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行气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论文_张仙娥

中医行气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论文_张仙娥

太原理工大学医院 030024

关键词:脾胃病;行气法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人以气为主,息息相运,连绵不断。阴阳升降,血脉贯通,营卫运行,脏腑生养,无一不赖乎气。气盛则实,气衰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乱。

气病即气机的逆乱,和功能的盛衰。气病在脾胃病方面每每较多。因此,在治疗方面,气机阻滞则行之,气弱虚衰则补之,气逆于上则降之,气陷于下则升之。如脾胃气滞可见脘腹痞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泛酸,舌苔薄,脉玄等症状,可用行气法。行气法不仅能止痛、除胀、运脾、和胃、还有解郁、化痰、祛湿的作用,其中部分方药兼有解表、平喘、疏肝、活血等作用。

本人常用的行气方剂,主要有加味乌药汤,本方出自《济阴纲目》,用治肝郁气滞的痛经。肝为将军之官,性喜疏泄升发,若情志不随日久,引起肝郁气滞,导致女性痛经。从脏腑看,木郁则土壅,故而亦可出现脾胃气滞的病。因此疏肝理气亦可用治脾胃气滞病。加味乌药汤药味平和,行气止痛效佳。香附辛苦性平,入肝胃二经,为气中血药,而善疏肝解郁,乌药辛温香窜,上入脾肺,下入肝肾,治胸腹诸痛总相宜,木香辛苦温,行气宽中,为上中下三焦气分要药,砂仁辛温,化湿行气,醒脾开胃,四药相须为用,同中有异,行气止痛,运脾和胃作用更臻完善。气滞则血瘀,方中玄胡索活血止痛,故有“心痛欲死,速觅玄胡”之称。甘草和百药,又能缓急。临床常以本方化裁出入治脾胃气滞诸证。

又用丹溪越鞠丸。脾胃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如脾胃气滞,当升不升,当降不降,郁滞于中,长期以往,则成气、血、湿、痰、火、食六郁之病,而以气郁当先。故治郁首当行气,越鞠丸以香附为君行气活血,疏肝理脾,切贴病机。它如川芎活血,山栀清火,苍术化痰湿,神曲消积食。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湿火食之郁俱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余临床用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肝胆病,凡属脾胃气滞者多效。如合二陈汤,去神曲,加砂仁,即《医学入门》六郁汤,用治气滞而有痰湿者。古人说得好:“气结则生痰,痰盛则气愈结”,因此行气可以化痰,化痰更需行气,本方即寓此二义。

临床上脾胃气滞还常兼见气逆病证,故常并用行气、降逆二法。余以《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加减,其中香附行气解郁,旋复花降气化痰,二陈汤和胃降逆,苏子降气理肺,薏仁健脾化湿,以脾胃为中心,兼及肺肝,可谓用心良苦。原方治胁下支饮,亦治疗呕吐、呃逆、胃痛、腹胀、凡气滞不畅,痰湿上逆者,。其症候特点,发病与情志不疏有关,用补益活血方药无效,脉弦滑,舌苔薄腻。如以苏叶、苏梗代苏子,行气宽中更佳。如与半仙厚朴汤合用可治梅核气。

脾为阴土,喜温恶寒,喜燥恶湿。行气药大多辛香温燥,所以运脾和胃。但正因其辛香温燥,多易耗气伤阴,故不可久用。特别对气虚或阴虚患者,常须谨慎,即用亦当合补气或养阴药物。

行气法还需根据病情,配合其他方法应用。如湿热内壅则请热利湿,寒湿中阻则温中化湿,食积停滞则消导化食,肝气郁结则疏肝解郁,血脉瘀阻则活血化瘀。

行气药大多香燥,生用尤其明显,如炒用可缓解其温燥之性。还可以用花类药,如厚朴花、代代花、玫瑰花;子类药,川楝子。梗类药:苏梗,藿香梗;叶类药,枇杷叶取其香气,缓其燥性,尤宜用于虚弱患者。

行气药还常和活血药配合。《难经》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病单用行气药无效时,宜左活血要药,如当归、川芎、元胡泽兰、茜草等,酌情使用一、二味即可,且计量宜小。

气有余便是火。辛温药只能行气开郁,豁痰消积,如气滞兼见活热病症常要配合苦寒清热,如山栀、黄连、黄芩等,相得益彰,效果更好。

行气药在取得疗效后,宜中病即止。疏导过量恐伤阴耗气,导致下虚中满的之证。因此行气药不可过用久用。药后应以六君子汤,归脾汤善后调理。归脾汤可以养血柔肝,以免肝气横逆;六君子汤补气健脾,以防肝木受伐。以行气开始以补气善后,是治疗脾胃病的良法。

论文作者:张仙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中医行气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论文_张仙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