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性对照论文_张华

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性对照论文_张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0000)【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性对照。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5月入院的48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Bohler角、Gissane角有所改善,Maryland评分较高(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给予微创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减轻软组织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医师采纳。【关键词】微创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跟骨骨折;有效性【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74-02
跟骨骨折多因高处坠落或挤压所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和瘀斑,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等,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及头、胸、腹部联合损伤[1]。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跟骨为松质骨,血液供应比较丰富,结构也较复杂,故手术难度较大,且如果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等后遗症,因此对手术要求极高[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逐渐被患者及临床医师采用[3]。本文对入院的48例患者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比较其疗效,具体见下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跟骨骨折患者,病例选自2015年6月-2018年5月,总计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诊断标准,经X线平片和CT确诊,其中按Sanders分类:Ⅰ型3例、Ⅱ型21例、Ⅲ型18例、Ⅳ型6例。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4),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8岁,年龄均值(48.15±1.32)岁(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0岁,年龄均值(49.03±1.49)岁(实验组给予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基本资料不会影响本次实验结果,可进行分析。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在跟骨外侧行L形手术切口,逐层切开充分暴露骨折处,通过骨圆针在跟骨结节处进行牵引,采用锁定跟骨板固定,最后进行加压包扎。实验组实施微创治疗,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后,采用4.0克氏针在跟骨结节处由内至外穿入克氏针,进针深度控制在不超过骨折线,做对抗牵引和纠正内外翻。在跟骨外侧行2厘米切口,逐层分离肌肉、肌腱直至跟骨,将距下关节及跟骨距骨关节面骨折处显露后,进行复位,合理调整Bohler角、Gissane角,待关节面平整后穿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及植骨,最后放入微型钢板、螺钉固定,通过透视观察满意后,去除临时用的克氏针,清洗伤口,放置引流,进行止血加压包扎。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采用抗生素治疗,时间为7天,指导患者采用抬高患肢,每天切口处换药,时刻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感染、出血、红肿等情况,术后2天可去除引流管。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手术后的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正常大约30-45度)、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正常大约100-145度)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主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度、步态、行走距离和外观进行评比,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足部功能越好。1.4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软件版本为SPSS21.0)给予处理和分析,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c±S)的方式进行描述,实施t检验,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若P<0.05,则表明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结果2.1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情况和治疗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c±S )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毫升) 手术时间(分钟) 住院时间(天)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24 33.54±0.25 69.47±0.65 7.98±1.43 1(4.17%) 对照组 24 54.76±1.05 96.87±1.67 12.78±1.45 5(20.83%) 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对比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度数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两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 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和Maryland评分比较 (`c±S ) 组别 例数 Bohler角(度) Gissane角(度) Maryland评分(分) 实验组 24 37.98±1.47 121.54±0.65 88.98±2.32 对照组 24 30.87±1.54 101.45±2.43 75.98±1.76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多因高处坠落足跟部着地,足跟部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常伴有足跟局部明显肿胀、压痛、不能直立行走或触到骨擦感等,容易与扭伤混淆,因此临床多采用足跟部X线片和CT、MRI确诊[4]。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但软组织剥离广泛,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切口皮缘坏死、切口愈合不良,不利于伤口恢复。微创治疗考虑到足跟关节面较多,形态复杂,在手术前考虑到跟骨结构以及运动力学特征,采用钢板内固定形式可以起到固定作用,缓解骨膜和骨质结构的磨损的效果,有利于骨质恢复[5]。本次对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3.54±0.25)毫升、手术时间(69.47±0.65)分钟、住院时间(7.98±1.4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Bohler角(37.98±1.47)度、Gissane角(121.54±0.65)度、Maryland评分(88.98±2.32)分,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因此,微创治疗用于跟骨骨折治疗中,有助于骨折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李洪帅,李坤,张鹏等.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103-106. [2]朱学敏,唐三元,杨辉等.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现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1):31-34. [3]李建昌,穆臣会.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12-13. [4]黄兴桦,邓清民.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体会[J].饮食保健,2017,4(27):69.[5]范江涛,马东印,范久庆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2):3445-3448.

论文作者: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性对照论文_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