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对传统企业管理的改革_工资结构论文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对传统企业管理的改革_工资结构论文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改造传统企业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论文,传统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造传统企业管理这二者必须同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既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又是适应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为此,改造传统企业管理,应实现企业管理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结构、企业组织体制、企业领导体制、企业运行动力机制等五大转变,才能真正实行现代企业管理,使国有企业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成为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概括地说,它就是能够真正做到“两个适应”、实现“两高”的管理体系。所谓“两个适应”,一是适应生产的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利用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竞争来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二是适应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能够驾驭先进技术,并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管理。所谓“两高”,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率、高效益。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完成对传统管理的现代化改造,至少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转变。

(一)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

转变思想,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这是现代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推进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为了冲破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思想束缚,使企业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特别强调四个转变:

1.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中心,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观念转变,是改造传统管理所必需的,并且是列于各项要求之首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

2.要克服粗放经营、不重视效率与效益的旧习惯,树立起争创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战略思想,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各方面的改革。对企业来说,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率、高效益,涉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职工素质及其积极性等多方面因素,将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对改造传统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3.要把偏重近期目标和眼前利益的思想,转变为重视远期发展目标、把近期目标建立在远期发展目标基础上的经营思想。要努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即提高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包括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的现代化水平、技术装备和工艺的现代化水平、人力资源的现代化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市场竞争复杂激烈的当今时代,后劲不足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迟早要被淘汰。

4.对待企业的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努力与国家政策支持的关系,必须由依赖政府、一切问题“眼睛向上”的“等靠要”思想,转变为争取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的条件,主动适应并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在市场竞争中自立自强,使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自身努力和国家政策支持相统一的“眼睛向内”的思想。

(二)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的转变

长期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许多国有企业至今还在过去形成的“企业办社会”、“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结构模式中运转。这种结构模式排斥规模经济,排斥建立在生产专业化和联合化基础上的多种经营,必须加以改造。

1.要逐步把社会职能从企业中分离出去,使企业现有为生活、生产和办公服务的后勤系统、辅助作业系统与企业脱钩,走向市场,办成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实现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商品化、社会化,把“企业办社会”的封闭式自我服务体系改造成为实行广泛专业化社会协作的开放式体系。这将为减轻企业沉重的社会负担,使企业领导得以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创造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样做,也有利于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分流富裕人员;有利于企业存量资产发挥效益;也是调动全社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捷径,对于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2.国有大型企业应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的相对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开拓多项事业,扩大经营领域,从单一经营的结构、单厂企业的组织形式,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结构和联合化、集团化的组织形式转变,成长出一批能与外国跨国公司相匹敌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中坚力量。

(三)企业组织体制的转变

企业组织体制,即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机构。现代组织体制是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载体,如果没有组织体制的优化,现代管理思想就很难落实。伴随企业走向市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及资产结构和生产经营结构的变革,必然要求组织体制与之同步进行改革。

1.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生产型组织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型组织,保证企业顺利走向市场。这就需要:(1)企业要健全并强化市场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等过去没有或者比较薄弱的机构,充实优秀人才;(2)调整组织的职能结构以及运行方式,强化经营战略、研究开发、财务和市场营销等职能,从组织上把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严守合同、讲求信誉等市场经济的要求落到实处,使企业各项活动从过去的以生产为中心转到以市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3)从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采用多种方法强化横向协调,如推行大办公室制、专业搭接制、工序服从制、标准化作业以及开展有利于彼此沟通、增进友谊、相互学习的横向联谊活动,从而减少磨擦,提高效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2.要大力精简机构、压缩人员,使组织机构由臃肿低效转变为精干高效。(1)针对我国企业各级组织的副职领导人员过多,造成职责不清、多头指挥、难以协调、效率低下等弊端,要逐步推行单职制,做到企业高层领导少设副职,中层和基层领导基本不设副职;(2)要根治分工过细、机构庞大的通病,在保证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坚决地精简机构,推行大部制,即将相关性强的管理职能合并归属于同一个职能部门,使机构设置同业务流及物流保持一致,消除分割管理的现象,减少扯皮,简化分工,减少机构;(3)要在管理人员中积极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为实行兼职制和满负荷工作创造条件。

