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_蒋高远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_蒋高远

安徽省桐城市三河学校

摘要:新课标的推出对现代教育工作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划,要求教师们主动调整教学思路、积极引进多元教学方法,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继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受此影响,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工作时,需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来优化教学设计,并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符合其需求和认知的授课模式来指导他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标不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转变机械化教学模式、实施针对性教学策略,以便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并不断简化知识传输的过程,由此促使他们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信息,同时在此期间推动其多方面能力的有效发展。鉴于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制定该模块的教学计划,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以便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加强有效引导,采用以学定教的授课模式

(一)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绘本辅助教学

在阅读课堂中,为了照顾到小学生的喜好,语文教师可以引进生动的绘本辅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从而不断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继而推动教学进度、提升教学成效。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曹冲称象》时,就可以利用相关的绘本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他们在阅读绘本材料的时,依据上面的图画情景和文字内容充分理解曹冲称象时所用的方法以及具体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绘本的帮助下更加高效地把握文本情节,有助于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并顺利提高教学效率。

(二)组织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发展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来组织阅读教学工作,以便不断突出学生主体,围绕其发展需求实施有效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对《金色的草地》一课的学习,并给出明确的阅读任务指导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由此使其在阅读课文、讨论分享的过程中了解草地变色的时间和原因,并体会和感知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进而不断激活其思维,促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更加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最终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设计生动情境训练学生朗读水平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有意识地提高朗读教学比重,并不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构建良好的授课氛围来指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从而使其在读书的同时把握文章节奏、体会作者情感,进而达到以读促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桂花雨》一文时,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关于本文的朗读音频,要求学生们跟随模仿,并揣摩其情感、体会其节奏,然后再加上一段舒缓的音乐,以此为背景来渲染气氛,让学生据此开展朗读练习活动,继而使其在读书时不自觉的倾注感情,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朗读水平,并辅助他们更加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继而不断推动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实施读写结合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还需实时读写结合策略来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培养,以便促进他们阅读、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根据《爬天都峰》一文的主要内容,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对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进行点评,也可以要求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分享一下个人克服困难、勇攀高登的事迹,还可以要求他们书写读后感与大家交流自己阅读文章以后想要表达的想法,由此在读与写的结合中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感知文章的主旨,且有利于使其受到情感上的启发和鼓舞,树立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进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顺利提升。

二、培养良好习惯,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要求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知识的习惯,以此促使他们在长期的储备中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继而推动其文学素养的不断提高。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举行“积累分享大会”来督促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摘抄、积累各种知识,并让他们通过有效的交流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积累的内容,由此不断丰富学生的见识,为他们开展阅读、写作活动储备充足的素材。

(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批注

根据阅读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做批注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边读边思考,有利于促进其深层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例如,在阅读课上,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中的重要语句圈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然后在听讲时进行对照、分析,明确个人做批注时存在的疏漏,并由此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学习过程,从而经过长期的坚持将其形成一种习惯,推动他们阅读鉴赏和分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重视课外阅读,实现课内外教学有效衔接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小学语文教师在从事阅读教学工作时,需要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促进其语感、表达能力、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文章以外,还可以根据课文主题及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也可以使用群文阅读教学法辅助学生开展对比阅读活动,以此在课内外的衔接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学习各种语言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对其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在新课标理念下进一步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老师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反思和改良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同时为学生制定较为周密的阅读学习计划,并将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以便促进他们文化、思维、能力、道德的同步发展,最终顺利实现本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梅彩霞.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7(03).

[2]蔡勇.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29):251-251.

[3]桂砚.浅论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04).

论文作者:蒋高远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_蒋高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