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江南意蕴的生物产业园设计论文_金虹

(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83)

摘要:苏州桑田岛生物产业园从产业需求出发,针对用户的不同使用功能精心设计,在解决实际需求的同时,用普通的建筑材料塑造具有江南特色的工业园区。

关键词:生物产业园;标准厂房;压型彩钢板;江南斜坡顶

前言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为落实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式新任务,苏州工业园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园区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市场调研,了解产业发展的需求,包括企业的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和建设指标等。根据市场调研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计划在园区桑田岛区域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基地位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桑田岛,北临独墅湖大道,东临纵四河,南临新城路,西临星华街。产业化基地由三个地块组成,总用地面积约20.5万m2。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生物产业园一期(W区)为最早开发的项目,用地面积61259m2,位于城市主干道独墅湖大道南侧,新华街西侧。

1设计原则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兼顾,分期开发。

可持续发展原则,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以人为本,考虑业主的使用要求,创建环境美好,生态和谐的绿色园区。

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清晰,满足生产和研发企业在同一园区内和谐共驻要求。

合理有效组织交通流线,充分体现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人流物流进出动线明确高效,互不交叉干扰。

建筑形式新颖,突出体现园区建设特色和形象特色。

配套设施完善,设立集中服务设施确保园区有效管理。

2功能布局

一期(W区)整个区域的建筑用途是为进驻中小企业园区的中外企业提供标准厂房的租赁。根据园区产业规划的定位将进驻标准厂房区的企业性质确定为医疗器械企业,其中包括:生产器械耗材和小型仪器;高值耗材的GMP生产;植入类器械;电子类医疗器械,如体外除颤器、心脏起搏器等,及配套辅助设施。根据产业策划的定位,整体上还配置了为整个区域提供服务的配套设施。本期建筑面积12234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2017m2,地下建筑面积30324m2,建筑密度35%,绿地率26%。

基地北侧与独墅湖大道隔有50m宽的高压线绿化隔离带,整个基地从北至南分成3部分,北侧地块布置2栋层厂房,中部地块布置3栋厂房和1栋综合楼,南侧地块布置4栋厂房。3部分在地下均设一层地下车库,将地上建筑在地下连通为一体,从地下车库可直达地块上各建筑单体,方便使用与联系。地面仅设置少量访客临时停车位,其余小车及货车均停放在地下车库,其中包括非机动车的停放。车辆进入厂区即驶入地下车库,避免对厂区内部交通的影响。基地沿东侧新华街设2个对外交通出入口,考虑到对外交通的便捷,北侧靠近独墅湖大道为人流主要出入口,南侧为货流出入口,减少货物运输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基地沿四周布置一圈7m宽外环道路,园区内交通系统按内环和外环的基本构架组成:内环为厂区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客车的主要道路,由园区主入口连接到区内各建筑的主入口;外环为厂区的货物运输和消防车道,由园区的货流出入口连接到区内各建筑的货流入口,园区内形成清晰的人货分流交通系统。交通组织设计在充分考虑周边交通环境的同时,贯彻货车和普通机动车分离的原则,实现安全顺畅的交通体系。

3建筑设计

桑田岛生物产业园一期(W区)的厂房采用标准化设计,层数3~5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丙类。地上地下柱网均为8.4m×8.4m,楼层荷载、层高、动力设施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以后入驻企业的实际需求。所有厂房平面布局均为人、货流分流;出入口分别放在建筑的不同方向。厂房设2个门厅,一个为人员进出门厅,设乘客电梯及公共卫生间,一个为货流专用门厅,设载货电梯。楼层货梯厅处外墙设有设备吊装平台,以备大型仪器设备的更换。空调机房、强弱电间等动力设备用房靠近楼梯间及货梯厅集中布置,设备管井预留。这样的平面布局将为企业留出大的使用空间,根据生产、研发需求自由分隔,同时多层厂房的内部空间组织为不同租户提供了灵活的选择,一部分多层厂房还提供了有改造成洁净室的可能。租户可以考虑整栋租用,每层租用及每层双拼。基地北侧2栋厂房面积及体量较大,每层预留2套设备用房,以备同一楼层两家企业租赁。

厂房的层高分别为7m、5.4m、4.8m及4.5m,层高设计均出于工艺设备要求,如考虑有机械臂及GMP生产等,保证梁下净高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厂房的一、二层层高及荷载较大,平面布置除厕所、楼梯间及预留设备用房外,其余为大空间,以满足业主的生产工艺布置;给租户提供灵活使用的空间。三层~五层平面除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厕所、楼梯间外,其他空间均为大空间,以满足实验室、办公等需求。

