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吴璇玲,刘炜妮,黄小萍

双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吴璇玲,刘炜妮,黄小萍

吴璇玲 刘炜妮 黄小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300例双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双J管的临床应用,保护了肾功能,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双J管 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26-02

双J管又称双猪尾管,因其两端卷曲形似猪尾而得名,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它对防止液体外渗,促进组织愈合,减少瘢痕狭窄,缓解输尿管梗阻,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有效保护肾功能起着很大的作用[1]。双J管在体内留置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2],大部分患者实现带管出院,为了保证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双J管的护理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现就双J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00例,男183例,女117例,年龄19~72岁,其中肾结石150例,输尿管结石120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30例。

1.2 置管方法:根据病因和手术方式,分别采用经开放手术置管法、经输尿管镜逆行置管法、经膀胱镜逆行置管法、经皮肾镜穿刺置管法将双J管置入体内,使双J管的上端卷曲于肾盂,下端卷曲于膀胱。

1.3 置管时间:一般情况下术后1~3个月拔管,最短时间16 d,最长时间90 d,平均置管时间43 d。

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2.1 漏尿

原因是切口缝合不当,出血或梗阻引起。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保持肾周或输尿管周围引流管和尿管通畅,一般3~5d症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若漏口较大,可适当延长拔肾周或输尿管周围引流管和尿管的时间,可自愈。

2.2 双J管移位

原因是双J管的末端圆环未完全放入膀胱内或上端圆环未放入肾盂,通过膀胱镜将双J管重新置入输尿管中后症状缓解。表现为留置尿管时仍出现尿失禁,女性患者仔细检查外阴,可见双J管下端,男性患者可查腹部平片证实。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嘱患者带管期间少做弯腰动作,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任何因素,避免上肢、腹部同时做伸展动作,突然下蹲及重体力劳动等。双J管向下脱出尿道口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发现双J管脱出,患者及家属较紧张,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并及时报告医生重新置管或拔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血尿

据报道发生率达43.5%[3],原因是置入双J管后,异物刺激,致使输尿管、膀胱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在双J管的刺激下导致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过度活动后加重。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症状较轻者,通过向患者说明发生血尿的原因、嘱多饮水、避免剧烈活动等护理措施,2~3d后大部分患者血尿消失。仅少数患者轻微肉眼血尿延续至拔管后,毋需特殊处理。若突发肾区胀痛,血尿呈鲜红色,伴新鲜血块,膀胱区阵发性痉挛,应高度怀疑术后大出血致双J管引流不畅,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相应检查,经对症治疗无效后拔除双J管。

2.4 尿路感染

原因是异物刺激,每日饮水量<1000ml、尿液反流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持续高热、腰痛、尿液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阳性[4]。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物理降温,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监测体温变化,严格无菌操作,Q3h更换尿袋,与患者沟通解释,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并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2500ml。

2.5 膀胱刺激症状 原因是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或双J管移动致膀胱内导管过长刺激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所致。主要表现是部分患者在留置双J管后自觉有下腹不适及尿频、尿急等。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患者出现轻度的尿路刺激征时,嘱患者做深呼吸,分散注意力,使其精神放松,自行调整体位、多饮水、减少活动。对于症状明显者,应早期给予解痉药物或者膀胱镜下调整双J管的位置,使膀胱内双J管缩短,减轻对膀胱三角区的刺激。

2.6 管腔阻塞

原因与双J管梗阻,双J管移位,肾积血、感染坏死组织堵塞所致。主要表现肾积水和腰痛。本组患者出现管腔阻塞的原因就是由于感染坏死组织堵塞所致,患者出现患侧腰痛,肾积水加重等症状,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协助医生予肾造瘘充分引流和加强抗炎治疗。

2.7 管周结石形成

原因是置管时间过长,可诱发结石形成及尿路感染。主要采取的护理对策,嘱患者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限制肉类、钠盐及富含草酸食物的摄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和谷物,酸化尿液,适当活动等方式来预防结石的形成。如病情需要留管者定期更换,但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3个月。

2.8 尿液返流

原因是安置双J管后尿液不断被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了充盈刺激致使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同时输尿管口抗返流机制消失。因此,尿液流向取决于肾盂和膀胱的内压力差。临床表现为排尿时伴腰酸胀不适,采取的护理对策,嘱患者勿憋尿,取立位且避免加压排尿,及时排空膀胱,吃纤维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严重者可留置尿管。若排尿后腰痛症状较重且不能缓解,可能是双J管堵塞引起上尿路梗阻,应报告医生及时予以处理。

3 结果

本组采用经尿道膀胱异物钳顺利取出。2例双J管脱入膀胱,拔除尿管后患者尿失禁,体检发现双J管一端滑至尿道内,继而拔除双J管后排尿正常。另1例因双J管回缩至输尿管,行开放手术取出。

4 护理体会

双J管作为输尿管的内引流支架,对缓解输尿管梗阻,保持输尿管引流通畅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所以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加强对留置双J管患者的护理和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 许良余,陈善群.留置双J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医学信息, 2011,5:1965-1966.

[2] 全翔凤,诸葛秀,红杨芳,等.留置双J管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当代护士,2011,2:10-11.

[3] 褚静.输尿管双J管留置后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医药论坛杂志, 2011,32(11):130-131.

[4] 谢冰洁,罗敏,周小双,等.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外科护理,2009,16(2):41-42.

论文作者:吴璇玲,刘炜妮,黄小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双J管内引流患者并发症的护理论文_吴璇玲,刘炜妮,黄小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