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_音乐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_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课上的新音符——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乐课论文,音符论文,课上论文,多媒体技术论文,堂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引导小学生走进音乐艺术殿堂的启蒙课,在人的终身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并没有完成启蒙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技术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是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知识素材,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

案例一:认唱音阶,这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从认音到唱音,从唱音到辨音,都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传统的教法是用阶梯图展示和教师弹琴示范进行集体教学,模式呆板、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不能因材施教。为此,我们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小课件,用于学习音阶,它提供多种不同的认知途径,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在课件中展示音阶图:每个台阶上有一个动物,不同小动物代表不同的音,对照音阶图帮助学生认识音阶。学生可用鼠标任意点击一个台阶上的小动物,这个小动物就会跳出来演奏相对应的音。

多媒体课件不仅画面生动活泼,而且反馈速度快、人机交互性强,特别是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内单机运行时效果更佳,让学生在人机交互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

案例二:我们用AuthorWare设计了一个模块——听音辨音。课件中模拟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的场景,每个星球上都标有不同的音符,学生进行听音辨音操作时,可用鼠标从低音5、1、3、5中选一个基本音,电脑先播放这个基本音,再随机播放一个音,学生通过比较基本音和随机音的音高,然后用鼠标单击标有相应音符的星球。如果选音正确,宇宙飞船就会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飞向那个星球,否则宇宙飞船原地不动,电脑再重复演奏一遍。这种直观的方式,快速的应答反馈,动听的伴音效果和丰富的动画场景,对儿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课堂上人人争先恐后,个个跃跃欲试,这样兴趣有了,负担也就不存在了,快快乐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教师采用注入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种音乐课件,把图文声像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激发审美想象。

案例三:教学中我们制作的“音色选择”演示课件,点击不同的乐器可演奏不同的乐曲,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听辨;制作了《速度游戏》课件,学生可用鼠标自己选择速度的快慢,电脑能够根据所选择的模式进行调速播放。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很快掌握了音乐的特点,既使学生品尝到当主人的自豪与成功的喜悦,又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们都要搜集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和实地场景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

案例四:欣赏乐曲《二泉映月》时,我们搜集各种相关的图片,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伴随着音乐展现相应的场面,耳听乐曲,眼观场景,使学生产生了美妙的想象,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认知过程中,人的左右脑是相互配合、协调统一、共同吸收和处理信息的,尤其是儿童,他们的左右脑的功能是处于一种原始的统一状态,这种特定状态使儿童的学习机制不能等同于成人,因而在教育方法上也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多媒体课件所产生的刺激同时作用于人的左右脑,它将抽象概念与直观形体,认知学习与复习巩固结合起来,调动了大脑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手脑并用、视听并举,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对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学生的自我表现力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案例五:我们自制的《小燕子》多媒体课件中,伴随着音乐,屏幕上出现春暖花开的场景,接着出现小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小燕子在庄稼地里吃害虫等场景。要求学生边看动画边观察小燕子的动作,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燕子是怎样飞的?你能模仿小燕子的动作来表演一下吗?为什么我们大家都爱它?这首歌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表达了儿童们怎样的感情?并让学生当场表演,用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为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在学习歌曲之后专门设计了一些小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有“闻鸡起舞”“击鼓而歌”“请跟我来”“歌曲卡拉OK”等等,学生演唱时都伴有动画和字幕出现,此时,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纷纷登台演唱、伴舞,有的击掌相伴,有的即兴伴舞,有的低声相和,在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及表演能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运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师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易用,在备课时,只要把音乐素材全部采集到电脑中,一首歌曲形成一个文件,用播放器进行点播,想听哪一段就听哪一段,还可以用鼠标把播放的起点直接拖放到任意时间段上,其倒带、进带的速度非常快,轻轻一拖,一切搞定。另外,我们在音乐教学上还使用“作曲大师”这个软件,用鼠标直接拖动各种音符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可以设定多种乐器来进行合奏,一个可以任意组合的乐队在你轻移鼠标之时就创建而成了。

在音乐教学中,只要精心准备,尊重儿童的天性,适时适量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紧密结合,不论是提高学习质量,还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标签:;  ;  ;  ;  ;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