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山岭隧道浅埋膨胀性压碎岩地段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李俊生,郭超

城市轨道交通山岭隧道浅埋膨胀性压碎岩地段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李俊生,郭超

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龙泉山隧道进口浅埋膨胀性压碎岩地段施工,通过应用“严控水、管超前、紧注浆、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施工指导方针,成功的应对了洞口浅埋段不良地质地段施工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成功穿越浅埋膨胀岩地层,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施工工效。

主题词:轨道交通;浅埋隧道;膨胀性压碎岩;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龙泉山隧道为城市轨道交通山岭隧道,采用双洞分修,线间距30m,隧道平均断面面积为68m2,采用矿山法施工。隧道进口浅埋最小埋深0~5m,位于龙泉驿断层压性破碎带内,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地层主要以泥岩(成都黏土)为主,紫红色,泥质结构,含有较多亲水矿物,具有遇水膨胀软化崩解、失水收缩硬裂等特性,含水率变化时发生较大体积变化,自由膨胀率达40~72%,属弱~中等膨胀土。

2.进洞前施工技术措施

2.1洞口边坡施工

由于受隧道进口埋深限制,进口需拉长槽进洞,为确保洞口施工安全,防止岩体顺层滑移,在左右线洞口边仰坡两侧设置多根预加固桩,约束边坡侧向滑移。

边、仰坡开挖前沿开挖边缘线外1.0m设置截水天沟,截水沟沟底纵坡不小于4%,且不得有低洼积水段,截水沟沟身尺寸0.6m×0.4m(高×宽),截水沟间隔10m设置一道变形缝。水沟末端顺接至地方沟渠,天沟与边、仰坡喷护顶面间平台采用锚网喷防护或浇筑混凝土予以封闭,防止雨水沿平台面下渗软化边坡土体。

边坡采取分区、逐级开挖、逐级防护的原则。坡比为1:1,逐层开挖高度1m~2m,临时开挖坡面采用锚网喷防护。

2.2地表预加固

进口土层较厚,下部基岩风化强烈,为确保浅埋段暗洞施工安全,在浅埋区域地表采用袖筏管注浆加固。袖筏管间距1.5m×1.5m(环×纵),浆液采用水泥浆(水灰比=0.8~1:1)。设计注浆压力=静水压力P水+1Mpa,终压值为2~3倍静水压力。浆液扩散半径为1.0m。环向加固范围:衬砌开挖轮廓以外50~100cm,且加固至隧底不小于2m。注浆完成后,进行注浆效果检验,视情况进行补注浆。

3.洞身变形控制技术措施

3.1严格控制地下水及施工用水

为有效控制隧道膨胀岩遇水膨胀软化,施工中务必严格控制地下水及施工用水。一是切断地表水对地下水源补充,在洞顶梳理出临时排水沟渠,防止汛期雨水聚集在低洼处下渗软化围岩;二是汛期施工,做好地表沉降观测,及时对地表裂缝进行填充封堵或对表层做隔水处理;三是开挖过程中遇围岩裂隙水,应视情况进行全断面或局部注浆予以封堵;四是严格控制施工用水,避免施工用水软化核心土及台阶拱脚。

3.2超前支护

隧道进口浅埋段超前预支护采取拱部Φ108超前大管棚30m+Φ76中管棚配合Φ42大外插角小导管(40°左右)70m+Φ42小导管的方式。导管(管棚)设置范围为拱部120°~150°,环向间距30~50cm,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强度等级不小于M10,注浆压力大管棚0.5~2.0MPa,中管棚、小导管0.5~1.0MPa。导管上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尾部留不小于100cm的不钻孔止浆段。

3.3短台阶开挖

(1)隧道浅埋段开挖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以确保初支能尽快形成环状封闭受力结构:一是上台阶长度控制在5m以内,中台阶长度控制在8m以内;二是上台阶核心土柱高约2.5m,宽约3~5m;三是循环进尺上台阶不超过1榀钢架间距,中、下台阶不超过2榀钢架间距;四是实行“双错开”即:中、下台阶左右侧应错开时间、错开一定距离开挖(左右侧错开距离3m以上)。五是做到“快挖快支”避免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松弛圈”扩大,上台阶开挖及支护时间宜控制在8h内,中、下台阶开挖及支护时间宜控制在5h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预留变形量

