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体会论文_肖劲齐

15例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体会论文_肖劲齐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骨伤一科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对于15例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就诊的肋骨骨折患者,共选取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对这1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病例均随访1-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骨折固定理想,所有切口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最高固定部位达第3后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解决了传统手术方式对后肋骨折内固定的局限性。结论: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体会

Treatment of 15 patients with rib fracture.

XiaoJin qi

(wuhan huangpi district hospital,hubei province,wuhan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15 patients with rib fracture. Methods:a total of 15 patients with rib fracture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mong them,10 were male and 5 were female. The 15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Results:15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to 24 months,an average of 14 months,postoperative fracture fixed ideal,all incision infection and skin necrosis,highest fixed parts of rib,after 3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s for posterior rib fractures were solved. Conclusion:surgical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keywords] rib fracture;Patients;Treatment experience

肋骨骨折在胸部伤中约占61%-90%。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变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枪弹伤或弹片伤所致肋骨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在儿童,肋骨富有弹性,不易拆断,而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肋骨弹性减弱,容易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就诊的肋骨骨折患者,共选取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62岁。平均52.8岁。其中坠落伤3例,车祸伤10例,生物砸伤1例,踩踏伤1例;右侧8例,左侧7例,本组无双侧后肋多发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其中第2后肋骨折2例,第3后肋骨折2例,第4后肋骨折5例,第5后肋骨折4例。合并反常呼吸10例,创伤性湿肺1例,血胸或气胸2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片检查,确认有多发性后肋骨折并移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患者取俯卧位于弓行架上,双上肢曲肘呈环抱状至于手术床上,尽量使肩胛骨外移,常规消毒铺巾。根据肋骨骨折部位以位置居中的肋骨为中心作纵行切口,暴露骨折端,消除骨折端的血凝块及软组织,无需过多地剥离骨膜,将肋骨解剖复位,碎骨块放回原位,取相应型号的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置于0-5℃的无菌冰生理盐水中,浸泡3-5 min,用撑开器分别将四对齿臂缓慢撑开,使每对齿臂开口略大于肋骨横径,迅速从骨折前方套于肋骨上,张开的齿臂在体温下很快恢复为闭合状态,将骨折牢固固定。使骨折固定简单方便,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对骨折周围组织的损伤,并能保持局部有效血液循环。

1.3 术后处理

常规预防感染及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等,鼓励及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13例病例均随访1-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骨折固定理想,所有切口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最高固定部位达第3后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解决了传统手术方式对后肋骨折内固定的局限性。

3 讨论

3.1 肋骨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病例,约占胸部创伤的61%-90%。多发性肋骨骨折传统采用胸部胶布固定,疗效欠佳,风险大,而且限制深呼吸运动及排痰,恢复时间长,皮肤易引发水疱,皮肤过敏,骨折愈合不理想或不愈合。Denis F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肋骨骨折手术内固定组胸壁固定率为85%,明显高于非手术组50%[1]。所以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3.2 肋骨骨折多发生在第4-7肋;第1-3肋有锁骨,肩胛骨及肩带肌群的保护而不易伤折;肩胛骨的遮挡第5后肋以上骨折,目前接骨板应用比较广泛、固定效果较好,但很难固定位于背后的肋骨骨折。本组15例均采用俯卧、纵行切口,此切口长度可根据肋骨骨折数目延长,能将第2后肋以下的肋骨固定。与沿肋骨走行方向的切口相比较,具有创作小、暴露清晰、骨折固定部位高、操作时间短等优点[2]。

3.3 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而加重,有时病人可同时自己听到或感觉到肋骨骨折处有“咯噔咯噔”的骨摩擦感。疼痛以及胸廓稳定性受破坏,可使呼吸动度受限、呼吸浅快和肺泡通气减少,病人不敢咳嗽,痰潴留,从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湿变或肺不张。这在老弱病人或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尤应予以重视。在连枷胸,当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软化部分胸壁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压力,增高损伤的胸壁浮动凸出这与其他胸壁的运动相反称为“反常呼吸运动”。反常呼吸运动可使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纵隔随呼吸而向左右来回移动,称为“纵隔摆动”影响血液回流,造成循环功能紊乱,是导致和加重体克的重要因素之一。连枷胸时胸痛和胸廓稳定性破坏更为严重,反常呼吸运动更使运动受限,咳嗽无力,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和潮气量降低,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过去曾认为,连枷胸时有部分气体随着吸气和呼气而在健侧和伤侧肺内之间来回流动,不能与大气交换,称为残气对流或摆动气,是造成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目前认为摆动气并不存在,而连枷胸所常伴有的肺挫伤可使肺泡和间质出血、水肿、肺泡破裂和不张,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3.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保持身体正确功能位,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和长时间站立位及坐位,应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肢体的活动,运动量以胸、腰部不适为宜,尽量避免弯腰动作,并定期复诊,改善心理平衡,减少后遗症,尽快恢复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y 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ies[J].2016,8(8):817-831.

[2]庄起昌,蒋宋葆.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框架式内固定器治疗锁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5,17(4):268-269

论文作者:肖劲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15例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体会论文_肖劲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