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

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

一、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2021]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反映。2021年9月17日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广州金融业发展成就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发展环境

韦利云[2](2021)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 ——以“广专利” ABS为例》文中提出

涂永红,刁璐[3](2021)在《以金融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融资》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定价难、处置难三大难题,已有探索难以满足创新创业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需求。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显示,精准和集成的金融创新是突破知识产权融资约束的关键。突破企业融资瓶颈,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需加强政府引导和金融机构合作创新,在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运用金融科技等方面协同发力。

张璐[4](2020)在《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品种权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粮食安全与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知识资产。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品种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植物品种权进行证券化融资,成为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创新动力和发展资金的重要契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既需要依靠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发挥产权自身的经济与金融特性,在证券化融资方面取得突破。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发展,证监会也加大了对相关项目的扶持,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发展拓宽道路。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多侧重于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讨论,因此,本文针对植物品种权特性对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破解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融资困境,提高行业竞争力。本文从植物品种权的一般理论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将理论与实务纳入统一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分析框架,运用知识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风险决策理论等,通过数值模拟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定价、风险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阐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内涵、要素与运作流程,论述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风险决策理论等相关理论,构筑和形成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本章对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进行系统的探讨与总结,分析了引入种业保险、引入担保机构、引入“银政企”、引入股权众筹等几种适合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的方式。研究表明,引入股权众筹方式能够符合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特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产品质量信号、项目资金、消费效用等因素都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有正向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第三,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本章通过总结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归纳出适用于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方法。研究发现,运用实物期权法进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具有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期权时间、波动率、期权障碍价格都是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的重要因素。植物品种权证券化价格仿真实验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产品定价发行后植物品种权未来收益能力的的预期,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定价提供了参考。第四,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本章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和定价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归类,探讨了风险的形成与传导路径,分析了具有资产证券化性质和具有知识产权特性的风险因素。对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进行了风险测度和评估,并运用区间直觉模糊梯形算法对多种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信用风险、价值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市场风险、巨灾风险等都是影响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运行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第五,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管理策略。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是在资产证券化理论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基础进行的创新发展。本章根据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方式、运行模式和定价机理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促进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发展的管理策略。主要从创新策略、监管策略、市场策略、环境策略、法律策略方面提出以下建议: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创新发展;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规范交易市场,维护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有效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投融资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高效发展。虽然我国目前推行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运行的障碍。为此应当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加快推动植物品种权成果转化,促进金融机构与种业企业的合作,健全证券化运行平台和交易体制,为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有效运营创造合适的条件。

陈斌[5](2020)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困境与建议 ——以法律监管为中心》文中提出2020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条,增设新的证券品种——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载体)限定为基金形式。知识产权证券化指设立SPV,选择可产生现金流收益的权利作为基础资产,向投资者发行证券产品,用于购买基础资产,投资者按期获得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收益。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扩展融资渠道,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但具体实施,却面临不少法律困境。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程序:设立SPV、选择基础资产、对基础资产进行增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增的资产支持证券,设立的SPV是私募基金型,私募基金对基础资产管理能力弱,尤其不适合主动管理型的知识产权。同时,基于基金型SPV的特点,只能提高基础资产的门槛,限制需要主动管理的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但知识产权产生价值需要投入人力等资源,SPV需要深度介入。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设计,帮助企业获得融资。企业“形式”上出售自身最优质的资产,运用信用增级措施,人为将证券信用升到3A级,降低融资成本。这种模式关注的重点不应是证券化的平台应该选择什么主体、证券化的资产应该进行什么限制,监管逻辑应该关注信用增级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现行法律的过多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尤其是实物资产较少的知识产权行业。对于以上法律困境与监管逻辑,首先放开SPV法律架构的限制、基础资产自我产生现金流的限制。医药集团对成熟的专利另行设立子公司,为集团发开新药进行融资是行业惯例。设立公司型的SPV,其主动管理能力强,符合知识产权行业的特点。同时,基础资产自我产生现金流改为“含”通过供应链、售后回租、双层SPV、资产池等法律设计产生现金流。最后加强事后监管,评估信用增级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知识产权领域常用的对赌协议也可以作为信用增级措施,保障投资者的收益。

