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促进政策_德国教育论文

国外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促进政策_德国教育论文

国外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进展论文,国外论文,政策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

早在1996年1月,美国克林顿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就提出,到2000年美国必须实施100%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联通,以实现美国学校教育网络学习化,并建议国会通过立法执行,旨在使美国成为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人-机-路-网”成片的唯一国家。克氏这一举动是他提出ISW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又一次把ISW引入教育并使之网络学习化,以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需求的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这一举动是为美国教育界抢占国际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新的霸主地位和制造商点作准备,更是把教育的发达作为他们称霸世界的筹码之一,因此总是把科技最新成果应用到教育中去,特别是在中小学。其中,中小学的网络学习进展与推进政策的实施,都与美国的教育政策与举措和导向成正相关,从而使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同一领域的领头羊水平。

在美国,网络学习(Internet Learning)现已普及全社会,内容十分丰富,呈现多元化之趋向,但从发展源头来看,还是从重视中小学网络学习的信息化教育运作开始的。如美国教育部在1997年2月13日公布了克林顿总统教育行动纲领的举措说明,针对实施美国教育行动计划,于1998年投入510亿美元的巨资,旨在使每一位美国国民都能用MIT(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具体而言,先从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的应用培训和掌握人机教学本领开始。为此,规定教师首先需要教育信息化的条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列举了教师能够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教学技能标准,从而使政府投入的信息硬件设备发挥最佳效益,使中小学生迅速地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网络学习。

新世纪伊始,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在完成信息技术设施装备之后,着重在网络学习的课程设置和大力提高学校教师网络教学能力诸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促进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新进程。

1、优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网上学习的技能和网德意识

由于美国是个分权制国家,各州教育立法不尽相同。因此,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在不同学区和学校也不尽相同。但网络学习的目的,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为根本宗旨已达成共识,所以优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使之更加协调发展,是美国目前中小学推进网络学习的发展特点和走向之一。与此同时,推出九岁阅读计划,配合网上学习进行德育教育。

综观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学校没有提供一整套信息技术课程,还只是在数理学科课程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的教育;除在数理学科外,专门开设网络学习和信息技术必修课或选修课;学校提供不止一种信息技术课程,而是多元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重在网络学习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规范学校的校本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而第三个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因为重在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意识,正在成为今后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新趋势。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网上教学能力

2000年10月,全美教师联合会对日益火爆的网上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即面对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加发速度发展形势,以及教师所教授的学生对象信息技术和网上学习能力的高水平增长现实,教师必须进行职前和职后培训,提高网上教学的实际本领。

教师培训的问题,已在当今美国教育界达成共识,就是对不同程度需要的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培训。目前,美国教师联合会正在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诸问题进行调研,如知识层面应如何界定?私人团体和公立机构之间对培训任务的承担应作怎样的分工与合作?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及时更新?并作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新进展。

3、美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政策导向及实施

进入21世纪,布什政府的教育政策在信息教育的指令层面,依然以1997年2月8日前总统克林顿在国情咨文演说中所提出的美国教育行动纲领(Act to Action)为基点,即“让每一个青少年八岁能阅读,十二岁能上网,十八岁上大学,让每一位成年美国人都能进行终身学习。”而要达此目的,提高网上学习的层次水平和技术档次,正是布什教育当局新世纪信息技术教育的头等任务。

早在1996年美国国会就决定对中小学和图书馆使用因特网实行一系列优惠。为此当时在任的克林顿总统提出:“因特网要向美国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座图书馆和每一个儿童开放”。这一目标应该在2000年完成,而目前布什政府正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提高网上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社会效益。

日本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

据日本报纸2000年1月28日报道,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28日日本国会作政府施政报告时指出,日本21世纪将以“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两大目标作为新世纪日本的发展战略方针,并认为要实现这两大目标,今后日本政府的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改革。

