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分析_有效需求论文

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分析_有效需求论文

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矛盾论文,我国经济论文,持续增长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准确估计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面临的主要矛盾,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能否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九五”规划乃至2010年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以下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与分析。

一、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主要矛盾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从总体上说是很好和比较好的。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1992年以来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已经消除,199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从前几年两位数以上降到了近10%的水平;通货膨胀率已经下降到人们基本上可以承受的水平,年环比6.1%,第四季度不超过5%;农业连续两年丰收,供求关系显著改善,对稳定经济和物价起了重要作用;国际收支平衡情况良好,国家现汇结算已超过1050亿美元,在世界各国中占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财政金融状况基本正常;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很大进展,在一些领域中已经接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不仅为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而且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得到了国内各方面的好评,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瞩目与重视。

但是,在上述形势大好的同时,我国经济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些可以说还是比较严峻的。这些问题,除了人们经常强调的:通货膨胀的危险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劳动者就业的压力相当大,农业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城乡、地区和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偏大等,搞得不好还有可能引起经济与社会的不稳定以外。要实现党中央所要求的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还有两个突出的矛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在宏观经济方面,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社会生产增长率虽然较高,但销售率明显偏低。如1996年全国工业品的产销率只有96%左右,比应达到的水平低3个百分点左右。(2)大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到1996年底为止,我国有93%以上的商品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到1995年已有2/3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3)企业产成品库存不断增加,商品积压日益严重。据对全国38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到1996年11月底,产成品库存累计达5400多亿元,比年初增加8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合理库存的需要。不但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社会资金循环的极度不畅。1996年全年各金融机构虽然新增各项贷款1300多亿元,但由于绝大部分都变成了库存积压,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200多亿元,总额已达9200多亿元,比治理整顿后的3000多亿元还多两倍。

二是,在微观经济方面,国有企业的效率效益严重偏低。主要表现在:(1)消耗水平多数上升,工业增加值率很低。据最新公布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1995年同1985年比较:主要能源、原材料的单位消耗指标,上升的占51%,下降的不到一半;工业增加值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从36%下降到24%,每年平均下降达1.2个百分点。(2)企业亏损急剧增加,利润率大幅下降。1995年比1985年,盈利企业的盈利总额只增长了1.9倍,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却增加了28.6倍;致使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从11.9%下降到3.1%,资金利税率从19.4%下降到6.4%,即10年时间内都分别降低了2/3以上;到1996年第一季度,全部国有企业的利润与亏损相抵,第一次出现了盈不抵亏的局面。(3)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高,资金周转速度越来越慢。在1985年以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到40%,到1995年清产核资结果已超过70%;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1985年只有150天左右,到1995年超过了230天。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本身运转越来越困难,濒临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越来越多。据调查统计,现在国有企业需要破产的按户数计算已占1/4左右,已经停产或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到1996年末已达960多万人;由于国有企业占有或使用着我国各种社会资源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如用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贷款,至今一般仍占全社会资金的70%左右,国有企业的效益效率不高,也就必然带来我国整个经济的效率效益不高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明显不强。

上述两个方面:即从宏观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平衡或基本平衡;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否有很高或比较高的效率和效益。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形势的综合反映,也是要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不断研究解决的重要任务。宏观经济的研究目标,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平衡协调问题。出现了经济过热,需求膨胀供给短缺,是一种不平衡,必然带来整个经济紧张和物价上涨,应该加以合理抑制;反之,如果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大,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同样也是一种不平衡,也势必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微观经济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如果企业效率效益普遍不高,整个经济就很难有效运转,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两个问题,前面所讲的几个可能继续带来经济社会不稳定的问题,也难以真正缓解和克服。如: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已经不属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而主要是结构型和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抑制这种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靠企业提高效益效率加以消化,国有企业效益效率低下的局面不改变,这种通货膨胀的威胁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关于就业问题。由于就业人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劳动就业的载体,即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和建设规模的大小,宏观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微观经济的效率效益低下,都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就业的巨大压力势必也很难减轻。关于农业薄弱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除了应继续推进与完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是要增加国家的投入。由于宏观上有效需求不足,积压浪费很大,微观上国有企业效益不高,上交利税增长很慢,财政连年入不敷出,国家投入当然也难以有大的增加。关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一般比较容易接受的办法,是对原有既得利益基本保持,主要通过增量部分来适当调整。由于上述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重要问题的存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量不可能很多,要较多较快地调整收入分配的差距,势必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统一思想认识,搞好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对策