3.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将模式单一、基层(生产现场)为机关(企业领导和职能管理部门)服务的体制改变为多样化、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新型体制。(1)我国企业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单一,即使是品种众多的大型企业,也仍然实行高度集权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权力集中在企业上层(厂部或总厂),这是单纯生产型企业的一个特征,是同整个国家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改革方向应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经营型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具体条件,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管理体制多样化,分别采用集权的职能制、分权的事业部制、混合型体制、子公司制等形式。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不问实际条件,一律搞集中,把主要权力都收到企业上层,不利于调动各个单位的积极性;另一个倾向正相反,不问条件,一律都搞划小核算单位和下放经营权,局部的积极性虽然调动起来了,但却有损于提高企业整体效益。(2)正确处理机关与基层的关系。要改变权力在上边、责任在下边、基层为机关服务、头重脚轻的管理体制,建立起统一领导、专业管理服务到基层、作业管理重心下移、权力分级委让的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上层与基层之间实行专业管理与生产作业的合理分工。一方面,各项专业管理集中由上层各职能管理部门承担,同时直接面向基层,管理业务一杆子插到底,为基层服务变传统的“几级管理”为“一级管理”;另一方面,基层不再设置职能机构或人员,集中力量带好队伍、抓好生产、全面完成企业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国内外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这是企业组织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推行这样的体制,基层领导可以摆脱专业管理业务和很多行政事务工作,精力集中地、高效率地组织指挥生产,这一点正是现代化技术装备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还可避免上下业务重复、机构重叠,简化管理程序,提高专业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4.强化基层管理,解决传统组织体制中基层管理薄弱、基础不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上述改革管理体制之外,还要在基层管理内部实施改革。首先,要将基层管理重心下移,从原来的车间主任转移到工段长或班组长,即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对本作业区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士气等全面负责,同时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不仅有生产指挥权,还有人员调配权、奖金决定权、工资和升级的建议权等。这样做就是把工段长或班组长从原来单纯的生产指挥者变成集生产指挥和作业管理双重职能于一身的管理者,既有权指挥生产,迅速而准确地解决现场生产问题,又把搞好作业管理同指挥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全面完成生产任务有了保证。这一改革也有利于车间主任摆脱日常指挥和管理事务,腾出精力去做超前性、革新性工作,促进车间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要在基层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使各项生产作业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达到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企业领导体制的转变

过去,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1984年以后,经过试点,改为厂长(经理)负责制,并逐步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名曰集体负责、实际无人负责的问题。这一改革方向应坚持下去。但厂长(经理)负责制将经营决策权和指挥权高度集中于厂长(经理)个人身上,容易因个人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这一局限性在大型企业更为明显。因而它只适用于企业没有或缺少自主权的生产型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型管理。所以,厂长(经理)负责制只是过渡模式,不是唯一的、最终的目标模式。国有企业仍需要进行领导体制的探索与改革。

1.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企业领导体制亦应多样化,不能“一刀切”。例如,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国有大中型独资企业,可以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或者监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实行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则应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小型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中的工厂,可仍然实行厂长负责制,在这些企业中,它将充分发挥厂长负责制结构简单、决策快、效率高的长处。

2.在各种形式的领导体制中贯彻“集体决策和个人指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领导集团化。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经营管理更加复杂,单靠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领导工作,过去个人负责经营决策的体制日益为集体决策所代替。这是现代企业领导体制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当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所以,原则上讲,我国企业无论实行何种形式的领导体制,都应贯彻“集体决策和个人指挥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实行“双轨制”——经营决策的委员会制加上日常指挥的个人负责制(或称一长制)。当然,我们不能再恢复过去那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它虽然也是“集体决策,个人指挥”,但却存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同现代企业制度不相容。

3.正确处理党政工关系,改革党政工“三架马车”构成的多元化领导体制,使之转变为党政工职责分开、企业经营管理由行政系统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如何处理党政工关系尤其是党政关系,一直是我国企业领导体制的核心内容。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多元化,不统一,经常出现不协调以及为了协调一致而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降低领导工作效率,进而损害企业生机与活力。例如,一个“中心”同一个“核心”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物质文明建设)分属于两个系统领导所出现的“两张皮”现象;既要厂长(经理)对生产经营全权负责,又同时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制度,两个系统在同一领导职能上交叉。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矛盾,按照企业是经济组织这一基本属性,由行政系统对企业实行一元化领导,这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对企业领导体制的必然要求。

在行政系统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情况下,企业党组织主要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即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发挥这一作用的主要组织措施是:党组织的负责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也可以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参加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党员的影响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全体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推动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在职工民主管理方面,应逐步强化工会的作用,由工会代表职工实行民主管理。企业研究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制订重要规章制度,应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研究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时,应事先征求工会和职工意见,并邀请工会和职工代表列席会议。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与企业就工资、工时等劳动条件进行平等协商时,应当反映职工意愿,维护职工利益,可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以建立协调、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

