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过对当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云因的分析,探究煤矿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针对风险因素进行管控,实施安全预警管理,通过过程监控、实时监测、人机工程等技术的应用,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存在,并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故给煤矿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工人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原因;预警管理
1 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对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再加上煤炭开采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国家十分重视煤炭的安全生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煤炭安全事故频发,表明我国的煤炭安全管理效果不强,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行解决。
2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煤矿机电方面的事故
煤矿进行开采和日常运行需要机电设备的支持,鉴于煤矿的特殊性,有时需要下井,因此需要的机电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种类和型号也很多,这就给设备的操作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在相关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检修和建设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比如设备漏电、操作不当等。另外就是很多煤矿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设备比较老旧或者落后,而且不能及时按照规定进行更新,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2设备的购置问题
因为煤矿行业的利润较大,近年来很多资本都投入到煤矿行业中,这促进了煤矿行业机电设备的开发和建设,使得大量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再加上很多产品无法防爆以及非煤矿允许使用的产品在煤矿中的非法使用,使得煤矿经常发生设备事故,带来安全隐患。
2.3煤矿井下工人的素质问题
煤矿井下工人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业务能力不足,没有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很多都不具备应有的资质,掌握的特种作业的技能也不够熟练,再加上井下工人流动性十分频繁,经常发生岗位调动,这也增加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还有就是如果井下工人是刚入职的年轻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为他们大多过于自信,也没有开采煤矿的经验,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老员工的经验,而且在事故发生时也不懂得如何有效的自救,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2.4通风系统安全问题
通风系统安全问题也是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通风工作人员本身素质水平较低,对于相关安全操作知识了解不足;通风检测设备缺乏,没有在井下设置科学的测风站和测风点;风量不足,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来调节通风设施,而且有的门风本身设置就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的情况;爆破作业比较分散,不集中,导致污风串联,出现逆流;部分采场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通风困难,设备还经常出现漏风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5开采的相关问题
主要是开采工艺存在问题,一般煤矿开采是使用炮采炮掘和综合采掘的方法进行开采,而前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炮采炮掘相当于手工开采,技术比较落后,支护条件较差,容易在爆破时出现塌方、明火爆炸等问题。另外就是开采时间的问题,井下作业一般是24小时的,工人轮流进行,在午夜和凌晨8点的阶段,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是因为这个阶段工人刚倒班,精力不够集中和充沛,精神比较疲惫,因此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煤矿安全预警管理的措施
要实现煤矿安全预警管理,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对煤矿存在的安全风吸纳有所认知,也就是需要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存在的安全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实施安全预警管理。
3.1过程监控
实施安全预警管理,首要就是实行过程监控,这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通过严密的过程监控,避免煤矿现场存在隐瞒不报的情况,井上井下同时监控,由监控人员负责实现对采矿过程的实时监控。比如采取虹膜技术,一方面可以监控工人的工作过程,一方面可以识别每一位工人的身份,禁止随意找人替工,避免出现人员资质不足、经验不足而胡乱工作的情况。通过虹膜技术在开采现场建立安全事故管理系统,一边识别工人在井上和井下的行为,保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另一方面掌握煤矿开采的整个过程。在虹膜技术中配合工作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人体和物体,就算在恶劣的开采环境中也有较高的准确度。实施过程监控需要电脑技术硬软件的配合,监督开采过程,预警开采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做到安全事故的提前预防,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过程监控还可监测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在超过健康界限时进行预警和救援,保护井下工人的安全生产。
3.2实时监测
安全预警管理中的实时监测同样也是借助信息技术,主要监测对象是煤矿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通过实时监测,控制危险源的发展,从而缓解开采过程的风险压力,降低事故的发生。实时监测的技术核心是传感技术,借助传感技术收集煤矿运行现场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其中危险性较强的数据(这方面需要建立专门的危险源甄别系统,对现场各方面进行甄别),经过网络传输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终端计算机软件中,由控制中心远程监控煤矿作业的情况。在这个过程期间,实时监测可以实现自动报警,一旦监测到划分到危险源中的数据信息,就向煤矿现场和远程控制中心双方进行报警,由负责人进行及时处理。实时监测在信息化水平、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方面,都要优于人工监测,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实时监测逐渐融入多项监测的系统和项目,形成综合化的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人员安排、井下作业、井上作业、煤矿出入、运输车出入等,都安排专门的系统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对煤矿作业实时动态的全面监督。目前来说,煤矿方面比较重视实时监测,并借助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扩展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和准确度,满足煤矿安全监测的需求。
3.3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是人和机器共同工作和发展的工程,一方面借助机器进行一些困难的、危险性强的煤矿作业,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而且机器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安排专业人员操作机器或监控机器的运行,可以及时处理机器出现的问题。人机工程本质是以人为本,改善了煤矿作业的方式,形成安全的作业环境。在人机工程中,实现了人、机械和环境的有效结合,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因为煤矿作业过程的环节多,过程的流动性强,风险因素多,所含的安全信息量大,因此按照相应的预警设置,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安全生产卡,在传输和管理安全信息的同时,还要检查安全信息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从而保证安全信息的准确性,帮助管理人员了解煤矿的安全状态,协调煤矿生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语
煤矿作为常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领域,现在越来越重视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应用,希望通过对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煤矿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通过过程监控、实时监测、人机工程等先进系统的作用,控制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和发生,从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能及时处理已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杨铁钢.浅析煤矿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警管理措施[J].工业,2016,(26):176.
[2]张义强.浅析煤矿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警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5,(5):93.
论文作者:褚柘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煤矿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作业论文; 井下论文; 发生论文; 过程论文; 实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