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的分析论文_李岗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徐州 221011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抽签法将92例患者平均分为46例实验组与46例参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血钙、血淀粉酶、血WBC变化及住院、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重症科室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诊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析并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获得较佳的研究价值,故将研究流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重症科室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诊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抽签法将92例患者平均分为46例实验组与46例参照组,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参照组患者中高脂血性胰腺炎15例,酒精、暴食性胰腺炎13例,胆源性胰腺炎11例,其他类型胰腺炎7例;其中合并脏器功能衰竭10例,合并胰瘘者12例,合并发热者24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26.5±2.3)岁;女性19例,男性27例。

实验组患者中高脂血性胰腺炎16例,酒精、暴食性胰腺炎12例,胆源性胰腺炎10例,其他类型胰腺炎8例;其中合并脏器功能衰竭11例,合并胰瘘者11例,合并发热者24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27.5±2.3)岁;女性20例,男性26例。

两组患者合并症状、病因、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备两组临床对此研究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患者治疗方法

46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患者确诊后立即开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消炎、抑制腺体、持续胃肠减压等之治疗活动,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2.2 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

4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具体方法为:治疗前患者需接受血常规、HIV抗体、肝肾功能检查等,如患者出现任何可能引发术中出血的指标则不对其开展穿刺治疗;若患者超声检查显示为腹腔积液,则需穿刺注射患者积液部位;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情况,对患者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穿刺方法为:取仰卧位,利用B超选择穿刺部位,以此将穿刺部位控制在距离体表最近的部位,并最大限度避开患者重要的脏腑器官;对穿刺部位进行铺巾、消毒等处理;局部麻醉应用1%利多卡因;穿刺置管需在超声引导下开展,当穿刺部位达到正确位置后将针芯拔出;细菌培养需抽取患者积液,之后将导丝置入同时拔出穿刺针;待患者局部皮肤经扩张器扩张后连接引流袋,持续引流3d,每日引流量控制在10ml以内;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可将引流管拔出[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住院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与空腹血钙水平、血淀粉酶、静脉血WBC。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SPSS19.0软件分析,血钙、血淀粉酶、血WBC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则说明两组患者组间临床指标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水平、血淀粉酶、静脉血WBC的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钙水平(2.43±0.36)mmol/L、血淀粉酶(89.64±17.41)U/L、静脉血WBC(7.12±1.23)×109L-1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血钙水平(2.21±0.31)mmol/L、血淀粉酶(117.32±21.60)U/L、静脉血WBC(9.43±1.51)×109L-1变化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主要诱发因素与暴饮暴食、饮酒、胆道疾病有关[2-4]。本次研究选择我院重症科室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诊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析并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血钙、血淀粉酶、血WBC变化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较常规治疗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备更安全、更微创、更有效的优势。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光宇,戴睿武,闫洪涛等.早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7):12-15.

[2]任鸿昌,孙宏伟,杨鹤鸣等.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直接开腹手术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246-250,254.

[3]陈涛,汤礼军,梁洪寅等.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坏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9):1171-1175.

[4]黄阿方,冯文明,陆文明等.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514-1515.

论文作者:李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的分析论文_李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