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改善途径论文_孙美荣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改善途径论文_孙美荣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构,比较全面地了解到了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明确指出了网络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也探讨了一些改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旨在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身并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以本科大学生为主(1500份),高职大学生为辅(1000份)。调查样本中男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3%,女性学生占57%;主修文科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4%,主修理工专业的学生占53%;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28%,大二学生占32%,大三学生占37%。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农村占据了71%的比例,非独生子女也占到了62%,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生活和谐,父母关系良好的双亲家庭(86%);学生父母文化程度大部分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并且对自己家庭环境比较满意

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年限较长,自身素质较高,因此对被试问卷的理解比较透彻,能够合理有效地完成问卷,并且问卷的回收率也较高。但是由于本次调查涉及了大学生的上网这一情节较为恶劣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因为自身原因和社会认可等因素,对某些问题采取隐瞒、编造甚至回避等方式,从而影响了问卷的准确性。

二、调查结果

1.高校学生网龄情况

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高校大学生的网龄时间主要是在三年以内占据了33%的比例,我们由此数据可以推断出,大学生开始上网主要集中在高中后期和大学入校初期这一阶段之内。在进入大学后,因为有60%的学生拥有自身的私人电脑,再加上大学课程比较少,课余时间较多,拥有电脑的学生在上网之上花费的时间会更长一点,这与辅导员平日里的观察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2.高校学生上网的结伴与群体性

我们通过对学生 结伴上网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大学生更愿意与同学一起结伴上网,尤其是最近几年LOL这款游戏的盛行,更多的大学生喜欢与同学一起“开黑”致使学生之间成群结队地去上网,这反映出大学生上网之间还存在朋辈影响的因素。这种源自于朋辈间的无形力量,多发生于年龄相仿的同学或朋友中,彼此之间有深厚的友谊,有相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因此,如果这部分人中有一个人存在上网的现象就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恶性循环。

3.上网对于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根据网络对于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上网并没有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恶劣的影响,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也没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主体,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与判断,能持有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而另外一项关于上网与大学生情绪管理方面的联系,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心情不好而去上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对上网与学习关系的认知

根据对上网与学习关系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实际上网的时间总是比预期上网的时间更长一点,但是,却并不影响正常的上课、学习以及其他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认为上网对于日常学习几乎没有影响所占的比例就为44%,而在对于网瘾评估的部分调查,绝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认为自身并不存在网瘾,只有仅仅3%~10%的学生吃肯定的回答,这些情况说明大部分的高校学生的自控力比估计的要强,能正确地处理上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使其不产生对立矛盾。

三、改善途径

根据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判断,我们可以得出网络如今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但是高校学生对网络资源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地使用,上网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引导其正确地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促进其健康成长。

1、重视网络心理教育,通过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自学生踏入大学校门的那刻起,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以及未来的人生进行合理地规划,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心态,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网络在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价值。树立健康的网络观、科学的信息接纳观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等。大学生应当保持正确的上网心态,提高对网瘾的自控力,能熟练地驾驭网络,保证自己既能进入到网络之中,也可撤出网络之外,真正做到“上网有节”,让网络彻底为我所有

2、建立心理网络咨询平台,增强网络心理干预

教师与辅导员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与心理资讯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网络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知识,有时可在网上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在设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站时,要注意设计形式应该生动有趣,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状况。为网瘾者通过自我宣泄的平台,全力营造出宽松、舒适的网络氛围,用欢快的主旋律和多彩的内容来吸引大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一些困扰,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3、优化网络环境,通过网络文明素养

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融合在一起,丰富大学生的课外业余活动。学校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一系列的网络知识竞赛,网上健康生活知识问答,网上新闻调查等多项活动。指导学生积极构建网络文化建设,提高其对网络文化的适应性,正确的认知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在发生心理冲突时,能够自我进行有效调节,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成长。总而言之,学校应将网络心理教育与 网络文化教育统一起来,培养大学生健康、宽松的网络心态,文明的网络行为,提高自身的网络文明素质。

结束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地引导高校学生,将自身的生活学习与网路这一强大的资源结合起来,促进其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如何加强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卷入与心理幸福感,将网络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正逐渐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网络环境有可能对高校学生带来的危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开展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途径,希望可以给广大的读者带来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闫景丽,钟雯昕.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改善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0)

作者简介: 孙美荣(1978.06—)女,汉族,河北固安人,本科学历,工作单位: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论文作者:孙美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改善途径论文_孙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