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_动物园论文

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控性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7)—01—3037—07

1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儿童对心理状态理解的发生、发展研究,引起众多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多数研究者用儿童已经具有了朴素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来概括儿童在认识心理状态上取得的成就。大多数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学前儿童对诸如愿望、意图和信念等心理状态的理解。Flavell曾在1993年时提出: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儿童对心理状态内容的理解(如一个人相信什么),而忽视了他们对心理过程的理解(即心理状态是怎样被操作的)[1]。随着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对心理过程可控性(controllability)的理解,这种忽视儿童对心理过程的理解的状况有所改变。

对心理过程可控性的理解实质上就是人们对心理过程是否能被个体的意志所控制的认识。成人知道个体的意志能控制(或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某些心理过程,比如个体经常可以成功地按照自己的需要把注意力从一件事物上转移到另一件事物上;而对其他一些心理过程则很难去控制,比如个体经常很难压抑自己强烈的害怕情绪。

那么儿童是何时才对心理过程的可控性有所理解呢?Flavell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学前儿童过高估计了心理过程的可控性,他们相信人们对不想要的想法有很强的控制力。比如,学前儿童相信一个恐惧打针的人,当他看着针筒,等待打针的时候,能够成功压制全部关于打针的想法[2]。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只有到了小学阶段,儿童才能达到成年人关于各种心理过程的可控性的理解水平。与10岁儿童和成年人相比,7岁儿童还不能清楚地区别那些容易控制的心理过程和不易控制的心理过程[3]。Flarell在最近的文献回顾中概括相关研究的结果,认为儿童在学前期还不能理解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在可控性上存在差异,到了学龄早期,儿童才逐渐开始具有这种认识[4]。

梦以其独有的虚幻性,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因为梦所具有的特性,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意识到儿童对梦的理解可以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指标之一。比如,皮亚杰在1929年就开始探讨儿童对梦的心理属性(mental nature)和起因(origins)的理解。通过分析儿童对梦的理解,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是实在论者(realist)。但是较近的一些研究则质疑皮亚杰的观点[5~9],这些研究一致表明,年幼儿童对梦的心理属性和起因的理解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那么是否年幼儿童在梦的理解的其他方面也能接近成人的水平?比如,在成人眼中,做梦是不可控(或在很低程度上可控)的心理过程。那么年幼儿童是否也意识到做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呢?上述有关心理过程可控性理解的研究预示年幼儿童可能在梦的可控性的理解上存在缺陷,近期两项研究支持了这样的预期。研究结果发现6岁之前,儿童还不能理解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8,9]。具体表现在学前儿童还不能认识到做梦是一个自动发生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的意愿能起到控制做梦的作用。

那么到什么时候,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认识到做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呢?如上所述,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心理过程可控性的理解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7或8岁是发展的转折点。因此本研究第1个目的:选取5岁、7岁、9岁儿童作为被试,来考察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理解的发展趋势。研究预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将得到快速发展,认识到个体意愿不能控制做梦。

在上述两项关于梦的可控性的理解研究中[8,9],研究者首先告知被试有一个小朋友希望梦到某件事物(如机器人),然后询问被试这个小朋友晚上睡着之后是否会梦到机器人。我们认为对梦的可控性的完整的认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想梦到不一定梦到,不想梦到也不一定就不梦到。但上述研究只涉及了“想梦见”的情景,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两类情景,主人公在一类情景中想梦到某事物,在另一类情景中不想梦到某事物。

为了进一步研究儿童是如何理解个体意愿在做梦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考察了梦的情绪色彩是否会影响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个体的情绪与意愿有密切关系。相对普通的事物,给个体带来情绪感受的事物能激起其更强烈的意愿。如人们更希望得到给自己带来正性情绪的事物,同样也更不希望得到给自己带来负性情绪的事物。所以相对带有中性情绪色彩的梦(在本文中称之为“中性梦”),带有正性和负性情绪色彩的梦(在本文中分别称之为“正性梦”、“负性梦”)能激起梦者更强烈的意愿。如果儿童认为个体意愿强度能影响做梦,即认为个体的意愿越强,则梦越容易被控制,那么他们会认为相对中性梦,正性梦和负性梦更容易被控制。因此,假如能够发现年幼儿童更倾向认为“正性梦”和“负性梦”更容易被控制,而年长儿童没有这种倾向。则说明年幼儿童认为意愿强度影响做梦,而年长儿童不这么认为。这样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支持本研究的基本假设,随着年龄增长,小学阶段的儿童更好地理解做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本研究第2个目的就是来考察梦的情绪色彩会不会影响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择

从杭州市区一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中选取108名儿童作为被试。分为3个年龄组,其中5岁组被试36名(年龄最小5岁、最大6岁,M=5.5岁,SD=0.25),男19人,女17人;7岁组被试36名(年龄最小7岁1个月、最大8岁1个月,M=7.6岁,SD=0.28),男18人,女18人;9岁组被试36名(年龄最小9岁、最大10岁2个月,M=9.6岁,SD=0.33),其中男17人,女19人。

2.2 研究任务

2.2.1 热身任务

××小朋友,你好!你做过梦吗?你梦到过什么呢?

