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也呈多样性变化,需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灵活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为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选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房屋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之中,人们对于建筑质量和建筑物的稳定性,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基的建设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它承担着一幢建筑物所有的重量,它的施工质量优劣,对房屋的总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如何把关地基施工当中的技术指标,高地基施工的工程质量,进一步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对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1.1地基施工有复杂性特点
首先,由于我国经纬度的跨度较大,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四。所以我国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种土地类型都能够囊括。但不同的土地类型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的要求有所不同。其次,各地区之间的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再加上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这些因素导致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复杂性。
1.2地基施工存在多发性特点
由于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较差,比较容易出现由于房屋建筑施工时对地基的处理不当而导致房屋倒塌的事件。这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需要提升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3地基施工的潜在性特点
房屋建筑的施工是一个相互依托、环环相扣的过程。它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问题不及时处理而留下隐患,对房屋建筑以后的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地基施工中的潜在性特点和它的严重性、困难性特点相辅相成。由于地基在整个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所以一旦地基的施工出现问题,不仅仅会影响该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还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便是其严重性以及困难性特点的体现。要想达到房屋建筑预期的效果,需要我们对于建筑过程中地基技术进行深刻的研究以及准确地应用。
2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从以下方面得以显现:(1)对剪切特性进行改善,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对土压力的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施工过程进行中,需要对剪切特性进行必要的改善,利用加强地基土抗剪强度的手段,来实现减轻土压力的目的;(2)改善压缩特性,对其使用必要的措施,来达到地基土压缩模量得到显著提高的目的,从而使地基沉降现象得到显著的改善;(3)完善透水特性,地基施工中碰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发生,并且由于地下水不断运动的特性,使得地基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必要手段来实现地基土形成不透水层的效果;(4)对动力特性进行改进,由于地层中含有饱和松散粉细砂,当发生地震时会出现液化的现象,为了降低地基土发生液化的概率,需要强化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来提高其抗震能力;(5)对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进行改善,不良地基指黄土存在一定的湿陷性和膨胀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以此来改善地基的施工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注浆法
通过注浆法的使用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通过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场地的钻孔情况实时记录;在地基上层上方留有lcm厚度土层进行硅化加固的开展,必要时可通过填土作业并进行夯实操作;在实施注浆工序的过程中,应该当自上而卜进行压力施加在地基上,且压力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施工地的上层土质和临近上层的土质存在一定的程度的差别,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渗透系数较大的上层土进行首先加固、抽检浆液中需要注意配比性能的跟进,记录人员所记录的数据要及时查看和核对,内容包扩注浆的顺序和孔位、孔径大小、孔的深度以及压力值大小信息在内。要标注钻孔口期对于对己经注浆孔位,通过该工序可以保证漏孔现象不会出现、如果发现相邻建筑物变形发生于注浆过程中,则应该立即停止进行注浆工作的后续开展,先要进行原因查找并对建筑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于调整注浆参数的操作手法。
3.2强夯法
利用强夯法进行建筑房屋地基施工时:地基处理的施工操作通过实地的定位和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根据;强夯法被应用于进行建筑房屋地基施工之前,应当使用推上机先进行两遍预压,然后进行场地高程测量的工作,在测量时对测量放线和夯点的确定点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地下水位出现偏高,可以通过在表层铺设砂石垫层进行降低地下水位的实现。通过检查结果是否一致,从而避免出现产生设备下陷的现象。此外,以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运用于建筑房屋地基施工的强夯法进行过程中,施工顺序为边缘向中央逐步集中,这样有利于强夯后用推上机对场地进行平整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再次夯击和放线定位的时候,应该遵循如下加固顺序:加固深层土到加固中层土,最后到加固表层。
3.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也是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其主要通过在软土土层设置竖向排水柱(塑料排水袋或砂井),然而在地基荷载的作用下,将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逐渐排出土层外,有效减少软土地基的孔隙比,使得地基逐渐固结变形,达到改善软土地基强度的目的。排水固结方法包含多种:①堆载预压法,通过在目标软土地基之上进行临时土石堆填,借助土石的重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预压,加速地基沉降过程,从而使房屋建筑地基固结提前,然后将预压的土石卸掉,在其之上进行房屋建筑建造,可以有效消除房屋建筑基础部分均匀沉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加载的预压与实际建筑物重量基本相等,但有时为减少地基再次固结产生的障碍,预压的荷载可大于实际建筑物荷载,一般情况下,可将预压荷载控制在建筑荷载的1.3倍左右为宜,具体情况仍视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而定。②电渗排水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运用电渗作用加快软土地基的排水速度。具体来说,通过在房屋建筑的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直流电,在直流电厂的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的水分由阳极向阴极流去,然后将水从阴极排除,达到排水目的。
3.4填换型地基处理技术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若无法对于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选择填换型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将强度较低软土地基加以清除,然后换填高强度的土质,从而有效提升地基轻度与承载力。在地基换填型材料选择方面,主要会选择一些稳定性较强、抗腐蚀性较强的砂石、碎石作为填充材料,在挖除原地基土质后换上强度较高的材料进行夯实处理,提升了地基强度与承载力的同时,有效避免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塑性变形问题。
4结语
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基础是一项重要的隐蔽过程,对提高建筑总体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我们通过在地基施工中把握好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总体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曙光,高文生,李耀良,等《.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综述[J].建筑技术,2018(3):234~240.
[2]邓翔鹏.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浅析[J].价值工程,2017(30):131~132.
论文作者:马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论文; 预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