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眼外伤急救与护理观察论文_陈家琳

60例眼外伤急救与护理观察论文_陈家琳

陈家琳

江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眼外伤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办法。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眼伤的部位和受伤的程度进行临床急救和护理,观察眼外伤治疗后效果。结果:60例患者视力均得到了恢复和保存并康复出院。结论:根据眼外伤的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针对性及时急救和精心护理,可以最大限度恢复和保留眼外伤患者视力,有效的急救和优质护理对眼外伤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眼外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410-02

当眼球及附属器官受外部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造成的伤害即为眼外伤[1],人们往往在日常生活由于疏忽大意或外力影响而令眼外伤频频发生,眼外伤作为眼科常见急症容易引起眼部各种病理性改变,眼是暴露在人体表面的脆弱而又结构复杂的器官,轻微损伤也可能导致眼部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于无血管组织的角膜、玻璃体和晶状体由于抵抗力低,受伤后极易引起感染。眼外伤大多损伤眼球前部、角膜和巩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损伤部位决定眼外伤后的功能恢复和预后,减少和避免眼外伤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也可以降低眼外伤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眼外伤后的患者因为视力突然受到严害损害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和悲观等情绪,眼外伤后尽早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针对性的悉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损伤,降低残障发生率,促进视力恢复,加强眼外伤急救和护理对促进眼外伤患者康复意义重大,我院通过对60例眼外伤急救与护理的患者进行研究,已取得明显效果,现在情况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60例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1.45±1.75)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左眼外伤25例,右眼外伤31例,双眼外伤4例,钝挫伤15例,穿通伤28例,眼内异物伤11例,化学烧伤6例,所有患者中,儿童多以锐器伤居多,成年人则大都为外物钝击伤,就诊时间在30分钟至7天,患者眼内异物均已成功取出。

2 眼外伤的急救[2]

2.1 化学性眼外伤 接诊后首先了解致伤物性质(酸性或碱性),迅速彻底的对眼部及周边致伤物进行冲洗(酸性物质用生理盐水冲洗,碱性物质先用沾有眼膏的棉签清除干净颗粒物后再翻开眼睑用大量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结膜囊,如不能明确致伤物性质则先用试纸测定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少30分钟,再检查结囊膜PH值),操作时应避免压迫眼球,动作宜轻柔,冲洗时嘱患者反复转动眼球,彻底冲洗。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了解伤口是否有出现感染,遵医嘱予以抗生素,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以免睑球粘连。化学物常附着于上睑结膜、睑缘和上穹隆部,可用镊子或棉签取净,出现痉挛、眼睑肿胀和眼球刺激症状者应特别注意规范点眼操作。

2.2 机械性眼外伤 硬物损伤导致的眼眶、眼睑和角巩膜挫伤应在排除颅脑损伤的同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伤眼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并遵医嘱予止血剂;前房出血者为促进积血的吸收应用纱布盖住双眼;眼睑挫伤肿胀者在24小时内用冰敷,每天3至4次,每次15分钟,出血停止后改为热敷,每天3至4次,每次15分钟,并遵医嘱予抗生素;眼球损伤者应立即止血、止痛、封闭伤口同时做抗感染处理[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眼球穿通伤 锐器令眼球壁全层裂开后使眼内容物和外界相通,常伴有眼内损伤或组织脱出,检查时应加倍加小心,伤眼不能施加任何压力。首先盖住脱出的伤眼并包扎,避免患者颠簸和低头,以免眼内容物脱出,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及时清创缝合,给予抗感染治疗,减少伤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眼部冲洗和药膏涂抹,对于角膜伤口小、伤口面整齐且无虹膜脱出者可给抗生素眼药水。

2.4 眼内异物 结膜表面异物一般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湿棉签拭出;结膜浅层异物则在表面麻醉下先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消毒棉签将眼内异物轻轻拭去,之后滴入抗生素眼药水;异物较深时可用磁铁取出或在角膜缘切口或原伤口行手术取出,眼后部异物则应精确定位后取出。取眼内异物时应遵守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异物取出后滴用抗生素眼水,避免感染。