能在热身任务中顺利与主试谈论梦的被试才被认为是有效被试,进行下面的测查。

2.2.2 梦的可控性任务

任务涉及“梦的情绪色彩”和“意愿”两个变量。“梦的情绪色彩”有3个水平:正性梦(梦的情绪色彩是正性);负性梦(梦的情绪色彩是负性);中性梦(梦的情绪色彩是中性)。设计“中性梦”作为考察情绪效应的参照水平。“意愿”有两个水平:想梦到;不想梦到。材料中明确给出了主人公的意愿信息。为了符合逻辑,“正性梦”只能与“想梦到”组合,“负性梦”只能与“不想梦到”组合。所以两个变量只有四种组合,分别对应四个材料:动物园(“正性梦”和“想梦到”组合);唱歌(“中性梦”和“想梦到”组合);狼狗(“负性梦”和“不想梦到”组合);画画(“中性梦”和“不想梦到”组合)。

这里以“动物园”为例说明任务。

动物园

这个小朋友叫明明。今天,明明去动物园玩[经验信息],明明在动物园玩得很开心[情绪信息]。到了晚上,明明该睡觉了,这时候,明明想起自己白天在动物园玩得很开心的样子,明明说:“我好想睡着以后能够梦到动物园[意愿信息]。”过了一会儿,明明睡着了,我们来猜一猜,明明今天晚上会不会梦到动物园呢,是会、不会还是不一定呢?(选择反应问题)

为什么会梦到/不会梦到/不一定呢?(原因解释问题)

(注:当被试为女孩时,主人公的名字改为:红红)

梦的可控性任务配有相关的图片,便于被试的理解和回答。图片中人物与被试的性别相匹配,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外形和名字都不一样。

2.2.3 记分方法

在以往关于梦的可控性的理解研究中[8,9] 认为针对“想梦到,那么睡着之后会不会梦到?”的问题,回答“不会”的被试比“会”的被试更好地理解“梦是不由个人意愿所控制的”,认为会出现与个人意愿不一致的结果,即不会梦到。如果被试回答“会”则认为被试不能理解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而回答“不会”则认为被试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同意上述研究者的观点,同时,我们认为“想梦到,那么睡着之后会不会梦到?”的问题,比“不会梦到”更正确的回答是“不一定”,因为这更好地反映了“梦是不由个人意愿所控制”的特点,结果也反映了这种发展趋势(见表1)。但上述研究只提供了“会”和“不会”两种回答的选项,所以本研究增加了“不一定”回答的选项,同时假定对“想梦到,那么睡着之后会不会梦到?”的问题,“会”“不会”和“不一定”三种回答反映了被试在理解“梦是不由个人意愿所控制”的特点上三种不同的等级水平,“不一定”等级最高,“不会”等级次之,“会”等级最低;相应地,对“不想梦到,那么睡着之后会不会梦到?”的问题,“不一定”等级最高,“会”等级次之,“不会”等级最低。因此,采用如下的记分方法:无论完成哪个故事,“不一定”选项等级最高,记为“3分”;完成“动物园”和“唱歌”故事时(主人公想梦到),“不会”等级次之,记为“2分”,“会”等级最低,记为“1分”;完成“狼狗”和“画画”故事时(主人公不想梦到),“会”等级次之,记为“2分”,“不会”等级最低,记为“1分”。

2.3 施测程序

(1)由主试把被试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

(2)按先热身任务后梦的可控性任务的顺序对每个被试单独施测,并逐一记录访谈内容。

(3)梦的可控性任务呈现的顺序采用拉丁方设计,通过随机化行和随机化列获得四种呈现顺序,每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一种顺序,以平衡材料呈现顺序带来的影响。

整个施测过程需要8分钟左右。在给被试出示图片时,图片放在被试容易看到的地方。

3 研究结果

统计检验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性别差异不是本研究的重点,因此在后面的结果分析和讨论中不再涉及性别变量。

3.1 5~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

3个年龄组在选择反应问题上的回答见表1。研究收集的数据是等级数据,因此选用等级方差分析中常用的克—瓦氏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和J—T检验(Jonckheere Terpstra Test)。结果发现,除了在故事2的克—瓦氏检验结果之外,其余检验结果都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平均秩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特别是9岁组的平均秩和较5、7岁组有较大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一共收集到被试对自己选择所作出的432条原因解释,这些原因解释被编码为两类:(1)原因解释明确表示了梦是不可控的(例:做梦不由自己说的);(2)原因解释没有明确表示梦是不可控的。两名心理系学生独立地对随机选取的103条原因解释进行编码,其Kappa一致性系数为0.86。5、7和9岁组各有8、10、24条原因解释明确表示了梦是不可控的,x[2]检验的结果表明3个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综合“选择反应”和“原因解释”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好地理解了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心理过程,与研究假设一致。

