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措施论文_潘华俊

浅议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措施论文_潘华俊

南宁市武鸣区仙湖水库管理所 广西南宁 530105

摘要: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这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如自然因素、施工技术因素、施工设备与人员因素等,为了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意识、制度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原有施工中的不足,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是当前的重点话题,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已经能够不断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之中了,这大大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但除了技术因素,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与提高。为此,需要从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入手,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更好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

一、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建设于河面或江面上,又受到较多地形条件与地质环境的影响,因此施工质量直接与自然环境因素相联系。当前大多数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以露天施工环境为主,这也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造成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从而影响整体施工环境与施工方案的有序进行。自然环境因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还是较大的,这就要求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方案设计与施工进度需要结合气候环境情况进行综合制定,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2)施工材料因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材料有直接关系,原材料对于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还是较大的,例如施工水泥的质量不达标,水化性较差,容易造成施工后的安定性弱。再者若是骨料的直径较大,容易造成泥沙含量增高,给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上,材料因素造成的影响占据较大比例,一方面,施工方为了经济效益没有合理的保障施工原材料质量,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在原材料配比与使用过程中的不专业也容易造成施工质量的不达标。例如混凝土的配比不适宜,会直接造成强度的弱化,使得混凝土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性能发生改变。为了能够减少由于施工原材料质量带来的影响,需要更加重视原材料的采用与使用,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3)施工设备与技术老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施工用设备精度都有直接联系。当前在部分施工工程队伍中,设备老化率高,施工技术水平低都是主要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与施工效果,不仅容易造成工期的延缓,还容易留下许多隐蔽工程问题,给整体施工质量带去较多影响。这反应出两个问题,一是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的资金投入较少或不足,造成设备与技术难以更新替换,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二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与监督水平不高,更加重视经济效益,难以在质量监督等层面上提高重视,不利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项目,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实际作用,在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需要更加重视质量的控制,解决影响因素,优化施工技术,更好的保障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保障意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的因素,有施工队伍进行的项目施工需要做到质量保障意识的提高,只有施工队伍重视质量保障,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更加重视施工流程、施工技术与整体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中,内容广泛、工期长是一般形态,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保障意识,需要加强施工队伍的意识教育,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理念提高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的保障意识,也可以加以职业道德教育、岗位责任感教育等方式,综合性提高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与质量保障意识,能够更好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好的贯彻施工质量保障需求与目的。

(2)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管理有利于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通过对原材料采购、登记与检验、使用的管理,能够较好的保障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整体工程需求,并更好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配比与使用情况,减少由于施工技术人员因素或经济效益因素造成的不必要影响,更好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一方面,在原材料采购问题上需要加强质量标准的核定,对于质量较差,不能够达到工程建设需求的原材料禁止采购,同时在原材料需求登记与使用登记中做好数量核对等工作,避免由于原材料误领与误用造成施工影响。另一方面,在原材料的检验中需要做好即用即检,这样能够避免由于长时间储藏造成的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适用于施工工程中,还需要做好原材料的使用管理,既根据施工方案针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施工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原材料使用不足、过多或配合比不适应等情况出现。

(3)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是施工质量保障的支持力量,以管理促进工程意识的提高是较好的手段,不仅能够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整体施工质量保障意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还能够很好的控制施工流程,把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但当前在部分施工单位中施工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漏洞,这给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许多的难题,不少管理措施没有制度要求,不仅难以约束施工技术人员,而且还会造成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出现,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准则的优化与完善,更加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的各项影响因素。首先,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就原有制度中的不足进行更新,并补充在现有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其次,还可以借鉴具有较多施工经验,获得较多成就的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与工程特点进行制度的完善。最后,更需要综合性的采用国家与行业制度准则,避免管理制度失衡,以严格的管理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4)加强质量验收工作有效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质量效果的检验是关键,当前存在部分施工队伍对于质量检验缺少专业化手段的情况,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质量检验工作又难以直达根本,这就造成了施工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遗留一些隐蔽性质量问题给后续的投入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质量验收工作中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验收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方案与施工文件的要求展开验收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就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等进行研究与核定。另一方面,施工质量验收需要在施工队伍竣工验收报告提交后及时进行,只有质量验收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出具质量认定书。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施工质量保障,避免施工队伍急功近利造成施工质量较低等问题出现。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乎国际民生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与水利水电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整体建设质量。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还存在某些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质量难以提高,但通过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保障意识、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质量验收工作有效性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邸伟忠.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6):234-236.

[2]李芬花.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3]姜命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抵押承包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4]佟大威.水电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实时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

论文作者:潘华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浅议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措施论文_潘华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