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曹志铭

河南焦煤能源有限公司九里山矿 河南焦作 454005

[摘 要] 现阶段,时代正在不断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逐渐加强了对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应用,而企业管理者要想进一步确保预算管理的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实际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策略。企业应当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对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把控,将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应用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有效的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通过预算方案,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财务资源、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考核,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以便实现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手段,具有主动性、综合性、市场适应性的特点,是传统预算模式的完善和升级,也是企业风险防控的有效途径[1]

方:除了您对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点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外,您对学生也是真情付出、关爱有加。为此,学生们都心存感激,在他们心中,您是一名非常值得敬重的研究生导师。能谈谈您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的心得体会吗?

1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主要问题

1.1 预算模式落后,执行力不强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预算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推广较晚,且推广力度还有待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还存在对全面预算的认识不深,未看到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导致重视程度不高,企业内部部门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对预算的信息数据分析不全面、系统,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得到有效执行,进而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1.2 考核指标不够全面

目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考核指标不够全面,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预算管理的考核指标过于简单化,只注重局部,不注重全局,只注重眼前,不注重长远,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具体制定指标的时候仅仅停留在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基础性指标上,未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问题,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问题,或偏离战略目标,进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2]

1.3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内部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预算管理模式混乱,管理目标不明确,责任不到位,预算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甚至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推进。合理的监督机制能够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确保企业内部的各项预算得到有力执行。因此,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责任目标,导致员工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果。

2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2.1 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就是要在企业范围内正确认识何谓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并不是财务部门在唱独角戏,而是涉及到企业全员、全过程的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每一个部门都负有责任。尤其是在企业的领导层面,更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不能沿用老思维、老观点,想当然地将全面预算解读为企业财务预算,否则对其管理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2 加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

(4)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可以提高短柱整体的承载力。在挠度0.25 mm内,承载力的提高幅度和斜率基本重合。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在到达极限承载力之后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曲线,下降幅度大。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下降段比较平缓,延性好。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柱的延性变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核心混凝土不宜选用高强混凝土。

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在治疗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的伤残率。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早期康复效果的综合评估分析,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做相关报道。

2.3 完善考评机制,为预算管理提供保障

第一,和现金收支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的基础是成本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因为控制现金流量,能保证项目资金及时收回,保证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从收支两条线共同管理,能发挥出财务结算的功能和价值,形成资金合力,一方面满足正常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财务风险。

作者简介: 曹志铭(1989-),男,甘肃庄浪人,经济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研究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本管控、业绩考评的需求。加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一方面要对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进行强化,另一方面,企业应在组织层面加强各部门的协作,要协调企业各部门参与预算的编制,提供预算编制必要的相关依据,促进预算编制符合企业实际[3]

2.4 保证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拥有一套完善的考评监督机制,能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提供保障。首先,企业应该对预算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考核,如果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之间有差异,应该寻找原因、总结经验,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其次,将全面预算考评纳入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中,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对全面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划分给相关部门和个人,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再次,对预算结果进行分析,结合预算结果制定发展规划,不仅能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还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最后,采用全员监督机制,企业要提供良好的监督平台,及时反馈监督评价结果,将奖惩措施落实到个人身上,提高全员的重视程度[4]

企业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全面预算编制的依据,要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包括预算期内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经济活动规模等,要能够满足成

第二,和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然后制定成本降低措施,利用人员、技术优势降低成本,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第三,和预算控制管理相结合。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切经济活动均围绕战略目标开展,保证经营策略的落实。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完成后,在企业内部具备法律效力,应在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专业预算管理部门,应该编制月度、季度预算方案,定期开展预算执行分析会议,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为核心,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采用制约措施,实现全员、全方位预算管理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创新管理理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分析可知,当前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清晰、方法不科学、监督不全面。对此,企业应该更新管理理念,合理选择编制方法、完善考评机制,并和现金收支管理、目标成本管理、预算控制管理、企业职工利益相结合。如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清末西法东渐始于十九世纪上半叶,首先扎根中央政府控制相对薄弱的边缘地区,继而向本土文化渗透。特别是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彻底粉碎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天朝美梦。往昔惟我独尊的心态已难维持,为争得平等身份按国际惯例与外国办理交涉,实现国际化生存,封建官僚体系中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传译国际法的重要性。当时,来自英美国家的新教传教士是其传播主体(张晋藩2005:295),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期译入中文的国际法理论以英文版为主。

参考文献:

[1]施海英.试析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资金内部控制[J].财会学习 ,2018(28):218+220.

[2]胡璨.精细化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18(10):201-202.

[3]卢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8(09):185-187.

[4]王丹.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 ,2018(18):124.

[中图分类号] F457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