日本当局的这一新世纪的教育立国目标,为日本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教育立国的具体目标:要培养21世纪新日本的国际化人才,他们既要掌握传统的日本语文,要更通晓国际通用语言英文,在这种双语通晓的过程中掌握网络学习技巧,通过因特网自由地进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交往中学会人类文明的各种知识和学科技能。此举为日本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提高做了政策上的保证和规范,并在教育立国目标指引下,进行着本土个性化的特色创新探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新进展。从九十年代初至新世纪开始,日本的中小学网络学习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总体上看九十年代初日本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实践,呈现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大学段的不同特点:

1、小学阶段由于日本“现行学习指导要领”中尚未明确信息教育的细目化内容,尚停留在原则性地要求水平,因此各校发展水平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有的以“活用”能力为主,有的停留在个别单纯提供学生接触微机的机会层面上。

2、初中阶段开设“信息基础”作为选修课,平均学时数为25学时,主要用在计算机设备操作和初级软件的利用上,使学生初具网上学习能力。

3、高中阶段主要通过数理学科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目前正在向学校整体教育活动扩展,并设置高中“信息处理”选修课和“信息技术”必修课,促进网上学习。

据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教育组提供的资料,日本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拟编写中小学电子数字化教材,以改变目前日本中小学有纸教材权重过大的文化现状,增加无纸化教材的比例,并成为课程改革在网络学习进程中增加电子化数字化教材发展的契机,这是21世纪日本中小学电子化教改的一大趋势和走向。

日本报界报道,日本邮政省与文部省的合作,乃是信息技术介入教育的新举措,其切入点就是共同编写新世纪所需求的新型学校教育适用的电子教材电子课本。编写电子课本的教育宗旨是使中小学生掌握电子通信技能,并通过电子数据信息的传送收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中小学生网上学习的素质。

日本文部省为推动中小学电子数字化教材的编写,成立了由产官学三方组成的“因特网教育系统推进恳谈会”,成员主要由教育界和信息通信产业界的专家学者组成,也吸收中小学相关教师和家长代表参加,该会将对日本电子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提出具体政策性建议。具体而言,“因特网教育系统推进恳谈会”将研究重点放在推进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开展和普及上,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向中小学校园。为此,该会研究和开发了适用于中小学的计算机软件,制作利用360度立体摄影效果反映地域风俗习惯的本土化特色软件,包括系列软件、音像教材、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以及进行互动教学信息交流的软件,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中小学生是该会的目标。中小学生在校外社区活动,例如参观等社会活动中,可利用携带微型终端在教学现场进行迅捷的数据检索,将携带的电话或微型电脑与因特网连接,然后把拍摄的照片和现场学习报告发回学校,供在校师生观看,并可进行同步互动交流。

此举已在日本各都道府的重点中小学开始试行,并涌现出一批示范学校。日本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推广这种做法。

从立法和信息政策的角度看,日本在教改方案中把网络学习列入正式课程,增加信息教育投资并呈现出开课年级超前发展的特点。

早在1998年7月29日,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就发表了题为“关于教育课程基本走向”的咨询报告书,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教育课程的运作细则,使日本信息教育进入了中学阶段。首先在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所有学科中用微机进行教学。小学在“综合学习时间”课程上使用微机教学,初中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修课,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为保证上述中小学网络教育课程的正常运作,日本文部省提出了中小学计算机拥有率到20世纪末达到人均一台的配套标准,以促进中小学网络学习高水平发展的硬件需求。

据日本1998年11月5日《朝日新闻》报道,当时日本高中生已达到人均一台PC机,初中和小学已达人均0.5台PC机的水平,而预测到21世纪初,其硬件设备、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数据库容量要与美国并驾齐驱,为日本21世纪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两大目标的实现奠定网络学习的硬件基础。此外,日本为了保证中小学网络学习的高水平运作,十分重视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其重点放在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未来教师培养的师范教育信息化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两大基点之上。

自2000年以来,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目前,公立中小学因特网接通率达57.4%,根据文部省中小学因特网建设计划,2000年度校园网接通率达到73.8%,2001年完成100%。

日本的课程改革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因特网的发展。文部省规定从2002年新学期起,新课程“综合学习课”开设的前提,乃是必须把该课教学与因特网结合起来。为适应这一规定,教师和学校都被“逼迫”尽快掌握上网技术。此举使日本中小学网络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繁荣阶段。

