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的关系论文_刘博丰

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的关系论文_刘博丰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龙门农场医院 164145

摘要:目的:探究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的联系。方法:2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n=134)行传统X线床旁胸部摄影和B组(n=134)行CR床旁胸部摄影。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通过将两组患者床旁胸片显示病灶的情况进行分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组134例患者中,有106例行CT检查,其中72例CT显示病灶,传统X线平片显示66例,6例未显示病灶。B组134例患者中,有128例行CT检查,其中84例CT显示病灶,CR显示80例,4例未显示病灶。A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4~0.875);B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41~0.975)。两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6,P<0.05)。结论:普通放射检查中,CR能提高床旁胸片显示病灶能力。

关键词:X线计算机;X线摄影;床旁胸片;ROC曲线;曲线下面积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ventional bedside chest X-ray and computerized radiography(CR)in general radiography.Methods:26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n=134)and group B(n=134)for conventional X-ray bedside chest radiography and CR bedside chest radiography.Comparing with the gold standard of CT examination,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lassified and ROC curves were drawn by showing the lesions on bedside chest radiographs.Results:Of 134 patients in group A,106 case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72 cases showed lesions on CT,66 cases showed lesions on conventional X-ray plain film,and 6 cases did not show lesions.Of 134 patients in group B,128 case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84 cases showed lesions on CT,80 cases on CR,and 4 cases did not show lesions.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in group A was 0.775(95% CI:0.684-0.875),while that under ROC curve in group B was 0.915(95% CI:0.841-0.97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UC between the two groups(z = 2.306,P < 0.05).CONCLUSION:CR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hest X-ray to show lesions in general radiography.

Key words:X-ray computer;X-ray photography;bedside chest film;ROC curve;area under curve

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时常需要接受床旁胸部X线检查,但是传统X线受摄影设备、条件的限制,床旁胸片总体影像清晰度较差、重拍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救治,同时还增加了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身体辐射量[1,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已在我国许多医院普及。CR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具有密度分辨率高、曝光条件宽容度大、立即显影、多种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功能等优点[3]。CR的应用拓宽了影像信息,为了提高认识及指导临床使用计算机X线摄影获得显示信号更多的影像,本文以CT检查为标准,行ROC曲线分析,对比CR与传统X线摄影在床旁摄影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就诊行动不便的患者268例,其中男148例,女120例。其中2008年以前行传统床旁摄影134例,作为A组;2009年以后行CR床旁胸部摄影13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都是待病情允许条件下接受胸部CT检查。

1.2 方法

A组采用传统X线机进行床旁胸部摄影并按时洗片;B组采用高频X线机床旁胸部摄影采用柯尼卡激光相机进行CR系统处理。所有患者均作半卧位进行前后胸部摄影,焦片距150厘米,58-68kv,6.0-7.0mA,以T5为中心垂直摄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T检查采用飞利浦Philips brilliance CT机常规轴位扫描,观察肺窗图像。

1.3 评价方法

以CT结果为金标准,将A、B两组胸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对所有胸片进行分析,按显示病变情况分为: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共。将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0.5时,越接近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AUC在0.5~0.7时准确性较低,在0.7~0.9时具有一定准确性,在0.9以上有较高准确性,AUC比较采用z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134例患者中,有106例行CT检查,其中72例CT显示病灶,34例诊断正常。72例CT显示病灶患者中,传统X线平片显示66例,6例未显示病灶;34例CT诊断正常患者中,传统X线平片有18例认为有病灶存在,16例未见病灶。B组134例患者中,有128例行CT检查,其中84例CT显示病灶,44例诊断正常。84例CT显示病灶患者中,CR显示80例,4例未显示病灶;44例CT诊断正常患者中,CR有30例认为有病灶存在,14例未见病灶。

3 讨论

床旁胸片摄影受条件限制以及患者无法主动配合影响,总体成功率和合格率不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困难。传统X线摄影技术是通过X线摄影胶片为载体,通过感光物质来记录影像,将影像信息记录在胶片上,通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后,影像在照片上显现,医生通过对照片上不同部位的黑白对比对来判断患者摄片部位是否正常及异常信息。传统X线床旁摄影所显示的二维图像,一旦形成,无法继续调节、曝光、药水及温度等均可影响照片质量,同时传统X线片无法兼顾到肋骨和肺组织,易于对部分不完全性骨折漏诊[4]。CR以IP为载体,将摄影所得的X线密度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数-数模转换,形成数字化图像。CR较传统X线成像比较,曝光量降低,成像灵敏度高、宽容度大,通过强大的图像后处理,一次性成功率高,更易于被医生解读[5];另外,图像还可以进行数字化存储,减少废片率。

既往国内有关CR与传统床X线摄影的对比研究,均局限在优良片率方面。而且大量的研究也表明,CR系统在床旁摄影中的优良片率显著高于传统X线摄影。ROC曲线是根据一系列不同的二分类方式,以真阳性率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是反映敏感性和特异性连续变量的综合指标,在医学影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断方法对照研究的重要方法[6]。本次研究,我们对比了CR与传统X线摄影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的优势,结果显示,A组134例患者中,有106例行CT复查,占79.1%;B组134例患者中,有128例行CT复查,占95.5%。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组所摄图像按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分类,所得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绘制ROC曲线,A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4~0.875);B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41~0.975)。两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見两组AUC均>0.5,而B组接近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且具有较好准确性;A组AUC在0.7~0.9之间,说明具有一定准确性。我们的结论与马志峰等[1]及李东辉等[2]研究结论一致。也就意味着,在床旁胸部摄影中,CR优于传统X线,有较高的显示病变能力。这主要是由CR提供高敏感性成像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决定。通常,用于床旁摄影的X线机均为小容量,投照条件有限,而CR摄影的IP敏感性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提高病灶显示能力。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尽量应用CR进行床旁摄影,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马志峰.对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效用的比较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72-172,173.

[2]李东辉,张雷.对普放中传统床旁胸片与计算机X线成像效用的比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0):3929-3930.

[3]王立君.计算机摄影(CR)与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6):3604-3604.

[4]吴爱军,吕冬亮.计算机X线摄影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853-1855.

[5]韩英,克德娜,张立秋等.CR系统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7):659-660.

[6]朱苏元,聂家秋,王文刚等.ROC曲线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3):236-239.

论文作者:刘博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的关系论文_刘博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