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法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中的作用论文_周玲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 江阴 214400)

中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0408(2015)2-0092-02

摘 要 目的:探讨SWOT分析法在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过程中的作用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痰样留取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留痰护理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评价患者情况,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统计各组患者对留痰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痰检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给予个性化护理,明显提高肺结核患者对痰检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且患者痰检阳性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0%),p<0.05。结论:应用SWOT分析法对肺结核患者优、劣势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助于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提高痰检阳性率。

关键词 肺结核;痰标本留取;SWOT分析法

肺结核患者痰样留取质量可以直接影响痰检阳性结果,进而影响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我科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过程护理中,有效提高痰检结果阳性率,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男性3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23岁~65岁,平均年龄(38..24±4.68)岁,患者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其中31例患者表现为脓痰、黏痰,39例患者表现为痰中夹血,咳嗽、咳痰伴咯血者15例,轻度咳嗽、咳痰者1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使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分型以及检查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痰样留取护理,发放痰标本盒,并告知患者留痰方法与留痰时间。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留痰护理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评价患者情况,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⑴留痰前护士对本组记忆力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患者进行通俗易懂的沟通教育、耐心对留痰方法、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并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个患者。同时对文化程度较高、各项接受能力较好、心理状态良好患者进行系统的肺结核相关知识与留痰相关知识教育。⑵明确痰样检查目的、采集量、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告知肺结核患者痰检目的与意义、痰样质量与痰涂片结果关系、痰检结果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告知留取痰样时注意事项。⑶依据患者痰检项目选择不同规格的痰标本盒,贴好标签,明确标明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以及痰检项目等,并标注留取顺序。⑷选择合理的留痰方法:痰培养标本应收集患者第一口晨痰培养价值最大,告知患者在完成刷牙与清水漱口后留痰,留痰时大力深吸气,然后呼气时用力咳嗽,咳出气管内深处痰液,注意吐痰时尽量避免鼻咽分泌物与唾液混入,留痰量不得少于5ml,留痰后立即送检。注意患者咯血期间不留痰样。⑸对痰量较少或无痰等留痰困难患者,护理人员通过胸壁震荡法或高渗盐水超声雾化法协助患者进行排痰,对于长期卧床、无力排痰者,可叩击患者背部帮助排痰。患者排痰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面部表情以及脉搏等变化,指导痰量较多患者缓慢逐渐排痰,以免排痰量过多而出现窒息,同时注意痰量过分增多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变化,以免出现窒息等情况。⑹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其对患者治疗的支持程度,鼓励患者建立良好心态与治疗信心,调动患者治疗依从性。统计各组患者对留痰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痰检阳性率。

所有患者取痰送检,分别按照临床结核病痰细菌培养法以及痰找抗酸杆菌方法检查,统计患者痰检阳性率。

1.3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比较,通过SPSS系统处理数据,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对留痰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组患者有24例患者对留痰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意义、留痰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掌握较好,占96.00%,对照组患者有19例患者对对留痰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意义、留痰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掌握较好,占76.00%,由此可见,对观察组患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给予个性化护理,明显提高肺结核患者对痰检相关知识了解情况,p<0.05。

2.2 各组患者痰检阳性率情况:

每例患者留取4份痰样,每组患者共100份痰样。观察组100份痰液样本中有25份是痰细菌培养,痰检显示24份样本为阳性,其余75份样本按痰找抗酸杆菌方式检查,73份样本为阳性,阳性率为97.00%;对照组100份痰液样本中有4份样本被唾液或鼻咽分泌物污染,其余96例痰液样本中25份为痰细菌培养,痰检显示21份样本为阳性,其余71份样本按痰找抗酸杆菌方式检查,60份样本为阳性,阳性率为81.00%。观察组患者痰检阳性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0%),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SWOT分析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式,其主要优势是在于全面考虑问题,可以把“诊断”与“开具处方”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时条理清晰,方便临床检验。依据SWOT分析结果,将各个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或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成功构建SWOT矩阵[1]。构建SWOT矩阵过程中将对患者产生久远、迫切、大量、重要、直接影响的因素进行优先排列,将对患者产生短暂、缓慢、少许、次要、间接影响的因素进行后续排列。在完成SWOT矩阵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后,依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合理护理计划。制定护理计划时主要以发挥优势影响因素、克服劣势影响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等基本思路制定,运用SWOT分析法将各个影响因素互相结合,制定一项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肺结核痰样细菌性检测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的金指标,是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痰标本留取质量可以对痰检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留取达到临床规定质量标准的痰标本是保证临床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2]。符合质量标准的痰样本应采集患者呼吸道深处痰液,一般呼吸道深处痰液痰检阳性率较高,而且口腔内唾液影响较小,结核菌阳性率近乎于零。同时留痰时间也会对痰检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一般清晨痰检阳性准确率最高,其次是夜间痰,痰检结果主要与痰量多少与痰液在肺部存留时间长短有关。一般肺结核患者排菌期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与间歇性,若只送检1次往往会漏检近半数的阳性传染源,因此,至少连检3次以避免假阴性痰检结果。

本此研究显示,对观察组患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使96.00%患者对留痰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意义、留痰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掌握较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痰检阳性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0%),p<0.05。由此可见,应用SWOT分析法对肺结核患者优、劣势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助于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提高痰检阳性率。

参考文献

[1]李凤娟,梁改清,王新宏等.SWOT分析法在新入院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留痰标本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3):372-373.

[2]彭德珍.9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培养留样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4):56.

论文作者:周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药房》2015年12月第26卷第S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SWOT分析法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中的作用论文_周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