虽然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绩,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在近期内重新出现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也不大。但由于上述两大主要矛盾的存在,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在总体上至今还没有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仍然处在一种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并不协调的运行过程之中。要实现党中央所要求的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并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很有必要下决心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正视这两大矛盾的存在及其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经济有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一年多以前有的同志就提出来了,而且已经被1996年的种种表现所证明。但至今不少同志仍不同意。他们的主要理由是:(1)我国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都比较快,如1996年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12%以上,明显高于整个经济增长9.7%的速度,表明需求仍然很旺,怎么能说是需求不足?(2)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看,从来都是短缺经济,供不应求,我国也不可能出现需求不足。这种看法,从表面上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深入分析其结论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因为,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构成,决不仅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商品零售两项,至少还应包括农民自给性消费与净出口两大部分,这后两部分在我国当前的总需求中估计要占40%以上。1996年全年出口只增长了1.5%,大大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加上农民自给性消费,随着农业商品率的提高,需求的增长速度也是很低的(估计不会超过3%~5%)。因此,投资与商品零售两项的较高增长,还远远弥补不了这两部分的低速增长,从而势必出现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另外,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因供给和需求都是国家计划安排的,其中供给由于受资源和效益的制约,一般很难超计划增加;而需求因为可以吃“大锅饭”,一般缺少有效力量的限制,往往都超计划提高。其结果,不仅总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供给满足不了需求,而且供给不足往往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现在,我们实行的是市场经济,经济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已按市场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市场。只要有市场,就意味着有需要、有钱赚,就会有人想办法去尽可能多生产,从而就很可能导致需求不足,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规律。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都承认,我国的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实际就是从供给制约型经济转变到了需求制约型经济的明显反映。

关于国有企业效率效益是否低下的认识问题,也基本如此。尽管现在国有企业面临着种种严峻的形势,但有的同志往往从国有企业是高级形式的公有制,就是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概念和感情出发,至今不承认我国国有企业的总体效益不高,并经常用种种客观理由和历史包袱沉重、利息负担增加和折旧率提高等来加以解释,或者以极少数和个别先进典型企业为例来证明,始终反对用制度创新的办法来加以改革。他们没有认真分析,现在国有企业效益好的和比较好的究竟还占多大比重?据辽宁省对1300多户大中型企业排队摸底,到1994年初为止,好的只占10%,比较好的为22%,已经很困难但还有可能挽救的占50%,已经无法挽救只能破产淘汰的占18%。即好的和比较好的还不到1/3,实际为数已经不多了。他们也没有认真分析,同样是利息负担重和折旧率提高,为什么非国有企业一般就能够承受,而国有企业就承受不了;为什么国有企业会背上那么重的历史包袱,并且很难真正解脱;为什么极少数先进典型企业的经验,尽管我们一再大力宣传号召,但总是推而不广,甚至其本身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如果再不下决心深化改革,真正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实现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大批效率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单纯靠我们用“父爱”般的办法去维护,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假若大量的国有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陷入被淘汰的境地,它会给广大劳动者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很显然,在怎样看待、估计和分析上述两大突出矛盾的问题上,如果不能尽快取得共识,各方面就不可能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去认真思考、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就不可能较快缓解与消除这种矛盾。这是要解决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问题,当前必须首先具备的前提条件与思想基础。

第二,在坚持宏观适度从紧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信贷资金投向,适当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以既增加有效需求,又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明显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如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企业已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率一般较低,以及市场疲软、库存积压等。但不少同志至今不愿承认是需求不足。他们的主要顾虑是,如果肯定了需求不足,势必刺激各方面要求大干快上、盲目发展的积极性,重新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此,只能说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应该搞好结构调整,使企业的生产能够符合市场的需要。至于如何进行结构调整,他们一般又都主张,重点是搞好企业生产的存量结构调整。对于现在一些产品有市场、销得动、效益好的企业,银行保证其流动资金的供应,使之尽可能多生产、多销售;反之,则限制其生产,银行也不给予贷款。