4.企业领导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改进领导方法,使自己从一切听命于上级的执行者转变为自主经营的决策者,从活动领域单一的工业型领导者转变为横跨多个领域的综合型领导者,从只熟悉国内经营的领导者转变为能够灵活运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全面领导人才,从主要擅长业务工作的领导者转变为同时也擅长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现代企业家。

(五)企业运行动力机制的转变

企业实现并且保持高效运行,必须有持续的、强大的动力源。它来自于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管理同传统管理相比,在理论上的最重要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十分重视人的因素,主张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对传统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的要求,建立企业运行动力机制,是构建现代管理系统的重点内容,也是改革的难点之一。

1.改革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使原来静态的缺乏激励作用的旧制度转变为动态的促进职工奋发向上的新制度。

(1)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将退出企业经营管理,职工就业是职工与企业法人这两个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过去的国家职工制度必然要转变为企业职工制度,职工的身份取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岗位变身份也变,没有终身制。(2)职工受聘于企业,成为企业职工,必须同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是说,用全员劳动合同制代替过去的“只能进不能出”的固定工制度,是实行企业职工制的必然结果。(3)虽然职工都是合同制职工,但在具体形式上,应有所区别,灵活多样。如职工分为无合同期限或为长期的固定工、合同期限为短期的合同工、完成特定生产任务的临时工、规定特定作业内容与特殊作业时间的小时工等。他们的权利、报酬和培训方面的待遇逐次减少。这样可以稳定职工基本队伍,可以把危机感与安全感结合起来,鼓励职工积极进取。(4)要消除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劳动生产率低下的落后状况,实行满负荷工作制、推行多能工(工人)和兼职化(管理人员),富裕人员必须撤下来有组织地另谋出路。(5)在管理人员中普遍推行聘任制、交流制、岗位轮换制、职务资格双轨制等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科学合理的使用和培养人才。

与上述劳动、人事管理的改革相配套,以工资为主体,改革企业分配制度,带有方向性的内容是:(1)职工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并全部进入成本,使职工的各种工资性福利与补贴陆续纳入工资,隐性收入转变为显性收入,以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2)改变低工资加平均主义的工资政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实行高工资。高工资是将职工劳动报酬全部货币化,包括职工生存、发展和享受方面的基本需要,而不是象低工资那样只是给职工支付用于吃穿用日常开销的货币工资;高工资与高效率相联系,而不象低工资那样只讲广就业,不讲效率。实行高工资,实质就是恢复工资的本来面目,有利于逐步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可以使劳动力价格信号真实,拓宽职工消费领域,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总之,有利于企业在“高效率—高工资—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工资”的良性循环中日益兴旺发达。(3)实行以结构工资为基本原理、以劳动报酬同岗位及贡献挂钩浮动为基本原则的工资制度,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破除平均主义。这样的工资制度同职工的劳动形态及劳动结构相对应,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国内外企业的实践经验证明: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择优上岗,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工资同企业总体效益及职工个人贡献挂钩,既可增强职工“企业意识”,又可贯彻多劳多得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4)建立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与考核体系,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专责,严格考核,奖罚分明,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老大难问题。(5)根据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灵活采取多种工资形式,如实行专家(能手)高薪制,经营者年薪制,产品推销、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实行提成工资制等。(6)改革工资、奖金公开发放的传统形式,实行模糊工资等。这可以避免职工盲目横向攀比,保护先进职工;拉开收入差距,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灵活、迅速地反映工作实绩,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树立各级管理权威。

2.坚持从严治厂,根治许多企业存在的纪律松懈、管理不严的通病。这一通病严重危害着企业生产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职工队伍的建设。三项制度改革为根治这一通病创造了好的机制,关键就要看企业领导能不能坚持从严治厂,敢不敢动“真格的”,使每个职工和各项工作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有章必循,违者必究。为此,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用以规范职工行为;要抓住严格考核、奖罚分明这个主要环节,杜绝形形色色的只说不干的形式主义。

3.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努力建设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之魂,它如同总钥匙,启动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同细胞核,左右着其他管理要素的运动。一个企业,只有在全体职工中确立共同的价值观,才能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因此,企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围绕着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通过企业领导者的大力提倡与身体力行,精心培育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实现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必须坚持引进、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我国企业管理总体水平落后的情况下,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更应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引进也包括学习国内其它企业的先进经验,同时要注意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管理中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成功经验。无论引进还是继承,都应结合企业实际加以消化和创新。只有立足于国情和厂情,博采众长,融合提炼,才能自成一家,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标签:;  ;  ;  ;  ;  ;  ;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对传统企业管理的改革_工资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