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展望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1996~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展望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1996—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固定资产投资论文,形势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6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简析

1996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物价涨幅稳步回落,投资增长适度。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07.9亿元,增长18.6%,较之上年同期增幅回落近7个百分点左右。国有经济单位(含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1—9月完成8270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在投资增长适度的情况下,1996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生产性投资即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增幅有所回复,尤其是更新改造投资在前4个月低幅增长的情况下,5月份开始更新改造投资增幅大幅反弹,当月增幅达到19.63%,1—9月份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3.8%,增幅高于基本建设投资增幅1.3个百分点,这是近几年所不多见的。

2、投资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增长8.5%和22.6%,二者合计所占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达到27.2%,所占比重上升到28.4%,同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改变了近年来这一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表明投资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投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3、投资的行业结构有所改善。一是第一产业投资增幅高于平均水平,投资比重略有提高;二是作为能源工业的电力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三是电子工业增速最快,1—9月份电子工业投资增长65.2%,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四是邮电通信业投资增幅较高,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五是原材料工业投资1—9月增长24.9%,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六是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1—9月增长36.6%。

4、中、西部地区投资有所加快,改变了前几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的局面。1996年1—8月,中部地区投资增幅为21.2%,西部地区投资增幅为23.7%,与东部地区投资增幅21.8%基本相当。1996年1—9月中部地区投资增幅为18.2%,西部地区投资增幅为18.7%,和东部地区投资增幅分别相差3.9和3.4个百分点。其中青海、宁夏的投资增幅高于30%,湖北、湖南、甘肃、四川、河南、贵州、新疆、安徽八省区的投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内部投资增长快慢不一,较快的是江苏、上海、河北、浙江、福建五省市,增长均超过30%,其他地区投资增长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为负增长(—8%),同时两广和海南三省区增速也明显放慢,原因之一是今年我国出口形势不太乐观,广东省受此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东部内部经济增长极有位移的迹象。

5、中央项目投资增长快于地方项目,1996年1—9月中央项目投资增长23.7%,快于地方项目投资11.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同比上升了2.4个百分点,表明重点建设进展情况较好。由于实行了“保重点、保投产、保收尾”的原则,因而1996年以来重点建设进展顺利,投资完成和资金到位情况好于往年。到9月末,一批基建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为“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开了好头。

6、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有所提高,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1—9月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8.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7、新开工项目投资平均规模同比有所提高。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地方项目个数所占比重依然较高。1996年1—9月地方项目个数占80%左右,表明地方投资冲动依然强烈。同时地方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4.8%上升到58.6%,表明计划内基建大中型项目的在建规模和年度规模偏小,与其承担的任务不大相称,资金使用仍比较分散,投资的规模效应不显著,甚至有所弱化,为未来投资规模的控制,投资效益提高埋下了隐患。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但内部结构不甚合理。1996年1—9月,商品住宅销售额占房地产开发销售额的比重为81.74%,但商品住宅投资额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比重仅为56.22%,二者相差15个百分点之多,尤其是微利的康居住宅投资还令人不太满意。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住宅竣工面积为负增长(—1.5%),比房屋竣工面积增长慢9.1个百分点,住宅施工面积比房屋施工面积增长慢4.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内部结构有必要进行调整。

三是1996年1—9月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和债券增幅较快,分别为16.5%和425.7%,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增长慢于自筹资金增长,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货款的依赖性增强,在投资建设中仍存在大量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的现象,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同时由于负债比例高,影响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水平。