3.2 梦的情绪色彩对5~9岁儿童理解梦的可控性的影响

负性梦和正性梦较中性梦会引起梦者更强烈的意愿(想或不想),年幼儿童可能认为个体意愿越强则越容易控制,但由于年幼儿童高估对不想要的想法的控制力,所以我们假设年幼儿童会认为负性梦更容易控制。以“中性梦”作为考察梦的情绪色彩效应的参照水平。在考察正性情绪色彩的影响时,比较了“动物园故事”(正性情绪)和“唱歌故事”(中性情绪),两个故事中人物的意愿是一致的,即想梦到;在考察负性情绪色彩的影响时,比较的是“狼狗故事”(负性情绪)和“画画故事”(中性情绪),两个故事中人物的意愿也是一致的,即不想梦到。

因为是相关样本的等级数据差异显著性检验,所以我们选用相关样本的符号检验(sign test)。从表2中可见:5岁儿童在“狼狗”(负性情绪)故事回答等级显著比“画画”(中性情绪)故事低,而在7岁、9岁儿童身上没有这种差异,与假设一致;各年龄儿童在“动物园”(正性情绪)和“唱歌”(负性情绪)两个故事上的回答等级没有显著差异。

4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9岁的儿童比5岁、7岁的儿童更好地理解梦是不受意愿所控制的心理过程。具体表现在9岁儿童在梦可控性任务选择问题上的回答等级高于5岁、7岁儿童,且报告了更多“明确表示梦不可控”的原因解释。Flavell等研究者认为儿童对心理过程可控性理解的发展与他们的心理洞察力(mental introspective skill)的发展有密切的相关[3,4]。心理洞察力是指个体自发关注和反思自身心理经验的能力。儿童正是在不断地自发关注和反思自身心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控制哪些心理过程是容易的,而哪些是困难的。Flavell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来考察了儿童心理洞察力的发展。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到了7或8岁,儿童的心理洞察力才得到初步的发展[10]。由于年幼儿童的心理洞察力没有得到发展,导致其还不能正确地认识不同心理过程之间在可控性上存在差异。

根据Flavell等人上述的观点,我们认为正是因为年幼儿童的心理洞察力没有得到发展,同时年幼儿童又倾向高估个体努力的作用[11],所以年幼儿童会倾向于认为梦者通过努力,是可以控制做梦的。随着儿童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能够自发地关注和反思自身的心理经验,他们逐渐开始从自己做梦经验中总结出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心理过程。分析了研究中被试报告的原因解释后,发现5岁组被试所报告的原因解释中只有1条提到了自己做梦的经验,而在7岁、9岁被试所报告的原因解释中却有19条提到了自己做梦的经验(编码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1.00),两者在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越来越关注和反思自己做梦的经验,与上述的观点相吻合。

研究发现,5岁儿童认为较“中性梦”,“负性梦”更容易受梦者的意愿所控制,而7、9岁儿童则不这么认为。同时,研究发现5岁儿童认为“正性梦”和“中性梦”在可控性上没有差别。这些结果符合Flavell等人的研究结果,即学前儿童高估人们对不想要的想法有很强的控制力[2],说明年幼儿童认为个体的意愿强度会影响做梦,而年长儿童不会这样认为。也进一步支持研究的假设,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逐渐认识到做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

最后研究还发现,即使到了9岁,儿童还没有充分地理解做梦具有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特征。具体表现为,9岁组选择反应任务上选择“不一定”的比例只有33%,明确提到做梦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原因解释的数量只占总数的17%。与相关研究[2,3]进行比较,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理解的发展似乎要滞后于对其他心理过程的理解。同时与国外关于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理解的研究[1]中同龄的儿童被试相比,本研究被试表现也相对较差。其原因可能有两点:(1)做梦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给儿童自发关注和反思做梦的经验带来更大的困难。(2)其他相关研究对于儿童是否理解心理过程的可控性的界定过于简单,比如询问被试:有一个小朋友希望梦到某件事物(如机器人),这个小朋友晚上睡着之后是否会梦到机器人?如果被试回答“会”则认为被试不能理解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控制的,而回答“不会”则认为被试理解了这一点。而本研究中认为梦的可控性的完整的认识应该包括:想梦见不一定梦见,想不梦见也不一定就不梦见。只有回答“不一定梦见”的被试才被认为是完整理解了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相对而言,本研究对可控性的理解界定更加严格,任务更困难。

5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1)9岁儿童在梦的可控性任务选择问题上的成绩好于5岁、7岁儿童,且报告了更多“明确表示梦不可控”的原因解释,说明9岁儿童比5岁、7岁儿童更好地理解做梦是不受个体意愿所控制的心理过程。(2)5岁儿童倾向于认为相对于带有中性情绪色彩的梦,带有负性情绪色彩的梦更容易受个体意愿所控制,而7岁、9岁儿童则不这么认为。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梦是不可控的心理过程,而且5岁儿童认为负性梦更容易控制。

标签:;  

5名9岁儿童对梦的可控性的理解_动物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