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现状论文_邓昆明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现状论文_邓昆明

(全州县人民医院 中医肛肠外科;541500)

【摘要】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间歇性肛门肿块破损出脓是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同时伴有流脓、肛门硬结、肿痛、瘙痒等症状,对其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对于肛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肛瘘的一种新术式,本文主要对其在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展开综述。

【关键词】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传统切开挂线术;肛瘘;现状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007-02

近年来,在我国人们饮食、生活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肛瘘的发生率有了显著增高迹象,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传统切开挂线术极易对病人肛门括约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丧失肛门功能,且该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预后普遍较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3]。1993年,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由Matos等人提出,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弥补了传统切开挂线术的不足[4]。现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应用情况进行是深入分析,具体如下。

一、肛瘘

(一)定义

肛瘘在临床中又被称为“肛门直肠瘘”,是指发生于患者肛门直肠周围的切口引流或者脓肿破溃的后遗病变[5]。典型的肛瘘,就是存在一根完整的、通畅的管道,一头在肛缘外,一头在肛窦。

(二)病因

肛瘘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或者自行破溃所致[6]。②直肠肛门损伤:肛门镜、肛门体温计、金属、吞咽骨头、外伤等损伤肛管直肠,导致细菌浸入伤口,进而引发肛瘘。③肛门裂反复感染:肛门裂开,反复性感染,极易引发皮下瘘。④会阴部手术:手术后感染或者内痔注射误入肌层,尿道手术后感染、前列腺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感染,等波及肛门均会引发直肠瘘[7]。⑤结核:结核病患者发生肛瘘的概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吞咽结核菌,会造成血行感染,进而引发肛瘘。⑥溃疡性大肠炎。⑦克罗恩病伴发。⑧直肠肛管癌。⑨血行感染: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糖尿病等。⑩其他:尾骶骨髓炎、放射菌病、淋巴肉芽肿等均会引发肛瘘。

(三)临床特征

肛瘘患者临床特征主要以流脓、瘙痒、肿块、肿痛为主,随着病情的延长,患者会出现神经衰弱、精神萎靡、身体消瘦、贫血、狭窄、排便困难等症状,继发感染时,还会出现体温升高[8-9]。

(四)治愈标准

肛瘘的治愈标准从以下三点评定:①控制大便能力。②彻底清除瘘管。③感染控制[10]。

二、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一)理论依据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理论依据是肛腺感染学说。肛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隐窝腺感染伴肛腺慢性炎症,导致脓肿生成[11]。肛瘘无法自愈的原因有以下两点:①残渣、粪便等从内口进入,引发瘘管感染[12]。②肛门括约肌间沟部位的瘘管,在内外括约肌的挤压之下,极易导致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聚集等,出现反复性感染[13]。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手术思路是结扎、切除括约肌部位的瘘管,避免残渣、粪便等进入肛瘘通道,杀灭括约肌感染源,从括约肌的间沟入手,可有效避免对肛门内外括约肌造成损伤,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14-15]。

(二)具体操作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采用探针以及双氧水溶液寻找内口以及瘘管,探针如果无法探入,则说明是马蹄形肛瘘,直接做一主切口。对括约肌间沟的位置加以明确,同时在括约肌部位做一个弧形切口,长约1.5-2.0cm,从内括约肌以及外括约肌中分离肛间瘘管,将括约肌的间瘘管以直角钳起。紧贴内括约肌的外侧采用3-0微乔线对内括约肌端瘘管进行缝合结扎,从外口将双氧水注入,确认瘘管完全结扎后,将内口未溢出双氧水为标准,紧贴外括约肌的外侧采用3-0微乔线对外括约肌端瘘管进行缝合结扎,从两结扎线的中间将瘘管切断,将双氧水再次注入,确认瘘管的外括约肌结扎完全。以隧道式将残余瘘管挖除至外括约肌缘,敞开外口引流,肌间采用4-0微乔线缝合,皮下弧形切口以及肛缘皮肤采用3-0微乔线缝合[16-18]。