二、199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分析1996年前几个月的投资走势,我们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快慢与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家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1—2月份,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比上年末减少9.78亿元,同期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7%,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24个百分点,因而引起各方关注,社会上有关投资需求不足,宜放松银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呼声顿起,以后几个月,随着中长期贷款额的增加,投资增幅逐月回升。1—7月份,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比上年末净增660.16亿元,是上年同期净增加额的1.23倍,同期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增幅还高6.9个百分点。由于企业生产比较困难,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效益下降比较多。截至7月末,38万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6.1%,亏损面为26.2%,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8.6%,应收账款净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7.2%。1—8月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25%,比上年同期低0.66个百分点,比正常水平低3个百分点左右。地方、企业在零售物价增幅稳步回落的形势下,要求放松银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以刺激最终需求,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内在冲动依然强烈,在目前体制尚未理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实际上对银行形成倒逼机制。而从银行方面看,保值贴补业务的取消,存贷款利率的两次大幅下调,也表明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据有关人士估算,1996年5月和8月两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将使贷款人减少1000亿元左右的利息支出。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形势看好,1996年1—7月外商直接投资2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预计全年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30亿美元以上,增幅高于上年,仍是拉动199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一具重要驵成部分。但是,由于前几个月国家银行贷款增加较多,1—7月增加额已占全年计划的41%,如按“八五”期间上半年贷款发放占全年比重为26.1%测算,则将大大超过全年计划。尽管规模控制会逐渐淡化,但目前仍是银行信贷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1996年银行贷款规模预计会突破计划规模,但不会超出太多,这将从资金来源上影响固定资产的过快增长。另外,在国务院第十次全体会议上李鹏总理指出,下半年要继续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率控制在32%左右,表明了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仍相当重视,也有利于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综合考虑,1996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适度增长,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80亿元左右,增幅在18.3%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左右,支撑国民经济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略高于上年水平。

从经济类型上看,1996年上半年国有经济和其他类型经济合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快于集体和个人的投资,这主要是因为国家银行贷款主要投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其他类型经济由于利用外资的优势和直接融资比较方便,且经济效益较好,获得贷款支持也比较容易一些。展望全年投资走势,在贷款投向的影响下,国有大中型企业投资增幅较高,国有经济单位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股市趋于活跃,居民储蓄存款有所分流,投资比重继续呈上升趋势。集体经济单位自1995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主要因为一是在消费要求、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之后,许多集体企业未能及时改变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品种不够档次,经济效益下降,资金比较紧张;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国家开始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一些集体企业项目首当其冲,属于被治理范围,因而影响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展望1996年集体经济投资,预计年底速度会有所回升,增幅略高于全社会增长水平,所占比重略有提高。个人投资在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预计增长较快,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三、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展望

(一)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展望1997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我们首先分析一下1997年的宏观环境、资金来源状况和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等。

1、1997年具有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召开党的十五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上讲,所谓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地讲应该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较高,而物价水平较低。根据联合国的估计,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3.2%,世界贸易额预计增长8.4%,尽管与我国经贸关系较为密切的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但在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1997年预计我国进出口增长水平将相差不多,净出口额不会有大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国内需求。而消费需求在近年来消费结构变化较小,且受1996年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基数较大的影响,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实际增幅预计会略低于1996年,从而经济能否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增长水平。在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物价水平的双重取向下,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要避免盲目扩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较高的实际增长。

2、从资金来源上看,1997年保持相对较高的投资率是有可能的。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储蓄率持续上升,1995年达到41.2%。观察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可见,他们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来的基本上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高经济增长。在目前我国资金相对短缺,人均资源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如果储蓄率与投资率之差较大,则意味着国内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却有资金流向国外,在国内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投资率,尤其是在把存货投资率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率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第二,分析我国的社会资金构成情况可明显看出,居民部门是社会资金净盈余最大的部门,居民储蓄增长额占银行存款增加额的比重近年来不断上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996年7月底已达36048.7亿元,且80%左右属定期存款,预计年底城乡居民的个人金融资产可能会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而银行贷款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八五”期间所占比重在24%左右。展望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变化,在目前尚无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居民资金投向还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完全有可能保持稳定甚至上升,从而使银行资金来源有一定的保障,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增长。第三,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外资,由于从1996年7月1日起,在华外商在结售汇方面享受与国内企业同等待遇,年底我国又提前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这对1997年我国吸引外资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同时,1996年6月国家颁布的引导外商投资方向的有关规定,也为我国更加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经济长期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预计1997年利用外资仍可有较大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必要补充。

