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疾病诊治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论文_胡荣虎

畜禽疾病诊治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论文_胡荣虎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政府 湖南永州 425028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产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食品安全方面逐渐有所提升。湖南省很多乡镇在畜禽养殖方面尚未形成产业化格局,由于养殖条件、环境、管理等因素的欠缺,加之基层兽医在疾病防治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畜禽疾病难以及时、有效治疗,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我将结合在基层18年的从业工作经验,对当前我省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当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畜牧兽医站;疾病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现在大部分的畜禽养殖都是在农村地区进行的,养殖规模通常比较小。许多农户都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养殖经验也不足,经常发生各类畜禽疾病。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达到理想的疾病防治效果,就需要避免陷入疾病防治误区。

1、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方面的误区

1.1用药缺乏科学性

多数基层兽医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在对畜禽用药时,都是按照师傅传授或自己的经验去治疗,没有条件采取科学的手段对畜禽疾病进行确诊,所以有时对畜禽疾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有的基层兽医虽然工作时间比较长,却从未对动物进行剖检,在临床治疗中也没有将用药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甚至临床经验十分匮乏。在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时,用药常缺乏科学性。比如,无论哪种畜禽疾病,首先想到的是采用抗菌消炎、退热类药物,对肠道腹泻类疾病,则采用止泻药物,在药物对疾病产生效果后就停止用药。但实际上,畜禽动物出现发热现象,有可能是其身体内部的一种防御反应,是能够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的。如果对动物滥用退热药物,就会破坏动物机体的防御能力,出现热型混乱现象,所以难以达到有效的疾病防治效果。

1.2给药途径不正确

在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时,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洗浴、口服、静脉注射及肌内注射。不同的药物应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才会达到相应的治疗或预防效果。不少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时的给药途径的选择不合理,导致疾病防治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引起药物中毒。比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好,畜禽即使喝到大量的水,也会对药物的摄入量不足,而喝到底层的水,又有可能引起中毒。

1.3用药量不合理

在防治畜禽疾病时用药剂量通常是按照每千克体重来计算的。很多基层兽医对药量的控制不合理,嫌出诊麻烦或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存在超剂量用药的情况。比如,有的基层兽医在治疗畜禽疾病时,先给畜禽加大用药量几倍先打一针,如果没有见到效果就加大剂量使用别的药口服+注射同时治疗再打第二针或者第三针,这样就很容易加大药害作用,使畜禽的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畜禽死亡。由于大剂量用药细菌产生耐药性,动物下次生病时使用同样的药物治疗没有效果。有的养殖户为防止畜禽发病,长期在饲料里非法添加抗生素,动物出售时兽药残留量很高。

2、畜禽疾病的防治措施

2.1提高养殖户的疾病防护意识

养殖户是养殖从业主体,提高养殖户对畜禽疾病的忧患意识是最基础的。随着养殖户的疾病防患意识提高,畜禽的疾病发病率也会随之而降低,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才会得以更顺利地进行。与此同时,当地的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去,每年定期为养殖户开展畜禽疾病防疫和治疗的培训、宣传活动,并且重点让养殖户学习畜禽的防控知识和新出现动物疾病的知识,确保每一位养殖户都具备一定的畜禽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基础。

2.2加大对畜禽疾病的监测和强制免疫疫病的免疫接种

现阶段我国的畜禽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畜牧养殖人员应加强对畜禽疾病的监测和处理,加大防控手段的应用力度,促进各项防治措施的贯彻落实,针对畜禽疾病的发病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畜牧养殖场为了提升对畜禽疾病的防治效果,应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畜禽的饲养环境,为畜禽营造良好的通风条件,注重做好畜禽的防寒保暖工作,针对出现感染性疾病的畜禽,应适当采取隔离措施,实现对疾病蔓延的有效预防。同时,养殖场应不断改进养殖设备,确保饲养过程的无菌操作,在养殖场内设置专门的畜禽隔离场所,尽量避免将不同物种的畜禽混合养殖。养殖场根据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本养殖场的常见病制定免疫程序,做好强制免疫接种和血清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湖南省多年来对猪、牛、羊口蹄疫、禽流感、山羊小反刍兽疫免费接种取得了很好效果。引导养殖场选择性接种猪瘟、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鸡瘟、鸡法氏囊、鸭瘟、浆膜炎等二十多种疫病大大降低畜禽的病死率。

2.3提高基层兽医的临床诊疗水平

基层兽医之所以在畜禽疾病防治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临床诊疗水平不高。基层兽医不仅要在政府畜牧兽医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课上学习,还要通过大量文献阅读与经验交流去不断丰富专业知识,进而在实际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予以实验,逐步提升自身的临床诊疗水平。此外,基层兽医在工作之余时间还可通过网络去获取新知,以国外先进的诊疗理念与技术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一线兽医工作人员自身临床诊疗水平全面提升并积极工作,乡镇一级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才会提高实效。

2.4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经费保障机制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

现在我省防控机制健全防控经费不足和乡镇专业技术兽医人员缺乏,已经成为畜禽疾病多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交通的便捷以使得疾病蔓延的速度和范围又不断扩大,对养殖户的收益造成消极影响。规模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畜禽疾病的防治制度,基层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管力度,全面渗透养殖场环境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养殖场卫生消毒标准,定期为畜禽注射疫苗,推广保健养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保障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兽医主管工作部门工作经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工作,多举并施实现对畜禽疾病发生的有效防控。

2.5做好畜禽疾病的日常监控工作

在改善养殖场环境和完善畜禽疾病防控机制的基础上,养殖人员应加强对畜禽生长发育情况的观察,部分畜禽疾病在发病伊始不会呈现明显的发病特征,容易疾病被忽视,养殖人员应根据畜禽的微观表现,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对畜禽疾病进行早期干预,防止畜禽疾病迅速发展。例如,某养殖人员在畜禽疾病的日常监测过程中,加强了对养殖场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根据季节变化特点,予以畜禽合理的保暖设施,并引进消毒测试仪器,实现对养殖场消毒杀菌效果的有效监测,为合理调整消毒方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通过这种形式,有效降低畜禽疾病的发生率。

2.6重点注意治疗工作中的细节

治疗工作中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盲目治疗。畜禽突发疾病后,基层兽医开展治疗工作时,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切记不可盲目根据个人经验草率判断病情,既要做到寻找并消除致病因素,还要注重后续的饲养和护理工作,在彻底了解致病原因后,才可确定用药途径、药量和疗程,要注意避免因判断错误而导致畜禽疾病恶化。

结束语

畜禽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畜禽疾病防护工作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养殖者要自觉学习养殖的理论知识和疾病防控知识,而且兽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科学地治疗畜禽疾病,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则要提供技术支持,为养殖者和基层兽医提供培训再教育。唯有将畜禽疾病防控工作开展到位,全面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基层专业兽医人才力量,我国畜禽业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照海.畜禽疾病的病因及防控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1):30-31.

[2]秦桢富.提高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1):13.

[3]徐代军.畜禽疾病防治中兽医发挥的作用及问题分析[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1):54.

[4]吴国涛.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畜禽业,2017,28(08):89+92.

[5]张建军,赵强,郭兵兵.畜禽疾病防治的误区与优化方式解读[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06):56-57.

论文作者:胡荣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畜禽疾病诊治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论文_胡荣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