王翠柳[6](2019)在《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文中认为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传统新闻出版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随之而来,新闻出版业融资体制也经历了重大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由政府驱动转变为由政府和市场双重驱动,由国内融资转变为国内外均可融资。但是新闻出版业的融资体制仍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层次单一、范畴窄、开放程度不够等。但纵观西方文化产业发展,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演进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已经成熟的模式为我国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配套体制还很不健全,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较大范围地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面对我国具体国情和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要求,我国正在逐步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尝试。本文从出版行业融资现状出发,采用案例研究法对S公司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展开研究。首先阐述出版行业融资现状及目前融资存在问题,指出出版业需要新的融资渠道的拓展。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介绍,加之国家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政策支持以及我国已经具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条件,证实我国出版业实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S公司选择了知识产权交易所可转债的交易模式;再次,结合案例企业研究了证券化交易实践,重点讨论了产品的价值评估这一关键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等级评价和价值评估进行分析,得到较为公允的评估价值,对交易的达成起到有效推进作用;然后分析了S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成效及启示;最后指出目前S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认为,出版业本身拥有良好的知识产权资源,可通过对不同项目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合理的改进,达到评级标准,同时对该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最终双方通过市场达成交易,进而解决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知识产权证券化有效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企业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证券化交易的力度,使知识产权证券化价格以及盈利能力得到合理化的提升;同时出版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

王莲峰,叶赟葆[7](2018)在《我国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文中指出商标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通过证券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商标和品牌的价值。商标资产证券化在微观层面体现出为企业融资的比较优势,在宏观层面体现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创新创业政策的科学性,我国有推进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有国外商标资产证券化实践可资借鉴,有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先行先试,以及各方主体均可受益的需求形成合力推动,使我国的商标资产证券化具备可行性。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欠缺商标战略和资本运作能力、市场需求有限以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制约着我国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杜亚[8](2017)在《法律视阈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尽管我国亦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遗憾的是,融资难已经成为羁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掣肘,文化创业产业呈现艰难前行的窘境在所难免。本质而言,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与关键症结则在于法律缺位。因此,健全和完善与文化创意产业相适应的投融资相关立法,已成为必然选择。本文的基本假设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法律保障,在当今的法律框架内,现行金融法制度对此支持严重不力,最终导致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困境。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出路在于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构建法律制度框架。本文的逻辑思路如下:第一章考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本质及我国当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现状。重点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及融资的特殊性,总结出融资渠道单一、比例失调以及银行授信动力不足等典型困境表现。第二章总结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与知识产权融资、资本市场融资的亲密关联及不可分割性,因此,知识产权融资与资本市场融资也自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两大主要方式。对知识产权融资渠道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知识产权证券化又为其通常两种方式。而在文化创意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诸多渠道中,由于VC和PE以及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模式最适合文化创意产业特征且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故此,建议政府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平台,建立以平台为核心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与急迫。第三章剖析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相对发达国家的法律支持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主要存有采取完全市场主导的模式、强行性法支持模式、促进性法支持模式以及混合型法支持模式等。相比较而言,我国现行法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明显不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第四章探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缺位的主要表现。总体上说,立法的定位失准与法律制度的阙如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阙如的主要特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顶层立法设计缺乏、立法的促进性与强行性失调、重地方轻国家、相关知识产权及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存在不足、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不宜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第五章对完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政策和法律提出战略建构。首先确立深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与落实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审慎监管理念;其次从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法、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法律制度、优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以及重述市场支配地位四个方面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制度,以此消弭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法律障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郝嘉岩[9](2017)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今天,知识产权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更是将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那么如何发掘知识产权的内在价值,怎样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就成为社会和学界研究探讨的主要方向。从上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被开发出来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及领域急剧扩张,在全球逐渐得到广泛关注。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知识产权证券化应运而生。自1997年里程碑式的“鲍伊证券”出现以来,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20年,但其带来的价值逐渐得到社会和学界重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开展,对于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降低知识产权所有人风险,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繁荣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为核心,法律和经济为视角,以基本概念阐述、现状问题分析、国外发展状态与启示、制度完善法律建议四步为逻辑顺序,逐步展开论述。首先,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征、意义和证券化过程中的主体、客体以及法律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流程进行梳理。其次,对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详细阐述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再次,文章分别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起始国美国和与我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趋势相似的日本的发展现状和法制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方向、繁荣的资本市场是支撑、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基础。最后,通过对上文内容的分析论述,从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扶持力度以及完善相关市场培育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若干立法和实践建议。

