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互惠,潜力巨大--中欧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_苏东论文

互利互惠,潜力巨大--中欧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_苏东论文

互利互惠,潜力巨大——中欧经贸关系回顾和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欧论文,互惠论文,潜力巨大论文,经贸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欧洲经济出现了复苏。西欧经济在经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之后,1994年初,各国经济普遍转入回升,且出现较快增长势头。据欧盟最新预测,原欧盟12国经济平均增长2.6%,已接近正常年景的增长水平。去年已进入复苏的英国、丹麦、爱尔兰经济持续增长,增速将分别达3.8%、4.8%和6%。德国较为突出(其中西部地区为2%,东部地区为8.5%)。法、意、西、比、荷增速居其次,将达2%至2.5%不等。葡、希经济复苏较迟,也可望增长1.1%和0.4%。北欧5国也不例外,经济上出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

西欧经济虽然全面复苏且势头强劲,但仍面临严峻的高失业率和预算赤字居高不下的问题。

1994年,俄罗斯经济仍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但工农业生产继续大幅度下降,投资环境不佳,国内外投资者仍缺乏长期投资的意愿。独联体其他国家的改革依然十分艰难,主要经济指标仍在下滑,尚看不到谷底。波罗的海三国政局较前稳定,经济在困难中开始回升。中东欧国家经过5年的演变,政局相对稳定,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经济出现回升。波兰经济在连续两年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可望增长4.7%。捷、斯、匈、罗等国经济今年来呈逐步恢复之势,估计1994年将有2%以上的增长。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由于分别受国内政局动荡或国际社会制裁等原因的影响,其经济一时尚难走出谷底,但下降速度已明显减缓。

展望1995年,西欧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较强势头,但结构性的失业居高不下和财政赤字过大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善。欧盟国家政经一体化步伐随着奥地利、芬兰、瑞典三国1995年1月1日正式入盟将加快,但成员国之间经济水平差距拉大,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决策难度加大,因而一体化继续深化步履维艰。前苏东地区政局将持续动荡,并在动荡中逐步向稳定方向发展。独联体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困难很多,经济混乱状况难以在短期改观,但生产滑坡已减缓。波罗的海和中东欧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在困难中开始回升,在原苏东地区率先走出政治和经济危机已基本成定局。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一年来,中欧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中法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也迅速解冻并进入全面恢复和发展。中德关系在1994年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并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发展的良好势头。中英双边经贸关系虽然正常进行并有所发展,但中英关系由于英在香港问题上不合作和对抗,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与欧洲其他国家关系保持平稳发展的势态。

(一)双边贸易。中西欧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我同原苏东国家的贸易严重滑坡。据我国海关统计,1994年1-10月份,我和欧洲各国的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9.5亿美元(出140.2忆美元,进口1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只增长了7.8%,主要是我对原苏东国家贸易,特别是同俄罗斯贸易急剧下降所致。我与西欧国家的贸易仍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增幅达20.9%,总金额为267.4亿美元(出口118亿美元,进口148.9亿美元),占我对全欧洲贸易总额的81.1%。其中同欧盟的贸易占71.9%,达237亿美元。我同原苏、东欧国家的贸易额为62.1亿美元,占我对全欧贸易总额的18.9%,比上年同期下降26.5%。其中主要是同俄罗斯的贸易,为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6%。中俄贸易在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之后,1994年形势急转直下,贸易骤然下降,跌幅高达36.6%。估计1994年全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可达400亿美元,约占我国1994年对外贸易总额的17.4%。对华贸易前十名的欧洲国家为:德国、俄罗期、意大利、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瑞典。

(二)中欧之间技术贸易喜人。欧洲是我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主要地区之一。仅就外经贸部1993年统计,引进项目多达180项,合同金额为25亿美元,虽然比1992年有所下降,但仍超过从日本和美国引进的合同的总和。我与原苏东国家的技贸也较活跃。

(三)中欧间的财政合作良好。截至1994年上半年,西欧国家共向我承诺政府贷款125.5亿美元,(其中1994年为4.25亿美元),生效额104亿美元,706项;原苏东欧国家由于经济转轨,生产持续滑坡,经济严重衰退,为表示友好和支持,我国政府向他们提供了力所能及、一定数额的商品贷款、低息贷款和小额赠送。

(四)中欧相互投资形势看好。截至1994年上半年,仅欧盟国家来华投资项目累计达3355个,协议外资金额近100亿美元,实际投入资金28.7亿美,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1994年1-6月新批准项目919个,协议外资金额26.4亿美元。西欧国家占其中的770个项目,25.5亿美元。北欧国家对华投资相对落后,但北欧企业家不甘落后,象瑞典、芬兰、丹麦的大公司开始从单纯出口产品转向合作,大幅度增加来华投资。原苏东国家为149个项目,9077万美元。我在独联体国家注册的公司约1430多家,其中在俄罗斯的中资企业1000多家,中亚国家370多家。我在原东欧国家有2000多家中资企业,其中大部分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五)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欧盟仍视我为“国营贸易国家”并不顾我方强烈反对,1994年3月颁布了共同进口制度对我国出口的鞋、玩具等7类产品和24类丝麻产品设置了欧共体一级的数量限制,27种其他工艺品实行进口监督,禁止从我进口10类丝麻产品。

欧盟对华贸易的歧视性做法严重影响中欧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有些国家产品不对路,或价格不具有竞争性且融资条件也不好,给我进口增加了困难。

3、同独联体一些国家的边地贸易秩序混乱,制约了边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4、原苏东国家经济转轨,多数国家生产下降,经济滑坡,政局动荡,投资环境差,法制不健全,我在该地区已注册的中资企业虽然多达3500家,但多为餐馆、商店、贸易公司、诊所等,生产型企业不多,资金不大,项目也小。

5、经贸团组往访办签证难,我常驻经贸机构人员办理居留证或工作许可证难,已严重影响到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中欧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中欧经济互补性强,具有扩大合作的良好基础,前景广阔。我国一向重视发展同欧洲各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当前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发展双向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近15年期间以年均16.2%的速度增长。1993年进出口总额达195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11大贸易国。1994年以来,我外贸仍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1-10月,贸易总额达177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但中欧双边贸易仅为329.5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18.6%。这与双边友好关系和双方经济实力很不相称。中国现在年进口额1000多亿美元,到本世纪末累计进口额将达10000亿美元。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前景广阔。

(二)鼓励扩大来华投资

在对华投资方面,欧洲远远落在港澳、台湾、美国、日本之后。我们希望欧洲企业家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积极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

(三)拓宽融资渠道,放宽技术转让,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我们希望欧洲国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政府财政合作援助、优惠商业信贷、企业贴息贷款、特殊行业补贴等多种形式,为双方在重大项目上的合作提供良好的融资条件,以增强其竞争性。同时,放宽技术转让,加强科技合作和交流。

(四)加强双方中小企业合作

双方中小企业的合作,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总量可观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合作领域。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中欧中小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互利合作。

(五)加强往来,促进双方省区间的合作

(六)改善贸易环境,提高合作水平

我同原苏东国家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易货贸易对促进各自国家经济发展曾发挥过积极作用。1994年以来虽然大幅度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现象,现当务之急是在认真研究和解决制约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诸如运输难、假冒伪省商品、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的同时,着手同俄罗斯等原苏东国家扩大现汇贸易比重,逐渐把传统的易货贸易向符合当今世界广泛采用的现汇贸易过渡,推动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大公司、大企业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作用,多搞些生产、技术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和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和层次,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标签:;  ;  ;  ;  

互利互惠,潜力巨大--中欧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_苏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