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群,谢钢

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疗法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不断的发生改变,使得临床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治疗过程中心绞痛的反复的发作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应及时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患者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治疗【1】。本研究以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30例患者为男性,1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3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为(52.27±14.68)岁;研究组患者中,28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为(52.32±14.6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氯沙坦钾片、比索洛尔片以及瑞舒伐他汀片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10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5mg;氯沙坦钾片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50mg;比索洛尔片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5mg;瑞舒伐他汀片每天一次,每次剂量为10mg。患者治疗持续时间为15天。

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均口服逐瘀通脉汤进行治疗,逐瘀通脉汤的配方为:甘草6g、桃仁10g、红花5g、川芎10g、枳壳10g、蒲黄10g、五灵脂5g、柴胡10g、元胡12g、丹参12g、薤白15g、全瓜萎20g。逐瘀通脉汤以水煎成以及汤药,分别在早上以及晚上给予患者服用。患者治疗持续时间为15天。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临床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格,采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也随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常规的西医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尝试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中医药中认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通常都是由血瘀造成的,因此,在中医疗法中,主要的治疗目的通常为活血化瘀【3】。逐瘀通脉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发病次数,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也起到很大的作用【4】。逐瘀通脉汤中的桃仁、红花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5】;川芎以及当归能够增加患者血液中的含氧量【6】,丹参、川芎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失笑散活血止痛,现代研究其能改善冠脉微循环,降降血液粘稠度,其他的药物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患者的血瘀情况极大的改善,全方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研究以我院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血脂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血脂指标均改善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疗法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绞痛发病次数,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洪敬党.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736-1737.

[2]石惠娟,汪雁,孟宪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249-250.

[3]彭丹,冯波,夏洪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4):290-291.

[4]徐珠屏,Zhu-pingXU.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9):91-94.

[5]阴淑莹,张晓云,魏芳晶.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1):118-119.

[6]于瑞波,李前前,刘道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29):157-158.

论文作者:张群,谢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群,谢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