王红,苑泽明[10](2016)在《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理论框架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证券化是知识产权价值开发模式与资本市场投融资模式的双重创新,是知识产权价值与金融创新工具的有效融合。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的梳理,从本质、目标、运行机制和程序等方面总结出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提供参考。

二、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论文提纲范文)

(3)以金融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融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知识产权融资促进企业创新
    (二)强化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管理
    (三)以金融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三、知识产权融资现状分析
    (一)知识产权融资规模
    (二)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模式
    (三)制约知识产权融资的三大难题
        1. 知识产权价值不确定、评估难
        2. 知识产权融资门槛高、定价难
        3. 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处置难
四、破解知识产权融资难题的创新探索
    (一)创新融资风险评价体系
    (二)加强质权处置与风险分担
    (三)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
    (四)解决知识产权融资市场失灵
五、结论与建议
    (一)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市场化定价
    (二)激发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加强机构间合作创新
    (三)强化资本市场功能,拓宽知识产权直接融资渠道
    (四)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提高知识产权融资效率
    (五)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弥补知识产权融资市场失灵

(4)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2.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内涵界定
    2.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要素与运作流程
    2.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相关理论与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方式
    3.1 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
    3.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主要方式
    3.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股权众筹
    3.4 本章小结
4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
    4.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基础
    4.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方法
    4.3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定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4.4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价格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
    5.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的风险形成与传导
    5.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测度
    5.3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梯形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管理策略
    6.1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植物品种权证券化创新发展
    6.2 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6.3 规范交易市场,维护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有效运行
    6.4 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植物品种权证券化投融资环境
    6.5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高效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调查问卷
附录2 植物品种权证券化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3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困境与建议 ——以法律监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述与法律困境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
        一 资产证券化法律架构概述
        二 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知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的要求与法律困境
        一 符合《管理规定》的基础资产
        二 不符合《负面清单》的基础资产
        三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四 法律困境
    第三节 SPV的设计与法律困境
        一 SPT信托型
        二 SPE基金型
        三 SPC公司型
        四 法律困境
    第四节 信用增级与法律困境
        一 内部增信
        二 外部增信
        三 法律困境
    第五节 资产证券化的其他架构
        一 基础资产转让
        二 基础资产处置、追索、赎回
        三 发行、运作和解散
    第六节 现行监管模式产生的法律问题总结
第二章 法律监管放开知产证券化SPV架构的限制
    第一节 SPV监管逻辑
    第二节 设立SPC公司型
    第三节 CLO主动管理型
第三章 法律监管降低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的标准
    第一节 基础资产监管逻辑
    第二节 知识产权作为基础资产的建议
        一 供应链模式
        二 售后回租模式
        三 资产池模式
        四 双层SPV模式
第四章 法律监管转向知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措施
    第一节 信用增级的监管逻辑
        一 信用增级的监管现状
        二 信用增级的公示制度
    第二节 信用增级措施之对赌协议
        一 对赌协议
        二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对赌协议
        三 对赌协议的可行性建议
    第三节 信用增级措施的监管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出版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背景
    第一节 出版业分析及融资现状
        一、出版业概况分析
        二、我国出版业融资现状
    第二节 出版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
        一、国内外知识产权证券化成功经验
        二、出版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具备的条件
第二章 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
    第一节 企业基本概况
        一、业务特点
        二、融资困境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流程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方案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选择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类型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应用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特点
第三章 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价值评估与效果评价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价值评估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评级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价值评估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效果评价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生的成效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经验
第四章 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节 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整体知识产权创新意识不强
        二、知识产权中介和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三、文化企业与金融服务匹配度不够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建议
        一、加大知识产权创新及人才培养
        二、加强中介机构体系规范性的建设
        三、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强风险防范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
    三、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8)法律视阈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及其问题检视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本质特征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特殊性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文化创意产业信贷结构不平衡
        三、文化创意企业盈利能力不稳定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诸现象
        一、融资渠道单一
        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
        三、银行的授信动力不足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融资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相关性
        二、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资本市场融资
        一、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与资本市场
        二、文化创意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模式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模式
        二、强行性法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模式
        三、促进型法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模式
        四、混合型法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模式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模式比较
        一、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模式的共性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模式差异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模式的选择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阙如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法律定位失准
        一、缺乏文化创意产业的顶层立法设计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的促进性与强行性失调
        三、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地方性有余而全国性不足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制度不健全
        一、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法律困境
        二、文化创意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法律障碍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不宜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框架的完善
    第一节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的理念
        一、深化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的理念
        二、落实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审慎监管理念
    第二节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法律制度
        一、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法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法律制度
        三、优化文化创意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法律制度
        四、重述市场支配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后记