3 眼外伤的护理

3.1 心理护理 突然发生的眼部外伤因为患者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常常令患者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患者迫切希望及时得到救治。接诊后应主动安抚患者,认真倾听患者心里的感受和需求,让患者了解眼部急症的处理办法,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并让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而使患者更积极主动的配合检查及治疗。

3.2 手术护理[4]

3.2.1 术前护理 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剪除眼睫毛,遵医嘱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护士需向全身麻醉者告知禁食和禁水的具体时间,指导患者在手术中如何正确咳嗽和打喷嚏,避免患者在手过程术中和手术后的因为突然震动引起眼内出血或刀口开裂;让患者了解全身麻醉的重要性和目的。患者在手术前应先更换手术衣,协助患者平卧,避免低头,盖住双眼,检查和治疗动作应轻柔,严禁翻转眼睑和压迫眼球,避免眼内容物脱出。如出现眼内容物脱出不宜强行回复,以免造成眼内感染,遵医嘱用药并指导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3.2.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嘱患者切勿乱动,不能上抬手臂;眼部手术多采用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大都神志清醒,嘱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积极医生,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反映,严禁患者摇头或动手乱抓等,手术时对患者头部制动,并指导患者如出现不适可随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术中如咳嗽不能克制,可提醒医生的同时协助患者用舌尖顶住上腭,减少患者不适感。手术完成后用无菌敷料遮盖患者手术眼并遵医嘱进行包扎,嘱患者切勿自行拆除并告知包扎的重要性。

3.2.3 术后护理 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眼部伤口,避免敷料松脱,了解伤口渗血和渗液情况,确保伤口敷料保持干燥。观察患者眼部症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抗生素、止血、止痛、散瞳和镇静。一般眼部外伤患者术后当天即可平卧位,前房出血者则仍取半卧位。减少患者头部活动,避免挤眼和揉眼,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因咳嗽,打喷嚏和低头弯腰而发生伤口开裂和眼内出血等并发症。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呼吸道堵塞。医护人员在检查和治疗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各项操作动作应轻柔,避免压迫患者眼球,嘱患者减少眼球转动多闭目休息,注意患眼清洁,避免强烈光线刺激。注意观察双眼变化,如出现眼红、眼痛、视力降低、眼前黑影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3.2.4 出院指导 球内异物行玻切术者,手术后半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震动。嘱患者遵医嘱正确使用滴眼液,注意用眼卫生,术后3周内避免流水洗脸或洗头,防止手术眼发生感染。术后患者由于单眼或双眼包扎而出现平衡力差、行动不便等情况,活动时应特别小心,避免出现碰撞。避免大笑、打喷嚏、打哈欠、揉眼和擤鼻等如出现咽部不适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复查。

4 结果

60例眼外伤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悉心的护理,35例视力完全恢复,23例视力恢复到0.5~1.0,2例视力恢复到0.2~0.4,60例患者视力均得到恢复和保存。

5 结论

眼科常见的眼外伤多为急症,发病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和儿童居多[5],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频频发生。眼外伤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性眼外伤、化学性眼外伤、眼球穿通伤和眼内异物等,受伤后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导致患者失明。因此,接诊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充分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分秒必争的采取急救措施并进行有效护理,缩短轻症眼外伤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重症眼外伤患者眼部伤害,尽可能的恢复和保留患者视力。此次研究证明,向患者强化护眼观念,指导患者学习眼部保护和急救知识,可以促进患者更加主动积极的配合检查和治疗;术后严密观察,强调安全用眼常识和日常用眼注意事项,可以减少眼外伤感染的发生,避免眼外伤引起的失明;加强医护人员眼科专业知识培训,可以提高眼科技术水平;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急救处理可以提高眼外伤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悉心护理可以促进眼外伤患者视力的恢复,降低致盲率,更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惠霞.眼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4,(8):130-131

[2]付娟.眼外伤急救处理及护理的新思路[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17-318

[3]洪薇.42例眼外伤的急救与护理[J].北方药学,2013,(8):186-186

[4]温佩瑜,黄淑芬,杨顺英等.探讨眼外伤的急救处理和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78-78

[5]孙晓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3,26(3):531-533.

论文作者:陈家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60例眼外伤急救与护理观察论文_陈家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