3、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各不相同。在现阶段,中央政府投融资职能主要体现在基础性、主导性产业的重点建设方面。就中央政府而言,一方面由于90年代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1995年只占10.7%,财政收入中可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资金不足,1995年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为789.22亿元,占财政支出11.6%,比“八五”和“七五”期间平均水平低1.3和8.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安排投资规模时,比较注意经济发展的协调、持续性,因而投资比较理性;从地方政府看,迫于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财政收入增长,劳动就业压力,加上目前考核干部政绩的指标尚不健全完善,因而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一直比较强烈。预计1997年这种投资意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源配置重心会不断下移,企业投资主导机制的确定是未来投资主体位置变化的方向。分析展望1997年企业总体投资意愿,其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收益在初次分配中过分向个人倾斜,使企业的投资基本上靠国家银行贷款来维持。这种高负债投资的结果,导致企业投资回报率降低,特别是一些投资项目并不是企业自愿上的,而是政府项目,加大了投资风险,导致一些原来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因部分技改项目失败而一蹶不振。因此,有的企业领导对新上项目热情不高,有的干脆抱着守摊子的心态。另外,由于资金运营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占用流动资金搞投资的能力大大降低。企业用流动资金贷款搞固定资产投资,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也是企业实际工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据有关调查显示,一般企业在建工程投入中的资金大约有近1/4是占用企业流动资金进行的。但在被长期占用的流动资金不得归位的情况下,企业可动用的流动资金近于枯竭。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已降到很低的水平,流动资金比较紧张,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占用流动资金进行投资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由于企业非生产性投资不断侵蚀生产性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中自筹资金严重不足,这在项目资本金制度实施后的1997年,会一定程度上制约这些无本投资项目;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投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太强,即使一些投资项目投产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会给企业造成高负债,带来还本付息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已大大减弱。当然,由于今年两次大幅下调利率,对企业投资的信心也会有所提高。再从个人投资意愿看,尽管停办保值储蓄及利率下调后,部分居民改变了资产选择行为,住宅建设又被视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热点,但占居民个人投资80%左右的农村居民个人投资由于农村住房情况已有很大改善,农村居民储蓄受利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在前两年农村居民个人投资大幅增长的影响下,1997年农村居民个人投资增长将呈平稳态势,城镇居民个人投资增幅会有所提高。

4、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实行,对投资规模和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要求投资者不能搞无本投资,而且还要求投资者承担风险,有利于约束投资者只追求投入不注重收益的做法,从而抑制其不合理的投资行为,防止投资规模过度膨胀。同时,通过对可用作资本金的资金的合法来源加以界定,还可以从资金源头上控制投资规模的膨胀。其次,由于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对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要给予扶持,在实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时,采取在项目资本金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的比重,在信贷资金中适当增加政策性贷款比重、适当延长政策贷款的还款期,以及从税收政策上给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项目以优惠,因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会有所加大。另外,在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时,国家对技改项目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因而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5、投资品供给较为充足,适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由于近几年我国投资结构和建设项目成本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项目前期各种费用持续增加,致使单位生产能力的造价逐年直线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生产资料实物量增长之间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即名义投资增长远远快于生产资料消耗的增长。在“七五”时期投资增长与生产资料消耗增长之比约为2∶1,1994、1995年则分别上到8∶1和5∶1,因此,一定的生产资料供给能力所能支持的投资规模扩大了。与此同时,由于“八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使近几年国民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特别是投资品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据有关专家估计,1996年及以前建成的生产能力可以支持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而不致于发生物资短缺现象,另外,还有一部分设备投资是从国外进口的。展望1997年的生产资料市场走势,自从1995年以来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上相当清淡,价格走低,1995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仅为1.7%,1996年1—8月同比又下降0.7%,比上年未仅上涨0.1%,相当部分生产资料销售不畅,仍处在限产压库促销阶段。尽管1997年预计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但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从这些情况分析判断,如果1997年适度扩大固定投资规模,引发经济过热和高通胀的可能性较小。

