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论文_李建成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论文_李建成

(四川省武胜县八一小学 武胜 638400)

思维品质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中,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品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独立思考,启发思维

低年级学生刚刚走出五彩缤纷,无忧无虑的游戏世界,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的思维会逐渐活跃起来。教师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点燃他们心中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开始学习独立思考问题。

教师要抓住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在直观和操作中,产生新的想法,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互相启发,有利促进思维层层深入。

如教学“连减”(8-2-4)时,我带来一束有三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的花,让学生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朵(8),要求一名学生摘下红色的花送给自己或小朋友(2朵),同样另一名学生摘下黄色的花送给自己或小朋友(4朵),学生摘后发现老师拿的那束花还剩下蓝色的。便马上让学生讨论一下刚才的操作过程,动脑思考后,这样叙述:“老师共拿了8内花,被XX摘下2朵红花,被XX摘下4朵黄花,剩下多少朵蓝花?”这样通过有序的操作,观察,表述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学习了怎样去思考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体验情趣,活跃思维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能勇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且还要乐于思考。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可见思考问题时,情绪的激发水平和动机状态对思维发展影响极大,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应充分调动情感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独立思考的乐趣,使“乐思”成为驱动思维能力发展的能源力量。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14x12时。1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估一估,1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A: 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师:估算的结果是100,你们猜一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是估大,还是估小呢?教师梳理:14估成10估小了,12估成10也估小了,所得的积肯定也偏小了。B: 24估成20,20×12=240。C: 12估成10,24×10=240。……同学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到底谁估算的得数与实际的得数比较接近呢?应该怎么办?马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算法,对于部分算得快的学生,我进行调控: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其余的同学也纷纷举手说了很多种方法。虽然说法不一,但对于这些方法,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他们各自进行了思考,想出多种的解题方法,而且都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这时从学生流露的表情来看,学生已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老师的教学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思考是一种诱人而又富有趣味的事情,从而造就一种乐学向上的心境。

三、表述训练,发展思维

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思考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是一个进步。如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他们的思想正确,想得深刻,表述清楚,还要下一番功夫。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数学中要不断提高语言表述的要求。因为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述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能力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就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过来,出于评议的经常,也促进人们思维更加精确,这种辩证关系,使得人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逐步提高,可见,发展学生评议,引导学生学习表述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

如:用2根长小棒,2根短小棒摆一个四边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摆法:

前三种图形,学生能够想到,这时,并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再想想,再试试。促使他们继续进行思考、尝试,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乐于解疑的好习惯。

再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公鸡5只,母鸡比公鸡多了3只,母鸡有多少只?”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在第一行摆5只公鸡,在第二行对应摆母鸡比公鸡多3只。再引导从半具体到半抽象过渡,提问:公鸡有几只,母鸡有几只?谁多谁少?学生回答后,观察图像把母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公鸡同样多的5只,另一部分母鸡比公鸡多的3只。最后启发学生依据操作形成表象,内化为思维,进行语言表述,已知公难有5只,母鸡比公鸡多3只,就是母鸡多,公鸡少。母鸡和公鸡同样多的部分与母鸡比公鸡多的部分合起来,就是母鸡的人数。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动脑,动口表述,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在同学们的思维中比较清晰。在平时中要经常训练学生对每道题说出解题思路,让学生表述思维过程,老师才能知道学生解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思维能力。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培养,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用锐利的眼光来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正确的引导、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动性、独立性,同时要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创造思维氛围,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论文作者:李建成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论文_李建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