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分、合闸故障分析及机构改进技术论文_尚可东,夏玉山,王憬敦,李强

(国网白银供电公司)

摘要:本文对断路器可能出现的分、合闸故障进行了阐述,例如拒分、拒合、分合闸不到位等故障现象,分析了电气和机械两方面故障原因。特别是针对LW36-40.5W/T型断路器机械方面出现的分、合闸故障问题,提出了机构改进技术方案。

关键词:断路器;分、合闸故障;分析及改进

1 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的分析

1.1 “拒合”故障的分析判断

1、检查前一次拒绝合闸是否因操作不当引起(如控制开关放手太快等),用控制开关再重新合一次。

2、若合闸仍不成功,检查电气回路各部位情况,以确定电气回路是否有故障。检查项目是:合闸控制电源是否正常;合闸接触器的触点是否正常;将控制开关扳至“合闸时”位置,看合闸铁芯动作是否正常。

3、如果电气回路正常,断路器仍不能合闸,则说明为机械方面故障,应停用断路器,进行检修处理。

经过以上初步检查,可判定是电气方面,还是机械方面的故障。常见的电气回路故障和机械方面的故障分别叙述如下。

1、电气方面常见的故障

⑴若合闸操作前红、绿灯均不亮,说明无控制电源或控制回路有断线现象。可检查控制电源和整个控制回路上的元件是否正常。如:操作电压是否正常,防跳继电器是否正常,断路器辅助接点接触是否良好等。

⑵当操作合闸后绿灯闪光,而红灯不亮,仪表无指示,断路器机械分、合闸位置指示器仍在分闸位置,则说明操作手柄位置和断路器的位置不对应,断路器未合上。其常见的原因有:合闸接触器未动作;合闸线圈发生故障。

⑶当操作断路器合闸后,绿灯熄灭,红灯瞬时明亮后又熄灭,绿灯又闪光,说明断路器合上后又自动跳闸。其原因可能是断路器合在故障线路上造成保护动作跳闸或断路器机械故障不能使断路器保持在合闸状态。

⑷若操作合闸后绿灯闪光或熄灭,红灯不亮,但表计有指示,机械分、合闸位置指示器在合闸位置,说明断路器已经合上。可能的原因是断路器辅助接点接触不良,例如常闭接点未断开,常开接点未合上,致使绿灯闪光和红灯不亮;还可能是合闸回路断线或合闸红灯烧坏。

⑸操作把手返回过早。

⑹操作电压过低,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0%以下。

2、机械方面常见的故障

⑴传动机构连杆松动脱落。

⑵合闸铁芯卡涩。

⑶断路器分闸后机构未复归到预合位置。

⑷跳闸机构脱扣。

⑸合闸电磁铁动作电压过高,使挂钩未能挂住。

⑹分闸连杆未复归。

⑺机构卡死,连接部分轴销脱落,使机构空合。

1.2 “拒分”故障的分析判断

1、对断路器“拒分”故障的分析判断方法如下:

⑴检查是否为跳闸电源的电压过低所致。

⑵检查跳闸回路是否完好,如果跳闸铁芯动作良好而断路器拒分,则说明是机械故障。

⑶如果电源良好,若铁芯动作无力、铁芯卡涩或线圈故障造成拒分,可能是电气和机械方面同时存在故障。

⑷若操作电压正常,操作后铁芯不动,则很可能是电气故障引起“拒分”。

2、常见的电气和机械方面的故障分别有:

⑴电气方面原因有:跳闸回路各元件如控制开关触点、断路器操动机构辅助触点、防跳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跳闸回路等接触不良;跳闸回路断线或跳闸线圈烧坏;直流电压过低,低于额定电压的80%以下。

⑵机械方面原因有:跳闸铁芯动作冲击力不足,说明铁芯可能卡涩或跳闸铁芯脱落;触头发生焊接或机械卡涩,传动部分故障(如销子脱落等)。

1.3 “误分”、“误合”故障的分析判断

1、如果断路器自动跳闸而继电保护未动作,且在跳闸时系统无短路或其他异常现象,则说明断路器“误分”。

⑴电气方面故障有:保护误动作或整定值不当,或电流、电压互感器回路故障;二次回路绝缘不良,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使直流正、负电源接通,这相当于继电保护动作,产生信号而引起跳闸。

⑵机械方面故障有:跳闸脱扣机构维持不住;定位螺杆调整不当,使拐臂三点过高;拖架弹簧变形,弹力不足;滚轮损坏;拖架坡度大、不正或滚轮在拖架上接触面少。

2、若断路器未经操作自动合闸,则属“误合”故障。

“误合”的原因可能有:

⑴直流回路中正、负两点接地,使合闸控制回路接通。

⑵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内某元件故障接通控制回路(如内部时间继电器常开接点误闭合),使断路器合闸。

⑶合闸接触器线圈电阻过小,且起动电压偏低,当直流系统瞬间发生脉冲时,会引起断路器误合闸。

2 弹簧操动机构附件的改进方案

弹簧操作机构的优点是:⑴ 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电源。储能电动机功率小,交直流两用,使用方便。⑵ 没有油压和气压,因此也不需要这些压力的监控装置。

弹簧操作机构的缺点是:⑴ 结构比较复杂,零件数量较多,加工要求高。⑵ 传动环节较多,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大。

2.1 分闸扇形板的改进方案

1、 断路器分闸扇形板现状分析

LW36-40.5W/T型断路器分闸扇形板转轴的中间部分为一个铜套管,在断路器进行分闸过程中,扇形板围绕转轴在铜套管中完成分闸的扣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断路器运行时间过长,机构材质会出现细微的尺寸变化以及转动部分油泥加重,那么在扇形板扣接过程中,转轴与铜套可能会出现卡涩现象,造成断路器拒分、误分等分合闸故障,进而对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

2、 分闸扇形板的改进方法

为了解决在分闸过程中扇形板可能会发生的转轴卡涩问题,将分闸扇形板的转轴铜套管改造为轴承,这样极大的解决了断路器误分、拒分等故障。

2.2 合闸弹簧储能拉杆的改进方案

1、 断路器合闸弹簧储能拉杆现状分析

LW36-40.5W/T型断路器合闸弹簧储能拉杆与机构连接的转动部分为一个万向轴。由于35kV等级的合闸弹簧势能较大,这样在断路器合闸及弹簧储能过程中,会造成万向轴的磨损,导致储能拉杆与机构连接的转动部分松动,容易使万向轴碎裂,这样就可能出现断路器不正确动作、弹簧储能不完全等断路器分合故障。

2、合闸弹簧储能拉杆改进方法

为了解决合闸弹簧储能拉杆与机构连接部分松动而可能会产生的断路器故障,在万向轴的中间加装一个防松套,使间隙结合紧密,受力均匀,万向轴不易破损,这样就更好的解决了断路器分、合闸故障的问题,加强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变电检修(上、下).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03

[2]刘介才.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4

作者简介:

尚可东(1970年10月),男,甘肃景泰,大专,高级技师,变电检修管理

夏玉山(1968年7月),男,河北故城,本科,工程师,变电检修管理

王憬敦(1976年9月),男,甘肃临洮,大专,高级技师,变电检修管理

李强(1978年3月),男,甘肃平凉,本科,高级技师,变电检修管理

论文作者:尚可东,夏玉山,王憬敦,李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断路器分、合闸故障分析及机构改进技术论文_尚可东,夏玉山,王憬敦,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