6、利率下调对投资有积极影响。我们根据模型测算,当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时,可促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说1996年利率调整对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时滞的话,1997年则这种影响会完全显现出来。另外,随着利率的调整,使进一步有管理地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成为可能,改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资产选择,从而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二)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结构预测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估计是:199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将达28050亿元左右,增长18.5%,同1996年增长幅度基本持平,实物增长率高于GDP实际增长2—3个百分点,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率比1996年略有上升。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预计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4.6个百分点左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继续下降,大致在50.5%左右。主导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的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基础性行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抓大放小的政策背景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国家银行贷款的支持,同时名牌战略的实施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一些产品老化、质量效益低下、市场前景暗淡的国有企业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有些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不可能有大的增长。集体经济投资1995年由于受高银行存款利率和行业投资回收率较低的双重影响,增幅较低。在1996年银行存款利率两次大幅下调,全国统一拆借市场利率水平较以前的“黑”市利率水平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影响下,投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规模效益的大背景下,集体经济单位投资也难以出现高增长,预计增长幅度在18.5%左右,所占比重为16.5%。个人经济投资在收入水平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进一步推进的影响下,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预计增幅为19%左右,略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其他经济类型(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以及其他经济)近两年投资增幅一直处于各经济类型的前茅,1995年已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第二位,主要因为一是三资企业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市场潜力巨大,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且三资企业的投资不受投资规模的限制;二是股份制经济由于其经济实力相对较为雄厚,自筹资金能力较强,同时由于它们的效益普通好于国有企业,因而获得贷款也相对容易一些。展望1997年,由于受利率影响,居民资金有一部分流向股市,股份制企业的资金来源形势较好。另外,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大量流入我国,三资企业的投资意愿比较强烈。因此,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1997年将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格局,增幅预计在31%左右,所占比重达19.8%。

按管理渠道划分,1996年1—9月份更新改造投资增幅高于基建投资增幅1.3个百分点,一改前几年更新改造投资一直落后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态势。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进展,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所改善,而近两年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证实了盲目扩大规模,是难以产生预想效益的,只有那些产品档次高,质量好的企业才有光明的出路,因此,企业自身扩大投资的动机已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从项目投资资本金制度的规定看,技术改造项目资本金比例不实行差别比例,资本金比例统一定为25%,同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现有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高于规定的资本金比例的,可将其高出部分作为项目资本金,如果其所有者权益低于规定的资本金比例,其现有的土地、厂房、设备以及附属配套设施等还可利用,其可用于项目的部分,也可以作为其项目的资本金。从宏观政策和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上看,1997年更改投资增速较快,预计增幅在19.2%左右,高于基本建设投资增幅1个百分点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1996年以来又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住宅建设前景看好,有关方面已把住房建设列为“九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安居工程是商品住宅中的重中之重,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相对而言,这方面的资金来源有一定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商品房积压量较大,房地产企业效益有所下降,房地产管理方面的第一部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的颁布和实施,也规范了房地产市场行为。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会保持较高的增幅,但不会出现1992、1993年那样暴涨的局面,预计增长速度在26%左右。

分地区看,1997年各地区的投资增幅同1996年相比有高有低,但总体上看普遍略高于1996年。其中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影响下,1997年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幅较高,如湖北、陕西、四川、安徽、河南、甘肃、青海等省区,东部沿海地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上海、江苏、河北预计增幅较高。

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即农业投资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注下,近两年投资增幅摆脱了90年代初低速徘徊的局面。1996年洪涝灾害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要使农业保持稳定增长,加大农业尤其是水利设施投资是必不可少的,预计1997年农业投资增幅略高于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进入90年代后有了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投资增幅高所致。1997年,作为基础性行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幅,第三产业总体投资比重大致保持1996年水平。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大多属于竞争性行业,因而投资回报率低是决定其各自投资增长高低的关键因素。在新的一年里,那些效益指标较好的行业由于企业自有资金相对有保证,预期收益看好,因而其投资增幅较高;而那些效益指标较差的行业,投资仍难以摆脱低速增长局面。

标签:;  ;  ;  ;  ;  ;  ;  

1996~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展望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