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中存在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当前BIM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推动着建筑业发展信息化,在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本文基于BIM技术,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BIM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 BIM技术特色分析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一体化性、参数化性以及信息完备性等八项技术特色,其中以其视觉特性,使其在建筑学课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BIM技术提供了一个视觉概念,允许在呈现线性组件之前形成一个三维物理图像。BIM技术的可视性指的是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因为整个过程具有可视性,因此视觉的结果不仅可以用于生成报表,而且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和决定都可以实现可视化。
2当前房屋建筑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2.1教材内容时效性
目前出版的房屋建筑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内容大同小异,大多存在滞后行业发展,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面。如瓦屋面、木制门窗构造,砖拱过梁和钢筋砖过梁等已经基本不采用,在教材中仍占有不少篇幅;一些过时的技术规范和施工做法依然存在。而新知识方面,新规范的更新不及时,新型保温材料和构造、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及构造、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生态建筑等新趋势基本未涉及,无法跟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2.2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信息量大,知识点零碎,不易记忆,虽然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然而受课时和场所限制,课堂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教师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辅以PPT展示大量的图片或零碎的动画,长时间进行难以使学生集中精力,不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去的去理解、思考和联想,影响了教学效果。
2.3考核方式的局限性
房屋建筑学课程考试以笔试进行,考核内容为建筑基本理论和原理等识记性内容,对于设计部分的考察受考试时间限制难以展开,不利于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设计阶段,学生既要花时间去复习理论课内容,还要查阅大量的规范,还得练习使用绘图软件,时间过于紧张。并且在建筑施工图绘制中,采用的二维设计软件不能实现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关联,学生改完平面图后又得重新进行文件布图,再生成剖立面图。如此反复修改,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图纸之间的相对独立也使老师在指导和考核上耗时费力,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真实评价。
3 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分析
3.1 BIM技术在建筑识图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建筑识图课程对于后面课程的开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所有建筑院校都更加注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但目前该课程教学设置并不十分合理。由于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二维图纸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主要的教学材料,这也使得学生缺乏建筑行业始终强调的实践经验,传统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图像展示为主,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阐述和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完成课业任务。但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能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需要重点培养,最初的接触施工图是很难理解的。这导致学生发现学习困难,普遍缺乏兴趣,造成恶性循环。BIM技术的一大亮点就是让三维建筑模型取代二维的施工图像,BIM技术走入建筑识图课程,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大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BIM技术在施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施工技术课程也是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但注重书本的传统教学方法一般使得许多教师只关注基本施工步骤、关键技术等理论知识,对于要求的实践操作环节则草草收场,只是通过施工的现场视频让学生进行感受。采集顺应课程要求的完整施工视频是十分困难的,有时教师在实践环节中甚至只能通过PPT图片展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关键环节的技术流程难以清晰的解释。BIM技术的兴起也带动了虚拟技术的进步,虚拟技术融入到施工技术中,带来了更大的成绩。虚拟技术就是BIM技术与虚拟现实、数字3D建模等技术相融合的新技术就是虚拟技术,这项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建设构建3D数字仿真的过程,模拟真正的施工顺序,真正让学生了解建设项目的顺序和复杂的过程,完善缺失的实践环节。
3.3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使用BIM技术来建构时间维度,构建课堂教学计划中的建筑信息模型来模拟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发现在虚拟环境建设的实施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因素,调整建设的内容,根据内容调整的进展,然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施工进度优化的内容。这当然比在课堂上使用文本和图形来解释如何开发和实现调度要好。
3.4 BIM技术在钢结构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在每个高职教学的课程建设中,钢结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类有很多,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理解普遍较为困难,且项目标准化低等问题,同时由于钢结构设计的特点,方便结合BIM技术,BIM技术应用于钢结构课程已经是时代的潮流。如何使用钢结构教学,使用BIM技术,将是我们长期的任务。
3.5 BIM技术在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有必要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在国家组织大量BIM技术竞赛的号召下,学校应本着以赛促学的理念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培养学生早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毕业设计中适当为学生增加相对复杂的建筑设计任务,改善目前单一毕业设计的现状。
4 BIM课程改革和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要加快BIM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然而,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师资、实训室、校企合作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BIM技术发展的需要。首先,由于长期教学习惯的积累,专业教师倾向于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意识。此外,专业教师通常通过学术会议、讲座和其他形式接触BIM技术,并且没有系统地学习BIM相关知识,导致缺乏能够熟练使用BIM软件的教师。此外,学校BIM培训室的投资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尽管一些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和软件公司合作建造BIM培训室,但预期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可见,BIM课程改革和建设在短期内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为未来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点。
5加快BIM课程改革和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BIM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通过应用BIM技术,培养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时期具有专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建筑人才。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将BIM引入课程教学,以加快BIM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建立系统的建筑概念,从理论知识跳到感性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结语
BIM技术作为当代建筑信息化技术,正在推动建筑行业革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借助现有平台,钻研BIM技术与课程建设的融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宁山,张吾渝,刘亚《房屋建筑.学》教学中BIM技术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4.
[2]管弦.基于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6(38).
[3]陈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2017,1.
论文作者:杨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技术论文; 课程论文; 建筑学论文; 学生论文; 建筑论文; 房屋论文; 教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