(三)适应症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原理是清除感染肛腺以及闭合感染内口,该手术方法现已被临床用于括约肌上瘘以及括约肌瘘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20]。

(四)临床应用

在王志刚[21]等研究中,LIFT(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组术后12h、首次换药、首次排便的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比传统瘘道切除术组的低,LIFT组住院显著较传统瘘道切除术组短,LIFT组顽固性疼痛、肛门溢液发生率显著比传统瘘道切除术组低,LIFT组满意度显著比传统瘘道切除术组高,说明LIFT手术在低位肛瘘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LIFT手术具有远期肛门功能影响小、对括约肌损伤小等一系列优点。

在安啸海[22]等研究中,4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一期治愈率为81.8%,术后2例括约肌感染,进行银离子敷料换药之后,治愈。4例发生括约肌切口感染,出现括约肌间瘘,直接切开之后治愈。2例完全失败,1例是由于术后7月复发,1例是由于术后临床症状持续存在,采用挂线术治疗后病情治愈。说明LIFT手术是一种有效保留肛门括约肌、简单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减轻了对肛门的损伤,确保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卢勇[23]等研究中,总有效率观察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对照组(常规肛瘘切除术)分别是96.7%、78.9%,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愈合后瘢痕面积、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观察组肛门溢液、顽固性疼痛、排便困难、大便失禁、生活方式改变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0.05。均证实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手术的可靠性、有效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肛瘘切除术,值得临床借鉴,并大力推广,给更多肛瘘患者带来福音。

(五)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肛瘘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留患者的肛门括约肌现已成为肛瘘手术的必然选择。自Paks在1961年提出了肛瘘剔除术后,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就被不断的完善、发展,至今为止,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种类多样。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独特优势:①很好的保留了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②具有住院时间短、创面小、组织损伤较轻、术后恢复快等一系列优点。③费用较低,且操作低廉,不会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经济负担。④对于肛瘘复发的患者,不影响二次手术治疗的效果。当然,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复发率较高,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医护人员对于实施该手术方法的积极性,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仍旧需要临床不断的实践、创新,为评估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肛瘘治疗中的效果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曹宇.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8):163-164.

[2]曹传敏, 苏松盛, 何进达,等.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3):360-362.

[3]刘宁, 徐永强, 李海军.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的临床对照[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 23(3):243-246.

[4]郭文涛, 高秋霞, 郭航勇,等.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7):32-34.

[5]安啸海, 程滢瑞, 高莹,等.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44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23(4):484-486.

[6]孙薛亮, 文科, 杨柏霖,等.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6, 31(5):398-401.

[7]宗志云.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88):162-163.

[8]阿布里米提·买买提, 吐尔洪·玉赛音.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7(21):71-72.

[9]郑毅, 王振军, 杨新庆,等.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慢性肛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42):3454-3457.

[10]唐长菱, 张征帆, 马松良,等.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4):357-358.

[11]桂新华.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在治疗低位肛瘘中的可行性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35):4932-4933.

[12]董全进, 袁航, 胡鑫晔,等. 改良经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肛瘘临床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17, 22(3):577-578.

[13]王邦林, 潘彩霞, 李智,等.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31):3927-3928.

[14]桂新华.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在治疗低位肛瘘中的可行性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35):4932-4933.

[15]朱小艳, 周海东, 景岚.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9):1237-1239.

[16]孙薛亮, 王晓鹏, 文科,等.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 2015, 23(9):694-696.

[17]曾翔辉, 刘羽, 曾祥福.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5, 30(1):63-64.

[18]王晓鹏, 孙薛亮, 吴本升,等.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分析(附17例报告)[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21(4):247-250.

[19]张晓勇, 艾梅芳. 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13):32-34.

[20]盛薇, 明兰.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引流术对肛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对比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23):3223-3225.

[21]王志刚, 乔运余, 张勇.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低位肛瘘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4):628-630.

[22]安啸海, 顾尽晖, 高莹,等.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临床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23(7):895-899.

[23]卢勇,俞立民,徐跃军,等.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7):1279-1280.

论文作者:邓昆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现状论文_邓昆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