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丽
身份证号码:22018219901108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用地有限,城市建筑向着高空发展,高层建筑逐渐被普及,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安装容易、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轻、施工周期短、造型美观等特点,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由限制使用钢结构转变为积极推广使用钢结构,导致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新时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一、钢结构的特点
1.强度和强度质量比高
与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等比较,虽然其密度很大,但由于钢结构强度很高,强度质量比高于这些材料。所以在相同条件下,钢结构构建小,自重低,尤其适用于大跨度和高层结构。
2.材质均匀、性能好,结构可靠度高
钢材内部结构均匀,负荷理想的各向同性弹塑性材料,按照力学计算理论反映钢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钢材由工厂生产,便于严格的质量控制。
3.施工简便、工期短
钢结构材料为专业化工厂成批生产的成品材料,精确度较高,材料可加工性能好,便于现场裁料和拼接,构件质量轻,便于现场吊装,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工业化生产程度,采用钢结构有限的缩短工期。
4.延展性好、抗震能力强
钢结构由于材料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结构自重轻,结构体系柔软,在地震的时候,地震作用小,结构耗能能力强,损失小。感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5.易于改造和加固
钢材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能,连接措施简单,与其它建筑材料比较,对已有钢结构进行改造和加固比较容易。
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增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工作人员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质量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管理。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培养员工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自身责任感,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其次,加强自我意识培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操作,提高质量控制意识,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
2.积极开展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自身具有一定的安全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积极开展深基坑支护和安全保护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条件和施工周边环境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避免坍塌、塌落等安全问题的发生。第二,加强脚手架安全管理,相关技术人员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通过科学的计算和现场分析,做好脚手架施工。第三,结合混凝土浇筑情况,做好模板工程的工作安排,制定合理的模板安装和拆除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有步骤、有规划的进行模板拆除,确保过程中轻拿轻放,做好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避免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
三、对各项施工技术的具体介绍
1.测绘技术概述
建筑施工过程中,测绘是一项较为精细的工作,对工作者的经验丰富程度、专业水平的高低都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测绘时,首先要针对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将监测装置和测量设备连接以便对测绘工作实时跟进。由于建筑高度的限制,测量过程中还需借助GPS定位装置,将测量范围向空间扩散。通过三维坐标和地面测量的双重数据,得出最终的测绘结果。
2.焊接技术概述
该项技术应用的主体是钢筋,新型焊接技术的使用使得焊接工作迅速,且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为保证焊接技术在高空作业中顺利实施,需要针对不同的钢筋材料制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并对电焊工进行统一培训,加强其安全意识同时提高其高空作业的能力。在进行焊接工作时最好选择晴朗的天气,同时做好防雨、防风措施。此外,对钢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将焊接点和焊缝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合理布置,这样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才能得到保证。
3.预埋技术相关介绍
预埋技术的工作对象是高强度螺栓。目前建筑施工为落实绿色环保的理念,很多建筑结构都是在工厂中提前制好的,螺栓也预埋在结构件的相应位置。在结构施工时,只需按照拼装图纸将结构件进行安装,对螺栓紧固即可。螺栓在钢材、板材的连接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打孔安装时要保证其精度,在运输途中要避免颠簸。若安装时螺栓和孔出现对不上的情况,需对螺栓进行扩孔操作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4.吊装施工技术概述
该项技术是针对高空作业研发出来的,利用塔吊完成钢柱的安装工作。在此过程中要确保塔吊能够正常工作,且每一节钢柱都要做好标记,防止其出现混乱。钢柱的安装必须按照相关标准,严禁混装现象的出现。对不同长度和体积的钢柱要先进行测算,将其重量、质心等确定下来,才能根据参数对塔吊的规格和数量进行选择。环箍是钢柱安装中必不可少的零件,在柱脚、接缝处都要加环箍。
5.预变形施工技术相关介绍
钢材结构件的精度若不能得到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结构件扭曲、变形等现象,其内部结构的受力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模拟仿真技术应用而生,也就是通常说的预变性技术。就是在建筑图纸设计完成后,利用仿真软件建立起建筑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对结构件安装过程的模拟分析,得出各项数据。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对设计图纸进行微调,从而消除变形力对内部结构的影响。
6.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该施工技术对建筑物结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需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把关,同时还需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设备,利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监管。只要做好上述工作,才能有效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高层建筑项目。此外,需对混凝土在振捣和浇筑上进行控制,首先在构造柱根施工缝上铺好约5~10cm厚度的砂浆,然后再使用塔吊进行供浆,当吊斗下降到铁盘0.5m处时需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中,然后再使用铁锹将其灌入到模中,不能使用吊车把混凝土浇入到模中。在开始制作施工构造柱时,需先把振捣棒逐渐插入到柱子底部,以此来减少缝隙的产生,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进行浇灌或振捣工作时需分层进行,每一层的厚度应当在60cm以下,一边下料一边进行振捣,并浇筑到顶部。
7.高层建筑的裂缝控制
建筑裂缝长期困扰着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会因为水泥的混合物因为周边的环境温度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的效应,着会导致建筑混凝土慢慢产生裂缝,基于此,高层建筑在施工时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建筑的裂缝进行有效控制:①在高层的建筑施工时设置好永久性伸缩的缝隙,与此同时在外墙面适当的位置留好分隔缝。②避免由结构断面的突变所导致应力的集中,加强构造钢筋合理的配置。③把上述两种施工的方式结合起来预防高层建筑的裂缝产生,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要设置后合理的浇带,同时用到相应补偿收缩的混凝土的技术对混凝土进行控制,通过混凝土中加入相对多的纤维素之类的东西来将混凝土结合力进行提升,然后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后期的养护,防止高层建筑的混凝土产生裂缝。
结语
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在施工前应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计划,制定方案时应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各专业间的施工协调和影响,通过周密的计划、系统和安排、灵活的协调,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施工方案,保证高质、高效、完全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胡轶敏.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房地产导刊,2013,(3):54-54,60.
[2]赵宽宏.论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河南科技,2014,(7):167-168.
[3]康占河. 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安装技术要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
论文作者:孙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钢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高层论文; 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