隧道开挖破坏了原始地层的初始应力平衡,将产生围岩应力释放和洞身变形,由于隧道埋深浅,开挖后无法形成天然拱,加之膨胀性围岩在开挖揭示后受潮气和水的影响迅速软化膨胀,承载力急剧下降。因此,为限制围岩变形不超过初支结构变形极限,确保初支净空尺寸符合要求,应结合隧道变形特点科学预留初支变形量。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初支变形量预留不足造成的初支侵限而换拱,还可以防止因变形量预留过大造成的二衬结构过厚,导致二衬混凝土超方等成本浪费。

3.5锚杆体系

(1)系统锚杆:拱部采用22mm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22mm砂浆锚杆,长度L=3.0m,间距1.2×1.0m(环×纵),呈梅花形布置。为确保锚杆的锚固作用,锚杆孔内灌注强度不低于M20砂浆,所有锚杆均设置钢垫板。

(2)锁脚锚杆:采用28mm砂浆锚杆(干钻),每台阶单侧拱脚设置4根,长度4.5m,锁脚锚杆与型钢拱架采用自开孔定位钢板进行辅助定位和焊接连接,锁脚锚杆与水平方向的角度设置分别以小于等于20°和大于等于40°。上、中台阶拱架底脚人工修整垫平后支垫H型钢,确保其拱架落于坚实基础之上。

3.6初支钢架辅助加强

初支钢架采用工18型钢,全环钢拱架分12个单元,在集中加工场统一预制,洞内人工安装,间距60cm,钢架喷射砼(C25)保护层厚度4cm。为加大初支钢架承载力,钢架间除采用22mm连接钢筋进行纵向连接外,在上、中台阶拱墙范围内自拱顶向两侧设置7道纵向型钢托梁,托梁采用工14型钢,与相邻钢架进行可靠焊接。

3.7临时仰拱及支撑

(1)隧道发生较大沉降及收敛变形时,在上、中台阶相应变形点位前后设置临时仰拱(日变化速率超过10mm)。临时仰拱采用工14型钢制作,较初支钢架间隔1榀设置,喷射C25混凝土覆盖钢架,用渣土回填(不小于50cm)并在上部垫不小于14mm钢板。

(2)在隧道日沉降速率持续异常时,在相应变形断面拱顶及边墙架设临时竖撑(φ159mm×4mm无缝钢管),钢管下端支撑于稳固的基面,并设支垫钢板,上端与初支面充分结合,张角采用木屑楔紧。

3.8仰拱紧跟尽早成环

从大量工程实践来看,结合龙泉山隧道变形特征,在隧道初支封闭成环后,初支成环段洞身结构变形即趋于稳定,短期内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因此,为控制隧道累计变形量在预留变形量范围内,确保初支结构安全,在下台阶落底并形成3m仰拱开挖工作面后,应立即组织仰拱开挖及初支封闭成环施工,尽早形成封闭受力结构。

3.9信息化指导施工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施工的“哨兵”和“眼睛”,是指导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过程中此项工作显得格外重要。隧道膨胀岩浅埋段施工应对地表沉降、初支拱顶下沉、拱脚下沉(位移)、净空收敛等实施严密监测,变形异常点位监测频率不大于1次/4~6h,通过实时掌握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化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应对措施,以有效应对隧道变形异常。

3.10合理选择二衬施作时机

(1)由于受膨胀岩影响,隧道进口浅埋段具有膨胀应力强、累计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季节(雨季)影响明显等特点。科学、合理选择二衬施作时机至关重要。因此,在仰拱及填充施工完成并形成二衬工作面后,变形数据趋于稳定后即组织二衬施工。在初支未完全稳定前施作二衬的,需待二衬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模。

结论

在龙泉山隧道进口浅埋段施工期间,曾先后多次出现洞身及地表变形异常,为应对隧道变形,防止出现坍塌、冒顶事故,工程人员总结出了“严控水、管超前、紧注浆、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浅埋膨胀性压碎岩隧道施工指导思想,通过强化和提升现场在应对隧道发生突发变形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使得隧道得以安全、平稳掘进。

参考文献:

1 余利.浅谈膨胀性泥岩隧道施工技术.科技资讯,2008,15

2 张弛,王杰,杜嘉鸿等.岩土注浆技术的理论探讨.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7

3 朱永全,宋玉香.隧道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李俊生,郭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山岭隧道浅埋膨胀性压碎岩地段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李俊生,郭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