德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

德国中小学计算机联网起步较晚,自1997年起,德国共16个州教育部门纷纷筹集资金普及中小学联网。在当年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上作出决议,正式把网络教育纳入师资培训计划,以便提高中小学教师网上教学的能力和素质,为广泛开展中小学网上学习做好教育服务的准备。

与师资培训相适应,德国教育当局从1998年开始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加强中小学网络学习的硬件装备和软件建设,在2000年使1万所中小学计算机入网。

2000年5月,德国总理施罗德在联邦教育会议上透露,在未来5年内,将投资1亿马克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德国教育部长布尔曼女士强调,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要从中小学抓起,以保证未来5年高校信息技术专业每年新生平均4万人的招生数,这是当前新生数的两倍。因此,加大中小学网络学习的硬件和软件投资,加强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教学技能和力度是当务之急。

根据德国教育当局大力推进信息教育的对策规定,德国联邦教育部拟定了与之配套的“信息技术行动技术计划”,并提供7.5亿马克供德国整个教育网络化建设之用。其中中小学占有较大份额,要把德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水平提高到世界前沿水平。其举措之一,就是要在今后5年内,即到2006年,使德国中小学课本由有纸媒介到无纸网络教育读本过渡,最终完全使用电脑课本。根据德国教育部最近统计,2000年底,德国全境4.4万所中小学中约有1.2万所学校入网,进入了网络学习阶段,近60%的8-19岁的中小学生使用因特网;根据德国联邦教育部制定的“信息技术行动技术计划”,则要求所有中小学都入网,所有中小学生都能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德国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网络学习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具体目标就是在2006年,德国的1000万中小学生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学内容将全部通过计算机实现网络学习。为此,德国政府将与企业界合作,并提供800亿马克用于中小学学生课本电子化和学习网络化,此举将使德国中小学网络学习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德国中小学网络学习全部电子化三步走的战略行动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在2001年,使所有中小学都配置一台因特网终端,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乡村都必须达到这一标准。

2、使学校每间教室至少新配置一台电脑,并不包括先前电子教育和地方所配置的份额,这属于国家直接拨款新增份额,以保证边远地区教室电子化的起点水准,使之与学校因特网终端相联,以构成全国中小学教育的网络化格局。

3、到2006年,国家将使每个中小学生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中小学完全使用电脑课本,达到中小学教学完全网络化和无纸化的世界网络学习的一流水平。

为了使上述三步走计划得以实现,德国教育部从2000年就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网络扫盲计划。对未脱盲的教师实行4天计算机免费脱产培训,为其今后自我培训打下基础,否则将不能作中小学教师。

其中德国莱法州作为2000年首批脱盲地区。州政府投资50万马克,对本州35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互联网扫盲,使他们学会上网,搜索教学信息,制作课件,收发电子邮件等网络教学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算作脱盲,才有资格任聘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的上网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成效,也是政府投入信息化硬件设备发挥应有的网络教育功能的关键,因此政府教育当局要求高校相关部门的专家大力支持并提供电子扫盲的师资和教学场地,制定电子扫盲的教学计划,使德国全境未脱盲的教师两年内摘掉电子文盲的帽子。

瑞典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

瑞典是个福利国家,其教育的发达仰仗于国家雄厚的财力,这已为举世公认。从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进展速度和规模上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居于世界前列。

据美国1999年《新闻周刊》报道,到1998年底,瑞典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已占全国人口的44.3%。人均上网比例居世界之首,正是在这种全民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瑞典的中小学网络学习发展有着很深的根基和潜力。据瑞典教育署统计,至1997年秋季止,在瑞典九年义务制学校里(7-16岁),平均13名学生就有一台PC机,在公立高中,平均6人一台,91%公立高中和56%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与国际互联网相联。教师拥有PC机高于学生,私立学校高中教师人均一台,公立学校2位教师一台,这在1997年世界中小学教育界的国际比较中,硬件比率名列榜首,堪称世界一流。而新世纪伊始,其中小学上网已达100%,学生和教师已大大超过人均一台PC机之比例,网上学习已进入“人机路网”连成片的国际化大网络教育阶段。

