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傅舒曼

简析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傅舒曼

傅舒曼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0437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实际经验,从抗震设计、计算参数的选择和图纸文字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相关策略,对确保结构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完全表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相应的构建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注意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必须要重点从设计环节进行优化,对于施工图设计更是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确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工作能够较好维系相应的结构性能,为建筑工程项目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工作来看,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缺陷依然存在,并且体现在了很多方面,值得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有目的性地进行优化,逐步提升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水平。

2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抗震等级未正确划分的问题

众所周知,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剧烈的,每次地震都仅有一个震级。但随着距震心距离的改变,地震强度将会出现许多值。建筑物的抗震烈度应当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设定。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在抗震设计中考虑抗震设防烈度而不是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应当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为基准,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掌握国家在建筑上相关规范的更新,掌握最新的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依据抗震设计规范对构件的抗震等级进行划分,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设计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机构套用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中,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抗规》7.1.9条明确规定对于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6、7、8度应分别按照三、二、一级采用,混凝土墙体的抗震等级,6、7、8、度应分别按照三、三、二级采用。

2.2相关计算不准确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中,相关计算环节表现出来的问题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应的计算参数选择不合理,比如对于建筑工程结构中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而言,最容易出现选择不恰当的问题,因为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往往是从0.5~1.0的区间内进行选取,进而也就造成其选取的偏差问题比较明显,选择不当必然也就会影响到最终的整体结构效果,对于安全性和结构的耐久性都会产生较大威胁;另一方面,对于相关计算的具体操作流程来说,也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计算方式选择出错或者是计算不准确,都会影响施工图的可靠性。

2.3不重视图纸中文字部分内容

对于工程施工项目而言,施工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只有确保工程安全才能实现项目的顺利开展。但是,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经常容易忽视这部分内容,使得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纸中相关信息不够完善,施工方不能有效的理解图纸的设计要点,导致施工环节或者施工步骤出错。同时,部分施工图纸没有将基坑回填、地坪回填等要求加入其中,而这部分内容是GB50003-2011对建筑地基施工项目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的内容,要求地坪垫层下至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压实填土的压实系数大于0.94,否则将造成地面塌陷、开裂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问题的对策

3.1明确施工图设计要求

首先,必须要明确建筑工程结构对于力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结构具备理想的稳定性、承载力效果以及强度表现,必须要准确把握相应的力学要求;其次,还需要重点针对建筑结构对于多种作用下的相关表现以及相关要求进行重点分析,确保建筑工程结构能够适应于各种恶劣的作用环境;最后,还需要重点关注建筑物应用者对于建筑工程结构的相关需求,将之作为一个参考因素,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相关标准的许可下进行设计优化。

3.2强化抗震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中一种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的抗震目标通常为“小震无碍、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设计人员通过对承载力计算就可以保证建筑物达到小震无碍的水准,而要想达到第二阶段,则需要利用结构可靠度标准及对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而达到第三阶段则需用设计人员利用概念设计来完成抗震构造设计。通俗的讲,概念设计就是将抗震原理和建筑抗震思想进行实际运用,并且对建筑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规则性要求:建筑需要采用多道防震结构防震,机构本身应当具有较高的耗能,吸能特性;规避刚度突变于竖向承载力,防治发生地震时建筑的塑性变化过度集中,导致结构薄弱环节遭到破坏而引起结构坍塌;在结构构件的选用上,应当尽量选用具有延展性的构件等。

3.3加强管理与审核

建筑单位管理人员还要加强管理与审核,在建筑工程完工后,要根据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的核对,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对设计人员起到一定督促作用。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时,也是把好一道重要的技术关,根据建筑工程建造的实际要求,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进行对照检查,一旦发现缺陷或者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应要求设计人员重新修改,直到设计方案完全通过审核,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3.4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行提升

在建筑设计企业当中,需要利用定期开展企业培训工作的方式来对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进行提高。在进行企业培训的过程当中,主要包含了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在建筑企业当中,需要针对审查人员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审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以此来促进民用建筑施工图纸的管理水平,不断的加强工程审查质量和监督力度,及时有效的发现其施工图纸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善,最终提高审查人员的水平,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图的合理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不同学科、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要保证施工的合理化进行,做好全面的勘察和分析研究,严格选择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方案,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不同的建设工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允许将设计方案盲目的照搬照抄,要保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政.试论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中旬刊),2015(11):128.

[2]张鹏,张志强.当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104.

[3]徐端木.探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解决途径[J].辽宁建材,2012(13).

[4]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论文作者:傅舒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简析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傅舒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