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论文_董舟维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论文_董舟维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316111

摘要:面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今的体育教育重要性得到了社会广泛重视。并且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与统一也成为了新时期的发展方向。高校必须重视思政教育的改革,将其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只有在学生形成了良好道德素养品质基础上,学生才能够全面成长。学校需要做好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创新、尝试中完成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育中获得思政素养的成长,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政教育。模式结合

前言:高校教育是绝大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教育环节。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对社会的影响十分突出与关键。正因如此,高校才要予以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足够多的关注度。高校需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科目、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思想态度。在具备良好思想水平、思想习惯以后,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贴合社会需求,满足社会教育追求。

1.提高体育教育重视度

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学工作中都没有做到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统一与整合,很多学校甚至没有予以体育教育认可态度。当前国内大环境的这种风气,也就是重文化轻体育情况非常普遍[1]。很多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并不感兴趣,没有形成良好习惯。很多高校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只需要掌握今后应用于生活问题、社会问题解决的能力即可,而不是需要去掌握体育技能、体育素质。所以学生才会将精力放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体育素养的培养。部分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不能吃饭、不能提升其就业能力,急功近利的高校生并不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中,教师所用的方法枯燥、无聊,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很难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与认可。基于此学生往往不愿意进一步学习,自然而然的也享受不到体育活动的快乐,理解体育精神的奥秘。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只讲接理论知识,忽视学生运动情操、思想理念培养[2]。种种因素增加了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难度。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这一态度,予以思政教育足够的关注度。在改变教育看法以后,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才能足够有效。教师需要引入教学改革内容,将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纳入教学计划。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革与尝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顺利的提升体育素养、体育精神、道德品质。

2.开拓与创新体育教育资源

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高校无法领悟与参透思政教育思想、内容与学校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渠道有很大联系。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形式过于单调、老旧,没有创新理念的体现与支持[3]。学生在陈旧、迂腐的模式下无法开拓思维,获得对思政教育、道德品质要求的理解。教师缺少足够的条件、空间发挥教学作用,所以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统一才会遇到如此多的问题。为了同时代接轨,就需要运用创新的教育渠道,提升学生素养。

体育教育需要重视对思政教育元素、体育精神元素的运用。学校需要以此为切入点,不断调整教育形式,丰富与拓宽教学内容。学校需要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与学生实际情况,突出活动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课堂关注力。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以后,体育教育成效自然能够得到保障。学校需要重视优秀品德者选拔,用榜样力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快体育文化建设速度发扬体育精神

对于体育教育来说,体育文化的影响十分的突出。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素。基于这一特征,在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中需要打造合理、可靠载体,运用体育文化承载思想政治内容。当然学校有必要做好对场地、运动设施的利用,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环境,激发与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对于项目运动环境的建设,需要基于学生的训练量、训练要求考虑,使学生能够处于良好氛围、良好环境中成长。当然除了以上环境要素要求,同时也要重视校人文景观的建设工作。学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文化特征、教学特色构建标志性建筑,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中享受精神活动的熏陶与支持,感受精神文化的魅力所在。学校需要开放与成立体育文化活动,用丰富的活动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热情,并在其中灌输与贯彻体育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体育能力。学生体育精神培养需要立足于实际。体育精神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受众,拥有很好的社会基础,是思政教育开设的有效平台。找出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点的关键在于做好对实践教学的处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积极的体育精神,将该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头脑、精神品质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活动、社团开展体育精神教育,利用这些平台与载体完成精神宣传。学校有必要予以新媒体力量更多的关注度,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与脚步,提升精神内涵,加深对体育素养的理解与认知态度。在完成学生总额和品质引导以后,转化精神能量,消除新媒体本身的负面影响,展现体育教育引导性作用,提升学生思政素质水平。

4.情景体育教育

对于体育精神、德育资源的传承来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德育资源实用性与体育传承活动实际上带给了学生成长道德意识规范化成长的良好途径。对于道德教育来说,无意识是最高形式。作为无意识道德教育的一种,体育教育本身就有着多姿多彩的魅力与吸引力。体育活动本身有着竞技性突出的特征,影响力与受众非常广泛。很多高校学生都会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观看或是参与到体育运动,甚至有许多运动员是学生崇拜的偶像。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凭借着激情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高校学生,能够产生一种微妙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种种前提为高校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呈现出了情感元素。在情感本质的调动下,感染个体,完成道德素养内化,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要素与原则。学生会在教师的情景环境、情景资源中理解与吸收道德教育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这样开朗品格、独特感人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活动当中,建立深刻印象与理解。在锻炼中养成理性情感与理性素质,启迪学生的文化体验,感受情感教育的实际作用。

结语:为体现高校体育教育精神、体育教育价值就需要引入思政教育,完成二者的有机统一,互相帮助。高校在体育教育中除了要重视教师能力的运用以外,还要激发与引导学生的个人力量。学校需要重视对体育教育的创新、开拓与改革,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学校也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体育教育文化发扬光大体育教育精神。种种手段能够很好的改善当前教育情况。当然为了更好的深入其中,进一步强化教育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育中形成优秀、积极向上的精神素养。教师还要与学生一同参与到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体育精神。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手段,激发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培养品格出众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徐畅.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04):115-116.

[2]王锋,林国平,孙健,答英娟.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的思政功能探析[J].科技资讯,2018,16(32):166-167.

[3]张柏铭,钟武.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8(15):129-131+134.

论文作者:董舟维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论文_董舟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