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疗效分析论文_谢志平

谢志平(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47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6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住院尾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著有效及有效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出现的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63-01

当前国内剖宫产率不断的提高,增加了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发生率。作为对高危引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危险性在当前已经受到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有效认可。因此采取措施降低引产治疗的不良后果,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安全合理方式进行药物引产已经成为当前妇产科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为对不同药物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6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其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产妇,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24.3±1.2岁;孕周最短为34周,孕周最长为41周,平均孕周为37.5±1.3周;60例产妇中45例为初产妇,15例为经产妇;35例产妇为阴道分娩,35例产妇为剖宫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平均病程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前均接受了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与超声检查,结果未出现异常,可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60例患者均采用50mg的米非司酮进行口服治疗,一日两次,分别于早晚进行用药,晚间用药减半,患者连续服用两天后,更改为一日用药一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向患者腹部羊膜腔注射浓度为0.5%的20ml利凡诺,与此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一次200ug。若患者在采取米索前列醇治疗6小时后会出现明显宫缩,则再服用200ug米索前列醇。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率、血压、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等常规的检测结果,同时对患者呼吸、体温与脉搏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测与记录。

显效:患者评分提高量>3分;

有效:患者评分提高量在一分到两分之间

无效:患者评分未出现明显差异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有效及有效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3.讨论

当前国内剖宫产率不断的提高,增加了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发生率。作为对高危引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1],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危险性在当前已经受到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有效认可。因此采取措施降低引产治疗的不良后果,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安全合理方式进行药物引产已经成为当前妇产科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期妊娠主要是指当产妇宫颈还处在未完全成熟阶段时[2],由于无法同时的展现出宫颈扩张以及宫缩,从而延长了孕妇宫颈的扩展潜伏期,采用引产治疗会带给孕妇较大的痛苦。再加上瘢痕子宫的发生,能够进一步增加扩张宫颈的难度[3],与此同时强烈的宫缩会导致孕妇因为宫颈未成熟而产生宫缩乏力的症状,从而延长产程,将附属物与胎儿在引产过程中强行排出,从而对孕妇的生理机制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米非司酮属于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其主要通过利用水平上的分子竞争,使其同受体有效结合,从而发挥抗孕酮作用,进而对于患者绒毛以及组织内部脱膜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妊娠产物死亡。而利凡诺属于临床中含有比较理想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其能够增强患者子宫的收缩能力,从而软化宫颈。与此同时,其通过降低孕妇自身的雌激素以及孕酮水平,从而破坏妊娠,促进分娩过程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显著有效及有效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在利凡诺以及米非司酮加强孕妇宫缩,同时杀死胎儿的前提下,尽快的调整产妇子宫,从而保证胎儿处于娩出状态,从而有效提高分娩有效率,缩短产程。

综上所述,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出现的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元英.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疤痕子宫中期终止妊娠98 例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2(46):792-793.

[2]巨霞.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4):10-12.

[3]李娜.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2(10):123-125.

论文作者:谢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不同药物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疗效分析论文_谢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