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转型模式_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遗产论文,旅游产品论文,物质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与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学术文献数量激增。由中文期刊网1997年以来的文献检索,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1 668篇。刘茜、蔡文、肖曾艳、张瑛、崔凤军等讨论了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影响和作用,主张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1-5];刘魁立、陈天培、尹小珂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一旦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地方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6-8];杜丹阳认为主题公园是使文化遗产无形变有形的最佳方式[9];罗茜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10];林庆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应注重观赏类资源的物质再现[11];李海平讨论了清徐老陈醋文化的旅游开发,主张开发醋文化旅游纪念品[12];宋瑞以武强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强调在旅游标识系统、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信息系统中融入年画元素,建设诸如“年画世界”、“年画村”、“年画一条街”等实体项目[13];汪宇明在《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以小见大地探讨了大型实景舞台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14]。本文就是基于这一实景舞台剧的研究基础上,从大处作手,进一步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主要模式,并做进一步比较和提升,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的姐妹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主要模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研究、宣传各类文物为主,采用综合手段全方位地展示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与社会特征[15]。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是旅游者了解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也是以记录、录像或者其他载体的形式保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按照其建造的方式主要有两类开发方式(见表1):

一类是展示世界级、国际级或者地区级的诸多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即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现今这类主要以在原有的博物馆内增建或者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为主,自从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以来,国家、地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已经接连不断地在国家或者地区性博物馆增加展馆展览,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另一类是展示某一类或者某几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即专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包含了早已存在的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比如民俗博物馆;同时也有新建的某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指同时满足旅游者游乐与开发者的商业目标,并以虚拟态环境塑造与园林环境载体为特点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16]。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一种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为目的,同时进行集中展示,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的主题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式,可以分为以下3种开发方式(见表2):

第一,集锦荟萃展现式,即集各地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成主题公园,它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和路程才能了解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但要避免在重建或移植过程中丧失非物质文化原真性。目前除了有不少已存在的民俗文化类主题公园,还有不少地方已新建成或正在筹建这类更具综合性的主题公园。

第二,原生自然浓缩式,即在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中,挖掘非物质文化内涵,以旅游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为核心,全面而真实地展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形式主要局限在民俗、节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上,包括民俗村、民族村寨等具体形式。原生地民俗类主题公园基本包含了这些形式。

第三,专项载体化再现式,即挖掘本地已经消逝,或仅是口头流传、或仅文字记载或者技艺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工艺,通过主题公园的形式,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三)实景舞台剧

实景舞台剧,国内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大型演出形式,是指以天然的真实景观作为舞台或者背景的演出,演出主要以民族民俗文化、历史、传说等为主题,音乐、舞蹈、服装、演出和景观通常融为一体,效果宏大,震撼人心[17]。从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演出的主题内容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而从“实景舞台剧”几个字眼来看,“实景”即依托的景区、景点。“舞台剧”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化、载体化的表现形式。

实景舞台剧根据演出的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夜晚型和白天型两类实景舞台剧。演出时段的选择是由舞台剧所依赖的景点特色和景区实际情况所决定的:那些依托山水风景特色的,一般在夜晚加上灯光会更加吸引游客,这更有利于延长游客在景区逗留的天数,但是它同时也需要景区具备一定的留宿条件。为了更加突出自然景观在白天的壮美和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有些实景舞台剧选择白天演出,比如,印象丽江。

实景舞台剧根据演出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类实景舞台剧。大型实景舞台剧是指依托高品级的风景名胜区,以某一核心文化为主题,投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大手笔的创作,成为旅游景区最吸引人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小型实景舞台剧是指以一定的山水景观、人文环境为背景,在原有的民族歌舞剧基础上,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开发成为景区一个特色旅游产品,这也是一些原始民族歌舞剧最早介入旅游景区的实景舞台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比较

(一)实景舞台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实景舞台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开发模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和旅游价值体现两个方面来比较其优劣势。

首先,从原真性和抢救性原则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主要通过“物质载体”来实现,在其开发过程中,可以规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异化或者扭曲的可能性,而实景舞台剧开发过程中,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创新中很难保持“非物”的原汁原味,很可能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流失。因此,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是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即通过收集文本资料等方式,保留其原始状态。

其次,从活态性和传承性原则来讲,实景舞台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主要是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来实现,因而是活态的,其可以不断优化,不断升级,与时俱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则是一种静态的开发和保护,相对缺乏活态性和创造性,因而难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因此,对有生命力的“非物”的保护,最好应借助旅游市场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有生命力的“非物”进行创新,使之载体化,即可以进行实景舞台剧开发。

再次,从旅游价值体验这个角度来说,实景舞台剧是紧密结合高级别的自然景观资源的一种开发模式,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同时以展示民间舞蹈、戏剧、一些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主,更具有休闲娱乐性旅游价值,旅游者很容易融入其中,获得独特体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则多以静态展览为主,对游客自身的文化程度要求很高,同时也缺乏参与性,很难满足大众游客的需求。

(二)实景舞台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和实景舞台剧,都是在活态性和传承性保护原则上和旅游价值体验上占有优势,而在原真性和抢救性保护原则上处于弱势,但两种模式之间在景区获得的效益和展示的内容丰富性两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首先,从景区获得效益来说,因为实景舞台剧是依托在著名景区基础上,以景区优美的自然风景为舞台背景,以“人”这一核心载体集中展示某一类或者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因景区自身已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在一台实景舞台剧带动下,将给景区带来更多的活力,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主题公园一般都是新建一些展馆和观赏性建筑的景区,其资金投入也很大,一旦开发不当,导致开发失败的风险也很大,同时带来的效益也不明显,主题公园景区的发展易陷入困境。

其次,从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比实景舞台剧展示的内容更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可以集民间传说、曲艺、民间歌舞、民俗、手工技艺和传统医药展示为一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而实景舞台剧采用舞台展示的形式,较多地局限于民间传说、民间歌舞、民俗等展示,而缺少手工技艺这类展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创新模式——“三名”模式(名景+名文化+名人)

综合以上3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实景舞台剧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具有“人”这一核心载体有效载体化的优势,但有丧失原真性的风险性存在;而相比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则有效益优势,但其能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则没那么丰富。

在这3种模式中,实景舞台剧是基于著名风景名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文化)、名导演(名人)相组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模式,即“三名”模式(名景+名文化+名人),是最具创新意义的模式,也通过实践证明了是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转型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载体化——剧中的表演者,物质载体化——服装、道具、舞美等,空间载体化——景区或者景点。

这一模式主要是由内在整合、外界包装和传承发展3个环节组成,也体现了“人”载体化、物质载体化和空间载体化3个有效载体化过程。首先是整合与利用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与当地人脉、文脉、地脉环境相结合,实现内在整合;其次还需融合景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具有民族特色服装、道具以及声、光、电等外界条件,实现外界包装;最后在创新出来的实景舞台剧还要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色,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从文献研究和实践开发案例入手,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3种模式,并通过其优劣势比较得出实景舞台剧是最具创新意义和效益一种模式,同时提出了这是一种“三名”模式(名景+名文化+名人)。实践已经证明它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效益,高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天然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型为旅游产品的很成功的创新模式。但是这3种主要的模式是否都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待于以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标签:;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转型模式_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