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薛潮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薛潮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建筑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皇家宫殿、景观庭园还是民俗建筑都各领风骚。然而,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西方的现代建筑创作理念逐渐湮埋了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许多传统建筑文化正在慢慢消亡。另外,当代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和在建筑设计中唯功能主义、唯形式主义的设计也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被吞噬的危险。基于此,本文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创作;应用研究

引言

传统建筑文化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创作灵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建筑文化,不仅可以展现当地历史内涵,还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情怀。因此,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传统建筑文化的优势,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合理的应用。

1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象征,传统民俗文化的显示也正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种另类艺术体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在这些精美的民俗文化背后,都拥有着一段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历经沧桑的传统民俗文化,它与生俱来的气息,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束盛开的艺术之花。人类不断发展的社会进程中,艺术创造了美,展现了美的发展过程,传统的艺术文化也同样如此。随着社会各阶层的不断发展,传统民俗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发展方向。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哲学观念,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艺术观念,它有着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它所绘制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创作灵感之源,其情感更加丰富,风俗、民俗体验更加强烈,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仔细的研究,才能真正将其继承与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2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传承关系

2.1传统民俗文化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和素材

我们都知道,现代建筑设计是可追根溯源的,无论是何种风格的建筑,其设计都要充分尊重传统民俗文化。即便是“反传统”建筑,也要在细节处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参考和对照。现代建筑设计不单纯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一个优秀的现代建筑设计作品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突出时代发展特征和科技成果。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和赞扬,这也是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出自著名设计师何镜堂之手,其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就是和谐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民俗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斗拱,其独特的造型不仅可以提升整体艺术特征,还能充分发挥防御的功能。中国馆巧妙应用了斗拱结构,将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功能和美学功能体现的淋漓尽致。总而言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重新审视传统民俗文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从根本上提升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价值。

2.2现代建筑设计中也需要蕴含传统民俗文化

由于传统民俗文化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建筑设计的方式与理念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现代建筑就是通过模仿传统建筑的风格进行建造,而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效果。例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巧妙结合江南文化特色,将古代苏州建筑物的特点融入进了新馆的设计工作中,新馆的外形不仅可以引起当地居民强烈的情感共鸣,还能够展现出现代设计所呈现的美感。所以为了实现更加合理与科学的现代建筑设计,必须要学会尊重与理解传统民俗文化,进而从传统民俗文化中获取创作营养。

3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传承历史,发掘文化

建筑在满足功能的舒适性和使用性的基础上,建筑立面体现现代展览建筑特征,简洁、明快是立面设计的基本原则。秦汉建筑特有的筑台元素,使建筑沉稳、庄重。屋面采用:金属屋面,现代简洁又不失庄重、严肃的形象。屋顶下做柱廊+玻璃,既可以立面上虚实对比,又达到了采光通风之目的。利用简洁现代的檐口统一并简化建筑形态,使整个建筑群体简洁、干净,富于变化又充满韵律感,与园区内现有建筑相得益彰。正立面为主要的形象入口,适当抬高。丰富天际线。竖向条窗,适应环境气候要求。与奇玉坛相得益彰。增加建筑挺拔感和韵律感。背立面采用秦汉建筑汉阙元素形象,符合园区整体建筑风格要求入口处的玻璃幕墙镶嵌拱形玉带门,与园区主题相呼应。侧立面进行弱化处理,入口处的弧形玻璃幕墙象征玉石半掩地下,呼之欲出,与玉水苑区主题相呼应。弱化侧立面的疏散入口,以减少对奇玉坛的影响。

3.2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生活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运用中倡导绿色设计理念,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绿色设计理念与典型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现我国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符合时代背景的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更多展现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当中华传统的文化与创新的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这种绿色设计理念,也成为了一种时代的潮流发展趋势。绿色理念是目前新时代所倡导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将传统民俗文化元素较好地运用在建筑设计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原始传统民俗文化,也更多地感受到一种自然带给我们的绿色和谐的生活之美。

3.3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形制

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传统形制也可以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形制指的是建筑在形式上的模式,即建筑物的外形特点。建筑物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现代建筑为了体现民族特点,经常需要将传统形制通过现代手法展现在现代建筑中,对传统形制的拼接与演化需要体现时代精神。并且在理解与应用传统形制方面,需要从简单的外形分析出其本质的文化内涵,理解传统建筑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进行创新与应用。例如,由著名建筑专家吴良镛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就是对传统形制的合理应用。

3.4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增加传统符号的应用

在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中,设计者更多考虑的还是建筑物本身具有的社会文化因素,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物的细节设计反映建筑的整体风格,进而更加直观地体现传统建筑的文化意境。传统建筑的精细化设计的优点是精心勾勒,意境深远,其缺点是纯手工打造,工艺繁复,制作耗时费力。故在对传统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借鉴时,要学会去繁就简,但不能丧失其悠远的意境,同时很好地与现代建筑相适应。

结束语

传统建筑文化不仅能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有内涵的参考素材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进一步凸显建筑设计的个性化特征,提升艺术文化内涵。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可传承民族文化、突出现代科学特征、彰显特色主义人文情怀,体现时代发展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张静.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有效融合[J].居舍,2019(07):173.

[2]刘佳琪.关于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178.

[3]张一川.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91.

[4]王聪聪.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文化的关系[J].居舍,2018(35):9.

[5]杨昌友.建筑设计与规划中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文化特色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114-115.

论文作者:薛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薛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