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的输变电工程建设方面,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还处于探索阶段,不管是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还是管理制度等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难度,而随着BIM技术在项目工程中的运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试图探索BIM技术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工程建设;应用设想
引言:
电力能源是我国使用分布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电力能源的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对于部分地区的电力能源供应需要用到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远距离输送。近年来,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大规模建设,已经大大改观了电网运行能力,给国家人民生活,社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工程建设管理还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比如: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缺乏高效的管理方法、缺乏更科学的管理制度等等。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我国电力企业也开始注意到BIM技术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对此,本文以BIM技术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为核心,探讨了BIM技术对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的作用,并期望利用BIM技术来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现状
在当今时代,我国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电力能源的使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消耗。自从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的电力能源增加率就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每当用电高峰期,电力能源供应不足,将会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造成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能源供应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电源,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力能源的输送能力有限。长期以来,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许多电力企业都存在过于注重电源建设而忽略电网建设的现象,以至于我国的电力能源输送能力难以满足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而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输变电工程是我国的公共工程建设之一,在电网建设方面主要是由于前期投入不足,使得我国输变电工程存在较大的缺口。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输变电工程建设投入,但由于长期以来处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我国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缺乏一定的效率,对于当前大规模建设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来说,这是难以满足其要求的。
二、BIM技术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设想
(一)BIM技术软件的应用
BIM技术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管理主要是依赖于BIM软件,也就是说BIM软件是实现BIM技术工程管理作用的基础。从我国的BIM技术发展中来看,目前我国主流的BIM软件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一是Re-vit系列的BIM软件、二是Micostation系列的BIM软件、三是CATIA软件、四是Rhino软件、五是Tekla软件等等。其中Re-vit系列软件较为适用输变电工程的主体建模,而Tekla软件较为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钢结构建模。
1、建立模型
在利用BIM技术进行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模型,在模型建立中,需要导入国际IFC标准的BIM软件模型,然后再通过数据进行转换,通常情况来说,BIM模型需要由相关设计院进行制作,并且在模型中还要融入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所有参数信息,从而建立带有工程参数信息的三位模型。[1]此后,还需要利用BIM软件的编辑功能,调整模型的逻辑关系,使得模型与特高压数遍点工程工期计划进行一一对应,最后再将模型构建与工程施工进度结构进行关联,从而形成4D工程进度模型。
2、建模后的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需要在BIM模型建立完成之后进行,信息集成的作用是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将已经建立好的模型进行信息集成,从而形成不同种类的信息模型。除此之外,BIM软件还可以通过不同项目管理功能来实现工程信息的数据共享和数据访问,为信息集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3、技术方面的应用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集中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以及工程成本管理三个方面。通过对现有的BIM技术在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中应用,笔者发现BIM技术在特高压数遍电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BIM技术的应用
1、工程成本的管理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成本主要是通过预算管理、成本控制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得以完成。但在实际中,这种管理方式难以发挥实效,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成本管理方式是属于粗放型的管理,虽然有利于扩大企业资产规模,但却并不符合最有资源配置原则。而BIM技术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得以实现。一方面,通过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进而促进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2]
2、工程质量的管理
现有的特高压数遍电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在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图纸的精确度得以完成。而在施工阶段则主要是通过优化施工流程,以及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得以完成。除此之外,为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建立单位也要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从而确保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工程质量。而在BIM技术下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工程的前期阶段和建设阶段进行。通常来说,在BIM技术下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部分:即:对工程场地的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以及碰撞检查等。
在工程场地布置方案模拟方面,BIM技术主要是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模拟,由于是对工程前期的场地布置进行模拟,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在模型中体现出场地的地形。除此之外,利用三维建模也较传统的二维图纸策划更加具有优势,它打破了传统二维图纸策划的局限性,利用三位模型,使得工程场地的布置方案更加能够符合我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标准。
在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模拟方面,BIM技术主要是在土建阶段将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参数输入到BIM软件中进行计算,包括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开挖、超载、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升降变化等复杂工况进行计算,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尤其是基坑的施工安全。除此之外,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性检测,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在碰撞检查方面,主要是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设计质量进行初步检查,从而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设备或仪器无法正常的安装。通常来说,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碰撞检查可以通过Tekla软件的碰撞校核功能进行,在经过校核后,还需要对错误数值进行修改,从而确保各设备仪器能够正常的安装使用。
3、工程进度的管理
在工程进度管理方面,现有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主要是依靠编制工程进度计划从而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管理。但在该管理方法上,需要以工程质量为前提,然后再组织编制特高压输变电各级工程的进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对各级工程进度计划完成状况进行严格把关,督促施工单位进度管理措施的落实。 而利用BIM技术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进度进行管理主要是通过信息模拟进行。并根据信息模拟情况对工程数据进行优化,避免在工程进度的预估上出现偏差。除此之外,在BIM信息模型中,还要对工程项目的主要流水作业进行模拟,从而确定正常施工进度下工程所需的时间,若发现其中存在不足之处,还可以通过调整予以修正,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三、bim应用优势分析
同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相比,BIM技术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管理中的
应用更加具有优势,一方面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而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纠偏,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缩短工程工期、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等等。而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与BIM技术相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因此,对于今后我国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来说,有利于加大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从而不断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并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的结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较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更加具有优势,这说明在今后的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有必要提高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我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平杰,骆建龙.BIM技术在大型电网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5).
[2]周静瑜.特高压组塔措施推演辅助BIM应用与研究[J].建设监理, 2014(7):15-17.
论文作者:王文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输变电论文; 工程论文; 特高压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模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