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办公建筑设计技术探讨论文_范慧茹

基于生态理念的办公建筑设计技术探讨论文_范慧茹

匠人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0090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建筑提出更高要求,办公建筑作为城市重要功能的载体,承担着重要的城市使用功能,目前办公建筑在设计和建设中仍然缺乏生态意识,导致建筑存在诸多生态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生态设计理念,探讨生态技术措施,为建筑生态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技术理念

1传统办公建筑存在的问题

1.1消耗的能源以及资源总量多

在办公建设的过程中,对各项办公功能、规范具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对使用结果也有明确的规定。在建筑设计以及施工阶段,要对功能性给予充分的考虑,往往建筑的能源以及资源的消耗总量极高,主要的能源形式包括电力能源、天然气能源、煤炭资源等,办公建筑的能源消耗往往大于普通建筑的能源消耗,所以,实现能源的节约是现阶段办公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2缺乏生态环保理念

办公建筑的设计中,生态环保理念的引入尤为关键。现阶段的办公建筑在设计阶段,并没有进行环保方面的思考,没有实现环境与人、建筑的协调发展,没有合理利用以及兼顾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状况,所以设计核心不明确,无法将生态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实现二者的合理融合。

1.3缺乏生态设计意识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往往缺乏生态方面的考虑。设计人员并没有这一方面的设计经验,或者生态设计方面的专业水平不足,导致方向与实际的需要相背离。容易在设计中导致建筑只考虑功能性、私密性,却没有实现合理的通风,没有进行健康等要素的考虑,这些都对办公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生态办公建筑设计理念

2.1满足舒适性要求

办公设计不应该仅仅满足功能性方面的要求,也需要关注舒适度以及美观性,使办公环境尽可能的优化,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条件,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所提升。人们在工作中的时间较长,占总有效时间的比例较大,员工会对这段时间予以极大的关注和重视,设计人员只有使工作环境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实现舒适度的改善,将工作环境中的噪音、不恰当的光线予以屏蔽或者减弱,增加清新的空气,才能保证员工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投入最大的精力开展工作,得到较高的工作质量。

2.2利用自然体系的设计理念

办公建筑设计阶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包括自然光、风力资源,以实现能源以及资源的合理节约,并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运用生态建筑自然条件,要合理把握员工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利用,使办公建筑充分接收阳光的照射,实现电能的节

约,保证有效的通风,减少对空调的使用量。自然体系的合理应用极大的减少了办公建筑中的能源消耗总量。

2.3应用自调节功能

建筑的生命周期和人的生命周期相类似,分为若干个不同的阶段,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以及应用阶段,拆除阶段,这就类似于生命体的产生、生长、衰亡等不同的阶段,全部的生命体基本相似,建筑必须具有自我调节和组织的能力,以实现自身整体功能的改善。调节的方式包括自身采光、通风以及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建筑不仅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同时还具有极好的排污能力。

3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3.1优化空间组合设计

空间设计的关键性要素之一就是空间的合理组合。合理利用庭院环境、使工作空间的布局更加合理,满足空间经济性要求。办公建筑中,具体的办公地点不同,对光线、温度以及景观具有不同的要求。普通的办公环境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门廊和过道对温度的要求则没有那么严格。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连接的位置可以用于交往空间,是一个具有缓冲作用的空间。这一空间的环境温度可以与室外相接近,实现了室内与室外温度的合理调控和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避免由于较大的温度差而使人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从传统的设计出发,生态设计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的发展体现在功能分区方面、动静区域划分方面。在明确交通以及位置时,考虑到经济要素以及结构要素,同时也进行了热工方面的考虑,在平面布置方面采用南北方向为主要朝向。

3.2建筑结构体系生态化

建筑工程必然与生态问题相关联,建筑在满足质量以及功能性要求的同时,也逐步向着模仿自然,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不断的与自然规律相一致。建筑结构中也逐渐涌现出一系列的仿生态设计,一方面融入了极为先进的技术方法;一方面体现了美学的特性,建筑的最理想模式就是模拟生态,与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3.3生态建筑表皮设计

表皮结构是建筑的围护结构,功能是调节和改善建筑内部以及外部的物理特性。包含的结构有外墙、屋面以及底部楼板、具有调节作用的结构附件,包括:阳光遮挡系统、绿化系统等。建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转化依靠表皮来实现,室内和室外物理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依靠建筑外皮来完成,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来实现,同时,具有反射、投射以及传递等用途,不同的建筑其表皮所选择的材料有所区别,构造形式也各不相同,对建筑内部的声作用、光作用以及热等物理环境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传统建筑结构,对于表皮的建设主要的关注点是是否具有美观性,生态建筑的设计则关注表皮的支撑以及生态性能。主要的关注点除了美观外,还关注太阳辐射、光线条件、风力、舒适度、污染程度等要素。

4生态办公设计关键点

4.1优化建筑通风系统

首先,中庭通风。在办公建筑中,中庭是一类重要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吸收太阳辐射;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自然光照的合理改善,促进室内通风的生态效应。这一设计具有下述优点:①中庭中的空气和外界环境不断交换,提供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②中庭的上部设计为玻璃形式的屋顶或者百页形式的屋顶,建筑中的热空气进入上部,从最上端排除,促进空气的持续循环,不需要使用机械形势的排风,成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空气缓冲设备;其次,建筑开口朝向。建筑的通风与形态组合息息相关,建筑开口的朝向对于引导通风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结合当地的气候调节以及风向,合理设计建筑开口,促进建筑内部良好的空气循环。

4.2生态化遮阳设施设计

首先,立面遮阳。在建筑中布置遮阳板,当出现阳光照射时,及时将紫外线等强光阻挡在外部,避免了空间中存在较大的热负荷。遮阳板通常是水平布置的,这种布置方式与建筑在高度方向上实现了很好的统一与融合;其次,屋顶遮阳。在建筑中,屋顶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是一类立面形式,屋顶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对于建筑的整体节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屋顶遮阳结构一方面可以用于遮挡光照;一方面可以实现建筑立面与平面之间的连续变化,实现了生态形式的屋顶空间结构。

4.3建筑立体化绿色空间

首先,屋顶绿化。屋顶绿化的设计与布置也要结合建筑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形成一个可以用于休息的花园,植物的形式多为草坪、低矮灌木,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温度的调节,降低辐射总量,实现美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空中花园。在空间中适合的位置,结合结构特点以及功能性要求,布置空中花园,不仅可以实现办公建筑内部环境的调节和改善,而且可以将绿色与自然风情融入到建筑内部中,实现了很好的通风、隔热以及遮阳的功能。

5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逐渐加大,我国办公建筑建设正在朝着绿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在建筑中应用绿色化设计理念,一方面实现了能源与资源的节约;另一方面实现了建筑的功能生态化与环保性要求,极大的改善了工作环境。技术人员要在实际的设计中不断优化设计方法,开展技术创新和融合,使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水平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办公空间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J].蒋霞.科技风.2016(16).

[2]《办公空间设计》[J].陈秀.美与时代(上).2017(12).

[3]浅谈现代企业的办公空间设计[J].郑京.大众文艺.2016(22).

[4]《办公空间设计》[J].张湘晖.现代装饰(理论).2016(12).

论文作者:范慧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理念的办公建筑设计技术探讨论文_范慧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