(9)知识产权证券化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概述
    2.1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与意义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2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2.2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内涵与意义
        2.2.1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
        2.2.2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主要特征
        2.2.3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相关法律关系解析
        2.2.4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流程
        2.2.5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意义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现状
        3.1.1 我国出台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政策法规现状
        3.1.2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现状
    3.2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必要因素与可行因素
        3.2.1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必要因素
        3.2.2 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因素
    3.3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立法不完善
        3.3.2 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政策支持乏力
        3.3.3 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市场培育机制不健全
第4章 国外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发展和启示
    4.1 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与法律制度
        4.1.1 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4.1.2 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4.2 日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与法律制度
        4.2.1 日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4.2.2 日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4.3 国外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及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4.3.1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障
        4.3.2 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方向
        4.3.3 繁荣的金融市场是支撑
        4.3.4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基础
        4.3.5 风险的规避是手段
第5章 促进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5.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5.1.1 明确债权相关规定
        5.1.2 推动专项法律法规的制订
        5.1.3 促进地方立法
    5.2 提高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相关扶持力度
        5.2.1 健全税收扶持制度
        5.2.2 建立知识产权相关信用担保机制
        5.2.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国际快速维权体系
    5.3 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市场培育机制的改善
        5.3.1 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5.3.2 推动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发展
        5.3.3 引导知识产权相关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
        5.3.4 扶持知识产权网络交易平台完善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理论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理论依据
    (一)融资约束理论
    (二)融资担保理论
    (三)道德风险理论
    (四)流动性理论
    (五)供求理论
四、知识产权证券化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本质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目标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运行机制
    (四)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五、结论

四、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29)
  • [2]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 ——以“广专利” ABS为例[D]. 韦利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以金融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融资[J]. 涂永红,刁璐. 投资研究, 2021(05)
  • [4]植物品种权证券化研究[D]. 张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困境与建议 ——以法律监管为中心[D]. 陈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S出版公司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D]. 王翠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7]我国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J]. 王莲峰,叶赟葆. 知识产权, 2018(08)
  • [8]法律视阈下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 杜亚. 上海大学, 2017(06)
  • [9]知识产权证券化若干问题研究[D]. 郝嘉岩.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10]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理论框架研究[J]. 王红,苑泽明. 财会通讯, 2016(31)

标签:;  ;  ;  ;  ;  

产权证券化与企业直接融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