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福利制度的改革策略论文_刘长宁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福利制度的改革策略论文_刘长宁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市抚宁区供电分公司 066300)

摘要: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员工的福利包括两个方面:法定福利和非法定福利。法定福利由社会保险、法定假期和住房公积金三大部分构成,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非法定福利由货币津贴、服务以及实物等构成,是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工作及生活的需要,除工资以外,向员工本人及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非法定福利是灵活可变的,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制定。比较常见的非法定福利如:出差补助、电话补助、交通补助以及午餐补助等。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不断地丰富非法定福利政策的内容,如:教育培训补助、房贷利息补助等。这些是为了确保满足员工需求的同时,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福利制度;改革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形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导致传统的福利制度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与员工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调整员工的福利待遇,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福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政策,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一、企业人力资源福利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其中包括了对工作中的福利待遇的要求。员工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福利,即使企业在不断地加大对福利待遇成本的投入,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可。

(一)传统福利制度过于墨守成规,使员工缺乏工作的主动积极性

传统的企业福利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依照当时的国情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制度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导致所有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福利待遇是相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福利制度的墨守成规,已经远远地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了。在同一企业中,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基本福利待遇是相同的,但员工的要求是多样的,所以传统的福利制度过于死板,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长此以往,员工会认为福利待遇是薪酬的一部分,导致企业员工在工作上处于被动,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

(二)自愿性福利过于复杂,加重了人力资源工作的负担

自愿性福利指的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置非法定福利,使其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些时候还成为留住人才的工具。但是由于福利种类是自愿选择的,每个员工在选择时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导致工作的开展过于复杂,这大大加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员工逐一的进行了解,并做好相关工作的记录,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调节,达到企业要求内的统一。由此可见,自愿性福利是存在弊端的。

(三)福利费用支出面过宽,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按照国家财政制度规定,福利基金的使用范围上是有限制的,具体如下:困难补助、医疗费、福利设施支出等。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使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福利费用在使用范围上也逐渐扩大,新增加了如水电煤费、独生子女费、肉食费等补助项目。这些标准一些是国家财政部门的明文规定,还有些标准是地方行政部门和企业为了满足员工的需求而自行增加的,但不论是何种原因,这样的福利待遇体制已经严重加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使企业承受着严重财政赤字压力[1]。如果国家财政部门不尽快的出台相关方面的规定,控制福利基金项目的增加,就会产生福利制度无法可依的局面,进而会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许多企业在没有福利制度之前,是根据企业自己的需要随意制定并发放福利基金的,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出台,企业转变成利用福利制度中非法定福利的灵活性来增发福利基金。还有些传统的中小企业,由于在福利制度的管理体系上欠缺,但硬照搬制度,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失,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二、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策略

(一)确保福利制度与时俱进

要想使企业的福利制度与时俱进,保证其先进性,就必须保证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不能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传统的福利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为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就应该采取先进的福利制度。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并且与时俱进的福利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人力资源部门耐心且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对当地企业的福利制度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员工对基本福利的需求进行调查,最后根据当地企业福利制度的平均水平,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福利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是长期且复杂的,任务的艰巨性使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利用福利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同一个企业内的福利制度是相同的,是相对整个企业所有员工来实施的,缺少针对性,这种情况不仅使员工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还使员工把福利待遇当做薪酬的一部分,从而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观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和他人的进行对比,如果自身的付出超出其他人,但是得到的回报却是相同的,那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自身的要求,以找到公平感。这就说明企业的福利制度存在弊端,导致员工在工作中变得消极且被动。所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福利制度,制定与绩效相关的规定,把员工个人的工作成绩和福利制度有机结合,从而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制定灵活多样化的福利选择项目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政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变化的,因而导致现行的福利制度使企业的成本投资不断加大。国外的福利制度相对比较人性化,政府采取的是弹性福利制度,又称(自助餐式福利)[2]。在福利的选择上,员工可以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福利项目菜单上,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这是因为员工的需要是变化的,比如家庭成员的数目等。这样做,使员工对自己的福利项目选择上占有主动权,感受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增加了员工对工作的责任心与积极性,减少了与领导的对立关系。所以,弹性福利制度是有可取性的。企业人力资源除根据国家制度制定基本的福利待遇外,可以根据企业投入的资金量制定非法定福利政策,这种灵活的福利制度深受已使用的企业中员工的喜爱,也就是说,这种弹性福利制度是适合企业发展的。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去粗取精,简练企业福利制度的内容,在减小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量的时,保证制度的完善合理。

(四)降低福利成本

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企业的能力来设计非法定福利制度,企业一定要以自身的综合经济能力为基础,确保不要超出企业的能力范围内。一些企业在经济效益好时,制定的福利制度非常好,但是当经济效益差,想要减少一些福利待遇,就会导致员工的抗议[3]。所以,在福利制度建立之初,就必须要用变化发展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做到对福利基金的支出有前瞻性。企业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员工更好的回馈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所以,一定要使员工明确的意识到福利制度的宗旨和意义,同时,并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达到降低福利成本的目的。

(五)控制福利制度费用的支出度

福利制度的制定必须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杜绝福利费用的开支范围任意扩张,保证福利制度的制定是切实符合这项制度的本质意义的。在实行福利政策时,首先把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做为前提和基础,然后逐步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福利制度的实施不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完善企业的福利制度来确保企业留住人才是十分重要的,福利管理工作成为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地改善福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改进企业的成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进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对我国企业福利制度改革的思考》,《嘉兴学院学报》,《当代经济》[J].2007,7(上)50-51.

[2]傅政霖.《我国企业实行弹性福利制度探究》,2010,22(1)83-89.

[3]冯惠卿.《以人为本改进企业员工的福利制度》,《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7,17(20)215-216.

[4]肖萍.《企业福利管理浅谈》,《经营管理者》[J].2011,02.

作者简介:刘长宁(1983-3)女,汉族, 秦皇岛抚宁人,本科学士学位。任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市抚宁区供电分公司人力资源部。

论文作者:刘长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福利制度的改革策略论文_刘长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