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对公路运输体系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使行车环境得以改善,道路建设质量提升以保障车辆驾驶员安全,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对于公路施工技术有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级配型集料作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级配型集料在排水良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多种气候影响并应用于不同等级交通道路,在潮湿多雨地区,级配型集料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公路工程,级配型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公路工程;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1 公路工程级配碎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路施工中,通过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方案的运用,可以提高公路内部的排水性能,满足当前公路项目的施工需求,但是,在该种工程施工中,若碎石基层施工缺少科学的施工方案,会影响公路边坡防护施工的稳定性,而且,在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中,一些裸露的公路施工位置会受到雨水的冲刷,无法满足公路施工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公路施工中,为了提升公路施工的稳定性,应该确定科学的级配碎石层摊铺方案,系统分析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路施工的基本方法,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效率,满足公路施工企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
1.2 级配碎石基层的坑槽问题
通过对公路施工状况的分析,在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中,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公路施工中受到雨水的影响,基层公路会出现坑槽现象,若采用级配碎石材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无法实现公路施工的整体性,为公路的安全施工带来影响。而且,在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中,会面临坑槽问题,落坑槽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影响公路运行的安全性,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影响。所以,在级配碎石基层坑基问题处理中,应该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通过坑槽处理方案以及基层施工方案的优化,以保证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2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2.1 集料的选择
粗集料和细集料是级配碎石基层集料的两种主要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站在整体性考虑,在应用粗集料的时候,往往会搭配强度和韧性较高的岩石。级配碎石混合料的合成级配与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压碎值的关联性较大,通常情况下,含针片状颗粒控制在10%以内,压碎值在26%以内,因此,在叠加之后,会产生良好的物化反应。细集料主要包括石屑和天然砂等,粒径在4.75mm以下,石屑的强度高,应用相对较多,条件恰当的情况下,也会混合碎石、粗砂砾、细砂砾等。另外,由于天然砂的保水性和易性较好,在细集料选择中常常使用,需要对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与其他集料分开放置,避免出现窜料现象。
2.2 级配碎石的拌和
拌和前,应按照施工标准,应严格控制级配碎石集料比例,一般来说,低粘结力的松散材料使用较多,结构以嵌挤密实性为主。经验显示,级配碎石最佳配比如下:占比40%的为6~17mm碎石,占比25%的为15~31mm碎石,占比35%的为天然砂石屑等细集料。同时应控制水量,结合当地气候、天气、运输距离等,全方位控制含水量,把握其动态性,保持在0%~1%范围内为宜。如果下承层是土基、细粒土等稳定型,受外界影响小,可将级配碎石集料含水量适当减少。在拌和过程中,应保证速度均匀,对搅拌时间进行掌握,直到出料不产生离析现象为止。集中厂拌方式应用的较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集料的均匀搅拌,提升拌和的工作效率。
2.3 级配碎石运输
级配碎石的运输应引起重视,对集料的数量和类型进行区分,有效控制装卸过程,需要详细分析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在拌和机向运料车装料过程中,要控制混合料位置,把握装料与运料车移动的时间差,在中部位置存放粗集料,方便后期的卸料过程,防止出现返工现象。同时,卸料的整个过程应使卸料车以缓慢速度向前移动,使集料能够均匀平行堆放,防止高度超标而造成离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级配碎石摊铺方式
在摊铺集料之前,需要对机械的运转性能进行分析,对传感器臂和导线控制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横坡坡度的合理性,实现摊铺厚度的达标。结合摊铺机的工作效率,适当调整摊铺速度,前期可以保持1m/min的速度,后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严禁出现摊铺机停止的情况,必须使其连续行驶,保证摊铺中集料能够均匀下落。可以将2台机器进行搭配,形成梯队同时作业,在行进的过程中,保证2台摊铺机速度、摊铺厚度、平整度、路拱坡度、振动频率等指标的一致性。
2.5 级配碎石碾压
级配碎石碾压过程中,应控制好嵌挤结构,结合碾压规定的标准,将压实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通常情况下,采用振动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辅以钢轮静碾设备进行交叉作业。先静压2遍,初步稳固集料,采取人工凿毛补平的手段,处理孔隙或者不平整的部分。整个级配碎石碾压遵循的原则为先静后振、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严格把控机械设备急刹车和掉头现象,连续进行动压、静压和终压作业,在保护垫层的基础上,增强压实度的准确性。为保证压实的效果,可以对路面的干燥度进行分析,适当洒水处理,增加路面的含水量,防止蒸发过快,保障路面质量。
2.6 横向接缝
相比之下,基层级配碎石接缝工作比较简便,如果是当天的裂缝,较多的存留在小桥的台背处和大桥的搭板处。缝隙较长的话,摊铺机需要行驶出原有的摊铺面,成横向裂缝修复,对于末端可采取人工方式整平。处理路面末端的时候,需要保留前一天剩余级配碎石接缝混合料大约3m的距离,暂不碾压,当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满足规定标准后,混合新的摊铺料进行碾压,增强两者的融合性。
3 级配碎石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及要求
3.1 集料储存期间,应选择搭棚或彩条布覆盖的方式以保证集料水分含量。拌和机的投料计量要准确,并且对其应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精度和准确性。同时,根据具体集料含水量情况适当调整加水量,保证集料含水量和拌和效果。
3.2 铺设级配碎石层采用满铺断面形式,能够方便内部结构排水,但这样又给边坡防护增加了难度,裸露的级配碎石层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而被掏空。研究结果表明,因道路表层损坏而流入基层内部的水分很少,级配碎石层有足够的孔隙率使流入其中的水分重新分布。亦即表示级配碎石层的水分重分布能力大于其排水能力。因此道路大修时,要用土培路肩,以十米为间隔开一米宽的排水口。
3.3 将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运送到摊铺现场,运输过程中要对混合料做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水分损失。对碾压含水量严格控制,依照确定的碾压含水量值范围及时碾压。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表明缺水现象课适当洒水润湿表面,然后再进行碾压。
3.4 对于工作缝的要求,应以避免纵向缝,减少横向缝为原则。工作接缝严禁采用斜接缝,应采用与路表面垂直的平接缝。在当天若没有完成直接缝,应该在第二天开工摊铺新料之前,将末端的斜坡清除掉,并需要挖成横向垂直断面。
3.5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应符合的设计要求: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碎石颗粒中片状和针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易破碎和质软的碎石含量控制在10%以下。施工单位须每工班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片状和针状碎石的含量、易破碎和质软碎石含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各个环节,发挥出技术的最大价值。同时,重视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符合关键部分的需求,实现路面使用性能的有效提升,保障交通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益民,李淑婷.道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3(12):205-206.
[2]李永贵.浅谈公路工程路面基层填隙碎石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7(30):65.
[3]王磊.公路工程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7,24(09):175-176.
[4]施洲辉.基于振动搅拌的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
论文作者:顾涛1,董高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碎石论文; 基层论文; 公路论文; 含水量论文; 路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卸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