者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和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者多立足于心理语言学和儿童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而中国的研究者多立足于比较语言学开展二者关系研究,比如陈宝亚教授关于《思维轨迹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系统的不同》的观点等。

在这些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不同思维是不同语言导致的。面对这种观点,众多学者提出了反面论据。比如斯坦伯格通过具体实验追踪证明了语言对于思维有依赖性,同时对思维起反作用。总之,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百花齐放。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不同会发生变化)。3G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与语言关系

心理学对于语言与心理的关系阐述,指的是客观世界被大脑真实展现的问题,也是在人类的思维中语言起何作用的问题。客观世界被人脑逐步反映出来,这是一个包含多个不同部分却又统一完整的过程。这些部分包含了一系列心理环节和过程,是一种紧密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

三、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思维决定语言

在短时期内,思维可以无限扩大,而语言表达需要在其明确之后才能顺利进行,语言不能发生在思维之前。二者相互作用,语言表达思维,把人类的思维和想法详细展现出来;思维是语言的根本,决定语言表达的内容。总之,先有思维,后有语言,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

在以儿童心理学分析思维和语言关系的学者中,以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最具影响力。二者研究角度都是独立个体的发展,并且在大量的实践后指向同一个观点,即思维和语言(有声)并不是同等的事物。这指的是在前思维时期同时存在于儿童的有声语言时期。其中,皮亚杰花费了漫长时间来分析儿童的认知发展,最终提出了系统的关于儿童从出生到成长阶段的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直接推动了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对于儿童思维以及语言的关系展开了详细探讨。在皮亚杰的理论当中,个体一生当中的语言和思维发展呈现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发生在个体出生之后到2岁之前,在这一阶段内,个体的语言能力还处在一个酝酿和准备的阶段。接下来是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在2岁到7岁,这时个体的语言发展和思维的发展都处在一个重要阶段[1]。再者是具体运算的阶段,这一阶段指的是7岁到11岁,此阶段个体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能力,都处在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最后是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指的是11岁到15岁。在这段时间内,个体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能力,都到达了发展的鼎盛时期[1]。通过这四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和思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的发展对于语言的发展起相应的决定作用;但语言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呈现,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提高。缺少语言,儿童的认知只能存在于内心,不能表达出来。

四、结论

(一)思维在语言之前。在大自然的残酷淘汰规律下,人类大脑不断进化,思维活动渐渐成型。在原始时期,原始人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来进行简单的思维交流。随着人类不断进化,简单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无法表达清楚人们复杂的情感和生活需求,语言逐渐产生[2]。因此,思维在语言之前。

(二)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语言能力发展在认知能力发展之后,因此思维决定语言,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思维占据主导作用。当人们表达思维活动时,将语言作为表达工具,但这个表达工具不是唯一的,人们还可以通过书写等手段进行表达[3]。因此,对于思维过程而言,语言是一个附属性的表达工具,虽然在抽象思维中发挥重大作用,推动思维更加精确,但思维仍起主导作用。总之,思维是语言发展的根本,先有思维,后有语言,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高低,决定了他的语言能力高低。

“手炉你们一定不陌生。在近几年热播的清宫剧里,娘娘们一到冬天都喜欢抱着一个精致玲珑的小物什,那就是手炉。”彤彤解释道,手炉就像当今冬天热销的暖手宝,又称“袖炉”“捧炉”,由炉身、炉底、炉盖、提梁组成。炉身中放入火炭或有余热的灶灰,再用盖子或罩子捂紧。手炉多用铜制,形状也多种多样,如圆形、方形、南瓜形。手炉既可以揣在手上,也可以塞进宽袖大袍,用起来十分便捷。

五、结语

本文主要参考了当下学术界关于语言以及思维关系的研究,立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得出结论——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推动人们提高对两者关系的认知,促进人类思维以及语言的不断发展。

据贵州省铁路建设办公室消息,今年1月至7月,贵州省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16亿元,占全年铁路投资计划150亿元的77.3%。目前,全省已建成铁路3550公里,其中高铁1214公里。

参考文献:

[1]罗娟娟.社会交际中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8):112-113.

[2]胡建敏.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谈思维与语言的关系[J].语文建设,2014,(3):114-115.

[3]石林平,张东红.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基础[J].甘肃高师学报,2014,(03):005-008.

中图分类号: B80-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32-0239-01

标签:;  ;  ;  ;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