瑞典真正开展中小学网络学习,是始于1998年瑞典国会一致通过的政府教育部和邮电部联合提交的《学习的工具——全国中小学实施信息通讯技术计划》,即有名的瑞典《学习的工具》教育报告。这一报告为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开展拟定了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为瑞典中小学跨世纪信息化教育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其报告主要任务所述如下:

1、提高中小学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育当局要为每名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配备一台PC机。

2、加速全国校园网建设,达到校校联网校校通,并以此为基点建立北欧三国直至全欧中小学校园网。

3、每所中小学必须建立自己的电子信箱、电子主页。

4、要注意特教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网络学习要进入残障学校,以改变教育领域这一滞后层面,促进残障学生的学习条件向网络化转轨,国家为此要加大投入力度。

5、成立以统领全国中小学通讯信息技术指导为己任的网络学习指导委员会,负责各个中小学网络化信息化运程化教育项目的协调、审批、评估和督导,使全国中小学网络化学习进程同步推进和政策统一,整体运行。

6、为推进全国中小学信息通讯技术硬件设备的落实,中央政府决定从1998年开始,在3年之内拨款15亿克朗对各地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进行财政投资。此举为瑞典中小学生网络学习信息化达到世界前沿水平提供了保证。

在实施上述六大任务的进程中,瑞典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进展呈现如下的特点和走向:

1、全国实施中小学校联网计划

早在1997年,据瑞典教育部门的统计,91%的高中和56%的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联网,学校既同地方联网,又同国际互联网相联,初步形成了校校通网络格局,此举奠定了瑞典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再扩展的基础。1998年开始施行三年网络教育规划,到2001年达到每人一机,都有电子信箱,各班级有相应的电子教室和阅览室(年级共用),每位教师也相应配备PC机和电子邮件地址,便于师生网上教学交流。

这样一来,瑞典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进入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邮件系统。这种电子邮件系统易学,很快就操作自如,可以使学生用户在任何联网的计算机上收发邮件,达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瑞典家庭已普及计算机,使得师生之间在校内外均可全天候交流。

2、建立瑞典全国中小学网络体系

全国中小学网络起步于1994年5月,而到1997年初具规模,使网络技术介入教育并真正成为教学辅助工具。到2001年,不但本校,而且全国乃至国际的师生都尽可以交往,教师可以与国外同行进行教案比较,学术交流,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网络学习。

3、全国中小学总网网站以收发信息为宗旨

由瑞典教育部主办的中小学总网网站,同电视广播等媒体一样,24小时发布各类教育教学信息,出版“课堂直播”杂志,交流各科网上学习经验,鼓励师生在网上发布学习体会、教学经验、业余创作和发明、评论等,成了上网人数最多的网站。因为除了人数众多的中小学师生关注外,他们的家长也是极大的群体。

4、重视中小学生网上学习的品德教育

从网络技术层面上看,瑞典中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网上身份证明,即在网上登录的身份证号码、电子邮件,因此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安装过滤器等软件,隔断中小学生不宜看的网络内容,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开设计算机网络品德教育课,并辅之以网上法律意识的教育,把自我自律品德教育与国家规定的网上法制安全教育硬性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为瑞典中小学网上学习起到了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的作用,并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

特别是网络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具体可行。如学校的计算机只能用于网络学习的法律规定这一条,已经家喻户晓。每名学生和老师、家长都明白网上违法会坐牢的严重性,网上违法诸如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盗版、非学习方面运作会被警方所传唤。另外,奖励举报制度,建立举报的投放机构和热线,及时向警方报告网上违法和非法内容这一制度,也限制和杜绝了瑞典中小学生网上学习时有害内容的传播。而把网上德育与网上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无疑是瑞典中小学信息网络化教育的一大特点。目前,瑞典正与欧盟联手合作,准备把这一举措扩展到欧洲大陆和整个世界。

5、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任职保证

为促进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现代化,瑞典拟定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规划,一是教师必须先于学生认识了解计算机作为现代教学工具的全方位知识,二是操作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及使用计算机管理的技能,三是取得上述培训资格证,指导学生的网络运作和网络品德法制教育,才能当上称职的班主任。