这种想法和做法,从逻辑上看,是很有道理和颇为吸引人的。但从一年多以来的实践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市场商品销售仍然不旺,工商企业的库存积压也继续有增无减。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商品总体上供小于求,而生产又有潜力的情况下,增加流动资金贷款,使企业能够开足马力生产,对增加供给、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肯定是很有效的。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除了我们还不能生产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和极少数一般商品以外,不仅基本上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其市场容量在现阶段也有一定的极限,决不是企业产量增加了就一定都能够销出去的。在当前资金极度紧张的条件下,用保证流动资金供应的办法,肯定能使少数企业的生产能力较好地发挥,其市场销量也会大大增加。但由于市场一年的总容量就那么大,少数企业的销售量增加了,另一部分企业的销售量势必就只能减少,而这些企业往往又都是国有企业,不可能很快减产、停产或破产,势必还要维持一定的生产,流动资金也不可能一点不贷给它。结果,投入流动资金不但不能增加有效需求,往往反而变成了无效需求和一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从而也无法真正促进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1996年,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增加了1300多亿元,同时期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即增加了近1000亿元,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国已经有过深刻的教训。1988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过热与高通货膨胀,商品供不应求。1989年采用强制性的办法,把固定资产投资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压缩了近3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压缩了近8%(均按可比价格计算),到第四季度整个经济即从供给不足变成了需求不足,市场商品普遍销售疲软,工业生产也出现了负增长。当时,本应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有效需求,以协调总供给与总需求间的明显矛盾。但由于简单地从传统观念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的,不可能出现需求不足,即使出现了也是暂时的,从而也就没有下决心适当增加投资,而是采取由银行向物资、商业部门注入资金,把工业企业生产的销不出去的产品都收购存起来,并美其名曰“发挥商业、物资部门的蓄水池作用”。结果导致商业、物资部门的库存积压产品大增,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在我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以后,为切实防止经济出现新一轮的过热和通货膨胀反弹,1997年的宏观经济调控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方针,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但在坚持适度从紧的前提下,为了缓解已经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认真重视调控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应当注意在保持国家规定的信贷总盘子基本不变的原则下,合理调整银行资金的投向,有意识地控制和压缩一些流动资金贷款,适当增加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因为,在市场容量有限和国有企业不能优胜劣汰的情况下,单纯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往往只能增加库存积压,而不能增加有效需求,也无法真正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不但可以使投入的资金变成有效需求,而且可以通过基本建设项目的材料、设备购置和建筑安装职工的工资发放与生活消费,很快回流到生产企业中去,变成企业的流动资金。这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启动市场,搞活流通,都是很有好处的。

我们说有效需求不足,并不是主张全面扩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还必须严格控制,因为消费需求增加以后,不但刚性很强,从新控制很难,而且一般只能增加需求,不可能带来供给的增长,风险是很大的。我们说要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也并不是主张又要大干快上,全面开花,搞盲目发展、重复建设。而是主张在“适度从紧”、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确有市场需要,很快就可以见到实效;或者短期内虽然主要是投入,但从长远来看非搞不可的项目开始建设。例如:有利于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能源、交通、通讯项目,有利于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增强我国经济竞争能力的高科技事业,有利于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住宅建设,以及有利于很快形成有市场的生产能力,但因资金不足无法收尾的半拉子工程等等。从而达到既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又促进结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产品销售率,减少库存积压与相互间的资金拖欠等“一石数鸟”的效果。

第三,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决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与机制转换。

要扭转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的问题,关键在于改革,舍此别无出路。而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实践也证明,国有企业的改革,只局限于让利放权,作一些修补性的政策调整也不行,必须认真转换其经营机制,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制度创新。这也是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早已明确和正确地规定的。但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明显滞后,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至今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不相适应,国有企业的落后面貌在总体上不但没有根本转变,相当一部分反而更加困难了。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起来这么难?应当肯定,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由于原有体制不合理长期积累下来的种种历史包袱,如多余职工、资金欠账、企业办社会等很难卸掉;政府机构精简、职能转换长期不到位,国家行政干预很多,企业自主权无法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深化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和职工都有后顾之忧等。但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对一些基本原则问题认识不统一。例如:国有企业改革是否有必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否一定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采用公司制、服份制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产权私有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确是一个非常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跃过的一大难关。只有认真解决好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为此,当前比较好的做法是,首先重申和明确下列基本原则,以有利消除一些同志的思想顾虑,尽可能扩大各方面的共识。

