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初中语文新课导入论文_赵永松

怎样做好初中语文新课导入论文_赵永松

赵永松(四川宜宾珙县巡场中学校 四川 珙县 6445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217-01

精彩的导入对一堂新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新课的导入,从圣人孔子的“开讲”到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的夸美妞斯的“起始课”概莫能外。在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新课的导入,利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图片导入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篇章都可以用图片导入,如《故宫博物馆》、《桥》、《华南虎》、《海燕》等等,由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寻找罗布泊的具体位置导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马”字的转变导入《马》。

二、经验导入

所谓的经验导入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和提问等方式导入新课。通常在新内容与学生的有关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时候,采用这种经验导入,这种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发生在学生身边事情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动脑思考。

三、迁移导入法

复习旧知识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从中获取新的理解和体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会有意将体裁相同,或者思想内容相近,或者结构相似的文章放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充分利用迁移导入法,引导学生复习相似的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实现已有知识经验对新学课文的迁移,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同时,提升学习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小巷深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回味在这篇课文中,感受父亲的形象和深沉的爱,并且学习该篇课文是怎样体现的, 然后过渡到《小巷深处》的学习,并且对比父爱和母爱的区别和相似之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启发式导入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说老师要引导,鼓励和启发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也不要代替他们作结论。如在教《看云识天气》时,我这样导入:首先出示小黑板,上书几条谚语:

1、天上沟沟云,地下雨淋淋。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天上鲤鱼斑,晒粮不用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东虹轰隆西虹雨。

学生看后,津津有味,我趁机启发道:“这几句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学们读后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看出哪些关系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最后总结: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两种关系:①天气和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天气变化;②天气与云的变化有着内在联系,因而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板书题目《看云识天气》。

五、多媒体导入法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如讲《三峡》一文,我们可以用投影仪放映《三峡》中壮丽的景色,放映三峡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三峡。又如在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时,我们均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这三个地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就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以多媒体的课件来导入新课,确实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课的趣味性与直观性。

六.激情导入

所谓激情导入 ,就是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这样导入 的:“每个同学的图画书里都有这样一幅画—人民英雄纪念碑。当你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曾经想到过什么呢?我在一个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的上午,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啊!巍峨啊,它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那样雄伟,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站在纪念碑前,忆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看现在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感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在新长征中勇往直前。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活动顺序和碑的方位顺序,认识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段导语描摹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和质地坚硬,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了大体的概念,而且语言极有感情,学生们的思维极易跟着老师走,学生们的情感极易激发。激情导入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能力。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上台作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引入语文教学。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请同学上台朗诵)“……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师说)《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在陶渊明之前的文人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吧,这就是《大道之行也》。

总之,导入 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 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把课堂导入 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论文作者:赵永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怎样做好初中语文新课导入论文_赵永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