教师培训采取集中脱产半个月到一个月的研修班形式。经过培训合格者,发给证书并作为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任职保证,“不会用计算机当不了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当代瑞典教育界的教育口号,一旦培训合格取得教师资格,政府拨款除学校自用计算机外,还给教师家里配备一台,但只有使用权。

独联体主要国家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育转轨阶段。在信息化建设介入中小学网络学习方面,由于经费原因,主要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等经济实力较好的国家有些进展,而主要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起步和发展,并与俄乌两国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确定中小学的4-6-2普教学制和现行4-5-2学制转轨过程加大网络学习的课程设置投入相结合进行的。进入1998年,俄乌两国信息化教育水平开始逐渐提高,尤其在硬件设施上已处于东欧地区较先进水平,但与西欧、OCED诸国水平有一定差距。因此俄乌两国都拟定中小学网络学习信息化教改计划,确立了2005年达到西欧网络化硬件平均水平的教改目标。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俄乌两国都把重点放在高教领域,其理论研究尤其是信息学理论研究水平还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引进和应用,特别是网络学习的开展还只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的。

俄罗斯96年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走独联体与东欧各国建立教育信息技术联合体的所谓大斯拉夫体系之路,并在俄罗斯教科院所拟定的11项教育科研新战略中,明确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10年规划(1996-2005年),即2000年达到东欧中小学信息化技术水平,2005年达到西欧中小学信息化技术硬件平均水平这样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据俄罗斯《教育学》2000年2期报道,第一阶段的俄罗斯中小学网络学习硬件设施,在城市地区中小学已基本完成,农村地区在中心城镇达到50%,边远区学校还刚开始配备计算机计划之中,且以中心城镇校为中心开始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在培训工作。总体上看,第一阶段基本完成了城市中小学,中心城镇完成了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化和远程化。俄国重视远程化教学并主要用于师资培训,这与俄罗斯的地域特点有极大关系。城市中小学普遍实现学校设立电子教室,中学有因特网终端,并且依附在市内各大专学校进行高中阶段网络学习。这就是说,目前俄罗斯网络学习中小学阶段只在高中阶段进行,并且配备相应硬件设备,在计算机化、网络化、远程化发展方面与大专院校接轨。而初中、小学阶段,城市和中心城镇校只配有电子教室,供教师培训,远程教育使用。边远区计算机可学校一部,只用于教育行政管理,还未进入网络学习阶段。根据第二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规划目标,使现在的高中目标在初中城乡学校实现,要从计算机化向网络化,即网络学习阶段挺进。

新世纪开始,俄罗斯教育部从学制加一年改革现实出发,强化高中网络学习的“三化”程度,尤其在双语中学,双联中学全部与西欧学校联网,达到西欧各校的电子化平均水准,并淡化俄语界面使用MIT技术的英语界面,强化网络学习空间,这是一个十分显著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俄教科院在达维多夫副院长主持下,组建俄教科院教育信息技术部,全面统领第二阶段的中小学网络化体系的建设,并加强东西欧中小学信息化学界的共同合作和交流,尤其是中小学骨干信息教师的出访进修,以加快第二阶段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的师资准备工作。

乌克兰中小学网络学习的发展,与俄罗斯大同小异,总体上看要强于俄罗斯。作为教育信息化斯拉夫体系联合体成员,其发展水平与波兰都可称为东欧上乘水平,不像俄罗斯幅员地域广大带来的发展不平衡,而且城乡差距不大,到2000年已基本实现高中阶段的网络化教学。由于乌克兰中学基本上是小班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常常搞年级联合体网上教学,效果很好,课上互动,学校家庭的E-mail师生互动已成为网络学习高中阶段的独有特色。因为乌克兰教育改革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并成为乌克兰整体改革的欧洲21世纪强国之梦的一部分,而下一步将与西欧和美国中小学合办双联信息网络化中小学的办学模式,这将是乌克兰中小学网络学习的新的国际化趋势,正在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标签:;  ;  ;  ;  ;  ;  ;  

国外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促进政策_德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