一是,我国国有企业原有的那套僵化体制和机制非进行改革不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至今不仅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整个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而且已经直接影响到许多国有企业本身的生存,因此改革非加快不可。加快改革的主要方法,不能再局限于让利放权或局部的政策调整,必须实现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我国的经济改革,必须继续坚持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原则;其中,国有经济的比重虽然会缩小,但还必须继续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整个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但目的不是要搞产权私有化,而是要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产权评估界定、管理运营、流动重组的制度,克服现在国有产权虚置的状况,以更好地实现国有产权的保值增殖,保护国家所有者的权益。国有产权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必要的流动或转让,属于国有资产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不能说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公司制、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必然趋势。公司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从我国的现状和发展来看,绝大多数包括国家独资公司、国家控股公司、集体公司、集体控股公司和国家加集体控股的公司,都属于公有制的企业,决不能简单地把它说成是私有制企业。近几年在许多地方蓬勃发展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属于带有股份制特征的合作经济性质,是一种新的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它像农业联产承包制一样,是广大群众在改革实践中的又一伟大创造,应该充分肯定和推广,而不能把它归之为私有化。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和党中央明确提出的“抓大放小”的方针,把国有企业基本划分为大、中、小三类,采用以下不同的办法,审时度势地大步推向前进。(1)对于小型企业。可以因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不同企业而制宜,采用改组、联合、承包、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托管经营、授权经营、公开拍卖等中的任何一种办法,把企业改为非国家所有或非国家经营。其中改为股份合作制和其他集体经济形式的,估计仍有可能占多数。由于小型企业现在一般多数都是亏损的,资不抵债的比例相当大,国有净资产(即国家所有者权益)剩下的已经不多。对这部分企业的改革,在总体上必须主要立足于这些企业的生存、职工的继续就业和银行债权今后收回的可能,不应强调国有资产一定要收回多少。因为,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国有净资产已经不多,远远抵补不了对职工的安置和应付职工的退休养老、公费医疗基金等欠账。只要能够平稳过渡,妥善解决,不导致其他社会与经济问题,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对社会,其利都是远远大于弊的。(2)对于中型企业。除极少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国家必须继续控制的以外,原则上都可以按小型企业的办法改革。但由于中型企业中国有净资产可能剩下的较多,要全部转让无论在思想观念和操作上都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可以采取在经过资产准确评估后,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有偿地转让一部分给企业经营者和全体职工,把原有国有独资企业变成国家和职工合资经营的企业。以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真正转换,较好地做到政企分开,有效调动经营者和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尽可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种办法不仅一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且在怎样解决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问题上,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为,无论什么所有制的企业,企业对职工都必须既有激励、又有制约,才能够建立起正常的劳动纪律和工作秩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激励主要是靠工资、奖金,制约主要是靠解雇和开除。我们的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实行“铁饭碗”、“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分配的政策,对职工的激励和制约都明显不足,因此往往连起码的劳动纪律都搞不好,积极性一般也不高。如果改为经营者和职工都注入一定资金,同国有资本一起合资经营,企业经营好坏、效益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个人利益,就有可能达到既有激励、又有制约的双重效果。当然,我们讲的注资入股经营,无论经营者或职工的股份,都必须是有偿等价取得的,决不能采取赠予或无偿分配的办法。因为,国内外的不少经验都证明,国有股权采取无偿分配或赠送给职工,都必然要相应规定只有分红权,不允许转让、带走和继承;加上其并没有忍痛付出什么代价,他们就很难真正把它当成是自己的,随时随地注意去保护它并尽可能想办法使之增值,也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3)对于大型企业。只要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搞好了,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占95%以上)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型企业一般估计就三五千家。但由于大型企业的销售额、资产、税利在整个国有企业中占70%以上,很多都属于国家经济命脉,地位十分重要;加上其所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相当复杂,改革搞得好与不好,对各方面影响很大;其改革的目标虽然已经明确,是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缺少应有的经验。因此,既不能久拖不决,又不宜操之过急,必须先在小范围内试点,扎扎实实地逐步加以推进。

目前应当抓紧试点的办法,重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通过公司制改组试点,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要逐步改为公司制企业。其中,极少数改为国家独资公司,多数可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可以改为股份有限公司。但目前十分值得重视和强调的是:要改组和建立任何一个公司制企业,首先,必须理顺其产权关系,做到所有者真正到位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除极少数国有独资公司以外,必须尽可能做到股权多元化,以有效打破原有行政隶属关系,实现政企分开;再次,必须建立起一套既能相互促进、又能互相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以真正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切忌因随意性太大,导致穿新鞋、走老路,为公司制而搞公司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通过组织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大型跨国公司的试点。这种试点搞好了,有两个方面的明显作用。(1)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生产批量,增强企业技术开发的力量,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2)有利于将计划经济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领导企业的一套行政管理体系,改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以资本为纽带、以骨干产品为龙头的企业组织领导体系,有效地促进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的转换。对此,当前应当重视和强调的是:必须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合理内在联系,科学地划分各个集团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以既利于各方面的平等竞争,又避免形成不应有的垄断;特别是要防止将各级专业部门简单地变成形形色色的“翻牌公司”,把过去“婆婆”的职能扩大成“婆婆加老板”的职能,换汤不换药,把国有企业搞得更死。

三是,通过破产兼并,资产重组,推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的试点。国有企业现在存在的种种困难,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原有体制机制下,长期只能生,不能死所积累下来的。要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必须像非国有企业那样,能够通过优胜劣汰,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但现在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淘汰的企业相当多,如何妥善解决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理是最难办的问题。为此,国家除规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每年拨出一定数量的呆账准备金,以备破产企业冲销银行债务;企业破产所剩下的资产,可以主要用于安置职工以外,还大力提倡多兼并,少破产,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国有企业的办法,把破产的范围,限制在少数城市试点。以既逐步探索建立必不可少的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又力争尽可能降低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

标签:;  ;  ;  ;  ;  ;  ;  ;  ;  

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矛盾及对策分析_有效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