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肺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论文_赵瑞

河北大学医学部 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我国农村肺癌的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存在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大多患者发现疾病时已处于晚期给病人及家庭带来精神及物质上的巨大伤害。通过分析资料肺癌的一些发病因素是可以预防控制的,因此预防肺癌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肺癌;预防;农村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其中肺癌成为恶性肿瘤之首,在农村肺癌的患者大多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基层医院对于肺癌认识较少延误了患者就诊的时间。患者通过各种治疗后仅可以延长6个月左右的生命且治疗期间的费用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极高的。因此预防肺癌的发生比积极治疗肺癌更为有意义。本文通过对肺癌的流行病学、发病因素和治疗效果的分析,得出肺癌是可以通过早起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来提高生存率降低农村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1、肺癌的流行趋势

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对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报道不一,特别是在县市范围内,农村人数占多[1]。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距今,农村地区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超过80%。[2]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后者是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约占肺癌的85%,早期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和放化疗。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已经确诊,75%的患者已经处于晚期,死亡率极高,并且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重的负担。同时这些患者绝大部分都是农民知识水平和经济水平低,当肺癌处于早期时大部分被忽略了而当疾病出现症状影响他们的劳动能力时,他们才就诊这是已经是疾病的晚期了。

2、肺癌的致病因素

2..1单因素分析

经分析发现,农药、化肥接触、易怒、油烟接触、常吃烟熏食物、肺结核病史及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史为肺癌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而常吃蔬菜水果及心情愉悦为肺癌保护性因素(P<0.05),其他因素无关。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常吃烟熏食物、油烟接触、农药接触即易怒为农村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较多食入蔬菜、水果为农村农民肺癌保护性因素(P<0.05)见表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肺癌的发生因素有很多,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农民因为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的缺乏,在与这些危险因素接触时都没有加以防护,在吃饭饮食不懂得合理搭配营养均衡。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的工业发展大气污染愈加严重,其成为另一个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农民生活中对此意识极低没有做到相应的保护措施。

3、肺癌的治疗

3.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手术适应于临床分期为Ⅰ、Ⅱ及可完全切除的Ⅲa期的病例,但对于部分Ⅲb期及Ⅳ期(孤立性脑、肾上腺及肺内转移)病例,也可实行姑息性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侵犯纵隔结构的肿瘤可通过新辅助治疗来降低T、N分期,以提高切除率及远期生存率。小细胞肺癌(SCLC)的手术选择要求更为严格,其术后一般都要化疗。

3.2化疗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5%左右,其中许多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只能采取化疗。现在所用化疗药物主要为铂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仅可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在6个月左右。

3.3介入放射治疗

放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对于不愿采取手术的患者适用,但其生存情况不及外科手术。单纯放疗患者生存率低,接受常规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6-11个月。除此之外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包括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

3.4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为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药物中位生存期6-7个月但靶向治疗的药物费用较高治疗完成需要花费十多万,普通农村家庭根本承受不起[3]。

综上,无论哪种方法治疗肺癌其生存年期在一年左右,除此之外还需要家庭指出一大笔费用。经调查疾病确诊前农村患者平均月收入1168.02远,家庭平均月收入4994.83元。农村患者主要以新型合作医疗。通过医疗保险的补偿作用,农村患者人均门诊实际支付6144.96元,该笔费用为农村患者个人月收入的5.26倍,即相当于正常工作时5个月的总收入。同时该支出达到家庭月收入的1.23倍。[4]农村患者就诊趋向与当地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甲医院,除支付医疗费用还需支付交通费用和住房费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还很常见。对于晚期肺癌的患者,家属还需要面临人财两空的结果,这些对一个农村家庭打击是极大的[5]。

4.讨论

在进入21世纪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导致人类因癌症死亡的首要疾病。肺癌高发区的研究证实从接触致癌因素到形成临床癌约需30年;期间有20余年的潜伏期。由此可见,肺癌是可以预防和早起诊断、早起治疗的疾病,因此预防肺癌的发生成为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加强肺癌科普知识的宣传,还要提高肺癌的早期筛查率。对于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有肿瘤家族者、有职业暴露史者及慢性肺疾病患者)应提倡其进行定期筛查,因此国家应加大医疗方面的投入提高基层医院设施,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基层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可通过加强肺癌常见症状、肺癌危险因素等知识的宣教来警醒农民,告知农民应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悦,年龄大者应加强锻炼戒烟限酒节制自己的不良行为。空气污染也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随着国家重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严重威胁着每一个人,国家应限制重工业的污染排放,农民自己也可以通过戴口罩、在空气恶劣的天气减少出行来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丁勇敏.农村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3):307-308

[2]刘永军,杨婵婵.我国肺癌流行趋势及疾病负担概况[J].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2):212-213

[3]姚晓军,刘伦旭.肺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8):1982-1986

[4]李亚运,钱东福,周守君,等.某地区肺癌住院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城乡差异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5):661-663

[5]田陈红,朱丽萍,缪巧英.农村肺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6):894-895

论文作者:赵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农村肺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论文_赵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