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变电站的设备维护管理论文_王学楠1,商士民2,范柱烽3

超高压变电站的设备维护管理论文_王学楠1,商士民2,范柱烽3

(1.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61;

2.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61;

3.国网蚌埠供电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就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超高压变电站设备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修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变电站的维护措施。

关键词:高压变电站;状态检修;设备维护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设备不断改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就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设备作为变电站发电供电的重要部分,其布置、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运行是否可靠,对变电站的发展意义重大。电力系统中任何一个设备发生故障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它不仅会造成设备本身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地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而且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破坏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2、我国超高压变电站设备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常规的变电站采用的变电设备主要是电磁式继电器,它在我国小型化的变电站中应用十分普遍。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对电磁式继电器的元器件已经十分熟悉,对其工作的过程和性能都己熟练地掌握。在应用电磁式继电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维护这种设备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因为电磁式继电器的功耗十分大,加之其灵敏度很低,在功耗大和长时间运行的过程中易出现接点,易触蚀和带有机械的可动部分,易磨损,且在震动的情况下易出现异常。这些技术上的缺陷使电磁式继电器110kV以内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隐患。许多天气恶劣地区的变电站经常出现问题,检修频繁,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给变电站的发展带来了改造的机会。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融合到我国变电站二次设备中,人们在应用变电设备时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自动化和小型化的二次变电设备。二次变电设备的应用具有一次设备中电磁式继电器无可比拟的优势:先进的技术给变电站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高灵敏度、高继电性能和高速度是为变电站的持续运行提供了保障,齐全的功能和良好的抗干扰措施给变电站的工作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型变电站都开始应用这种变电设备,它的特点给许多天气条件恶劣和地形崎岖的地区带来了诸多好处。

3、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修与存在问题

3.1 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修

由于状态检修的工作方式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依据的,它主要考虑:满足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次数及范围和新技术在设备制造中的应用。随着我国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变电站设备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变电站设备的性能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定期检修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我们不管变电站设备的状态如何,按照到期就修的原则,容易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从而降低供电可靠性。因此,我们应该从传统的定期检修制度慢慢过渡到以状态检修为依据的检修制度。

(1)变压器。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变电设备,其运行状态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我国超高压和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变压器出现故障将会对电力系统和用户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变压器进行状态检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隔离开关。变电站中隔离开关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一种是隔离开关载流接触面过热。由于隔离开关本身的特点和设计的局限,不少载流接触面的面积裕度较小,加上活动性接触环节多,容易发生接触不良现象。另一种是接触不良。由于制造工艺不良或安装调试不当,使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造成接线座与触头臂接触不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变电站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定期计划检修的方法、技术,此检修方法、技术暴露出的弊端很多,现己不能保证变电站电力设备的平稳运行以及对用户电力的可靠供应,总结这些问题有如下几点:①传统的定期计划检修技术盲目性较强,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⑦传统的定期计划检修技术缺陷消除率低,并且容易在检修过程中增加新的隐患。③传统的定期计划检修技术现场工作量很大,且倒闸次数和停电次数较多,容易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④传统的定期计划检修技术在进行变电设备检修过程中,对不同性能、不同制造工艺、不同种类及不同质量的设备均按传统定期检修模式进行,统一对待,极为不妥。

4、变电站设备的维护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供电对于经济和民生仍然是头等大事之一。为了实现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稳定和长久运行,尽量减少停电的次数、缩短停电的时间,保证按时按质供电,必须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针对500kV变电站设备运行现状,应该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造与维护:

4.1 工作人员方面

变电工作人员方面的改进:①要合理安排变电工作人员的岗位;②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变电站应该加大财力、物力投资,让工作人员学习最新的设备管理运用方法,接触科技前沿的技术。变电人员不可能掌握电力系统中所有的技术,只可能掌握某一处或几处关键技术,所以为了整体业务水平的连续性,工作人员不适宜做频繁变动这有利于骨干人员的培养以及变电站的发展。

4.2 加强变电设备的缺陷管理

对变电站设备的缺陷进行分类管理是设备检修、定级和出现事故进行处理的主要根据,包括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或障碍的记录、分析,根据设备的不同缺陷和定级制定权限有别的工作审定流程。如果发现设备运行一类缺陷时,要立刻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调度或者安排人员进行全过程监视,并且及时向相关管理人员或领导汇报。在必要时要采取应急安全技术性措施,如倒负荷运行,隔离等,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事故扩大。如果发现二类缺陷,也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一个月之内做好妥善的处理工作。对于三类缺陷,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向有关部门汇报,申请安排人员进行缺陷消除。对设备缺陷的管理是保证变电设备完好率的必要措施。

4.3 加强对定期检修制度的完善工作

科学制定检修制度,避免到期必修造成的检修过剩和检修不足;提高检修的经济性,避免检修给设备带来的磨损而影响设备的寿命;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适时对运行不佳的设备进行检修,对运行良好的设备则到期不修;缩短检修的时间,提高检修的质量。对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定期进行考核,找出检修维护人员的不足之处,及时加强学习和演练。完善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的改革。状态检修,即在设备状态评定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诊断时间和项目,并主动实施。状态检修可以降低检修的费用,缩短检修的时间,能够给设备的安全、稳定、持续优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及早预防,及早检修是维护工作的原则。

5、结语

变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是长期的工程。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加快,也出现了新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但无论何种模式的变电运行管理对设备的管理都要从管理人员,设备巡查和维护,积极防护,做好预警等方面进行。保证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核心,变电站的安全稳定是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保证,所以不断加强和完善变电设备运行管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文洁.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24 -25.

[2]赵志华.采用状态检修后的设备评级方法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3,(07):56-57.

[3]陈庆前.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体系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2,(03):47-49.

论文作者:王学楠1,商士民2,范柱烽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超高压变电站的设备维护管理论文_王学楠1,商士民2,范柱烽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