空调通风设备设置在屋顶,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屋面排水为内落水以隐蔽雨水管。

地下室大部分为机动车停车库,客梯,货梯均直通地下室。地下车库考虑满足小型货车进出的使用要求,层高做到5.4m,净高不低于3.4m。地下车库顶板为种植顶板,绿化覆土有1m,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园区环境。地下室靠外墙预留锅炉房、废水处理站、空压机房及工艺給水机房、机电等设备用房,局部挖出采光井以通风排烟,满足将来企业使用要求。中部地块地下室设地下消防水池及水泵房,并在消防水池上方、综合楼下方位置设地下夹层停放自行车及非机动车。

综合楼位于基地中间,面临东侧新华街呈一字型布局,是厂区的配套公共建筑。地上5层,层高为4.8m及4.2m,建筑面积10779m2,主要功能为银行、便利店、休闲茶座、餐厅及办公。拟为分层出租、分间出租,局部作为园区办公,为园区提供集中的服务管理。建筑底层局部架空,楼层出挑与退台结合,体量进退穿插,形成丰富变化的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个厂区的入口,迎接各方来客。综合楼东面临主要道路新华街,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西面主要采用实墙与横向条窗,与厂房的横条窗呼应。大面积玻璃幕墙与实墙对比,屋顶设置钢质飘架,建筑造型变化丰富。屋面采用60厚泡沫玻璃板,外墙采用35厚泡沫玻璃板。外窗及玻璃幕墙采用6+12A+6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绿色节能。主墙面采用厂区主色调——灰白色外墙涂料,底层外墙采用橙色涂料,使人眼前一亮,呼应建筑“乐橙广场”的主题。

厂区建筑造型简洁现代,统一中富有变化。园区厂房平面布局为满足使用要求,采用标准的方形。厂房二层以上采用浅灰色竖向波纹彩钢板复合保温隔热外墙,并做弧形错落的出挑,到屋顶成圆弧自然转折,斜向上遮住屋顶,有着江南斜坡顶的意向。另两侧是砌块墙,则成山墙的效果,只是将波纹板做延续的线条性处理。压型波纹彩钢板外墙在中间入口门厅上方设置一个带着园弧角的方框,做玻璃幕墙窗嵌以苏式分隔,打破外立面的沉闷单调,加以生动的元素。厂房主要采用灰白色,结合横向条窗,底层用竖向条窗做对比,形成简洁、鲜明的效果。彩钢板外墙在厂房长边、短边变化运用,园弧形的出挑、转折,柔化了工业园区的生硬感。

工业建筑采用金属彩板做外墙是很普遍的,给人的印象通常就是集装箱式的方盒子,而今天的桑田岛生物产业园建筑群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灰、白色调的搭配,普通金属彩板的穿插运用,有着江南屋顶的感觉,塑造了苏州传统的印象,建筑从整体到细部蕴含江南情调,又富于现代表达。彩钢板屋顶不仅是造型的需求,倾斜向上的屋面处理还遮住了屋面上高出的楼梯间、电梯机房,遮蔽了屋顶空调通风设备对建筑立面的影响。厂房屋顶保温层采用50厚泡沫玻璃板,砌块外墙采用35厚泡沫玻璃板保温层,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窗。金属彩钢板复合保温外墙为0.6mm压型钢板外侧墙体,防水透气层0.17mm高密度纺粘聚乙烯膜,内填100mm厚超细玻璃棉(容重为16kg/m3),隔气层0.3mm聚脂膜,热镀锌冷弯型钢墙梁,0.4mm厚压型钢板内侧墙板,内墙板外衬12厚纸面石膏板。建筑外立面材料采用实用高效的金属彩板组合,不仅能表现出强烈的科技感,同时也环保、经济、美观。压型彩钢板仅是普通的建筑材料,便于构件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式施工及运营管理,降低了建筑造价,达到使用要求,节能环保,还创造出清新的江南特色园区风貌。

园区主入口处设置不锈钢雕塑、灯柱、绿化小品,打造厂区中心景观点,在园区各路口和建筑主入口设置大片集中景观绿化。园区道路采用不起尘的沥青路面,机动车的临时停车位采用植草砖以争取更多的绿化面积,建筑单体周边尽可能布置灌木绿化,绿地中布置石板小径、木质长椅,给忙碌的人们创造出优美宜人的环境,工作之余能够在绿色中放松身心,为厂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整个街区树立生态环保的企业形象。

4结语

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生物产业园一期(W区)于2015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园区设计注重用户需求,建筑材料的运用具有普遍性可推广性,建筑造型新颖,富有韵味,呈现出崭新的生物产业园区面貌。园区的建成,吸引中外企业争相入驻,成为创新产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论文作者:金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独具江南意蕴的生物产业园设计论文_金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