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的探讨论文_杨乐安1,万博2,干一皋3

有关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的探讨论文_杨乐安1,万博2,干一皋3

1.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2.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3.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水是城市的灵魂,人依水而生,城得水而灵。现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水系既发挥着排涝、防洪、供水、涵养生态等作用,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灵气的所在及居民精神的依托。从而对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强。水―具有生态环境、空间景观和文化心理等综合价值,对凸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识别性、提升综合环境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对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生态护岸,环保清淤

一、城市黑臭河道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

做好海绵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对保护城市水资源、提升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黑臭水体以黑色和泛黑色为主,会散发出刺激气味。黑臭水体主要含有的发臭物质包括CH4与H2S等,其中致黑物质主要为FeS与MnS等。造成水体黑臭,主要是因为有机物厌氧分解,最终产生的生物化学现象。在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或者其它物质,经过耗氧分解,进而形成丰富的碳,给厌氧微生物繁殖生长,提供营养源。受到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得水体好氧的速度要快于复氧速度,使得水体缺氧。在缺氧的环境下,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将会产生臭气体,包括CH4和HS等化合物,当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大气时,会使得水体发臭。

二、海绵城市黑臭河道水体治理技术路线

1、环保清淤工艺流程

绞吸挖泥船清淤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机械脱水减量化,加调理剂、改性剂使重金属稳定化,并达到无害化,最后实现资源处置的目标。

2、控源截污

从源头控制污水向城市水体排放是黑臭水体治理最有效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截污纳管和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两方面。截污纳管利用原有合流管并沿河道两侧敷设污水截流管收集污水,同时在污水截流干管前设置截流井。截流干管的管径根据旱流污水量和截流倍数来确定,理论上可以使旱季污水及初期雨水进入污水截流干管,从源头上削减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主要是控制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污染物,技术措施包括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初期雨水控制技术等。

3、利用新型海绵性材料发展生态护岸

3.1柔性生态土工袋护坡技术

生态土工袋由聚丙烯(PP)或者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运用于建造柔性生态边坡建设土工袋边坡防护绿化河岸护坡。

生态植被袋坡面植被恢复技术是采用内附种子层的土工材料袋,通过在袋内装入植物生长的土壤材料,在坡面或坡脚码放,起到拦挡防护。坡面草本、灌木群落的生长,可提高坡面抗冲刷能力,同时对雨水径流中泥沙起到阻拦的功能,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的目的。

3.2环保子纤维植生毯护坡技术

环保子纤维植生毯是全部采用纯天然材料椰子纤维通过冲压针刺加工做成供植物生长的基带,呈长方体网孔状结构,椰子纤维植被毯厚度为8~10mm,纤维粗细适中、长度范围合理(纤维长度10~20cm)。椰子纤维基带,可加以肥料、营养剂、保水剂、各类草种等,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达到护坡绿化的效果。

3.3蜂巢格室护坡技术

用新型的高强度土工合成材料,经高强力超声波焊接而形成的一种三维网状格室结构。在坡顶坡面压固、锚固后,展开成蜂窝状的立体网格,填入泥土、碎石、混凝土等松散物料,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大刚度的结构体。蜂巢格室系统为生态河渠提供了多种型式的柔性护岸。提高护岸抗冲刷能力及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底泥处理

采取此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降低被污染河道底泥的不利影响,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降低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此技术主要分为底泥清淤处理、原位消减修复处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过底泥清淤处理,能够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将水体底床上层中,所含有重金属、有机质与氮等物质的底泥,进行妥善处理,去除污染内源,提升水体水质。

三、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设计

1、必须同城市开发和建设协同推进,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的形成与城市的无序开发和建设密切相关。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建设等相融合。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引导和优化城市开发建设,严格城市水域空间的蓝线管控,为城市河湖保护提供生态屏障。加强城市良好水体保护,防止水质退化,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

2、必须坚持综合施策和系统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的

国家层面应制定和出台“黑臭水体评定技术标准”“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技术指南”“黑臭水体消除验收标准”等技术文件,加强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管理,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切断直排入河的污染通道;重视城市面源治理,减少初期雨水污染对河道水体的冲击;实施河道生态疏浚,减少内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塘等进行深度处理和回补河流,给城市水体进一步减负;其次是重视河道补水,及时将再生水、雨水等补充到河道,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维持河道水体流动性;最后是重视河道的生态化改造,通过跌水以及曝气设施建设等改善水动力条件,解决河道流速慢、水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黑臭水体治理需发挥公众监督,将“互联网+”融入黑臭水体治理

公众是消除黑臭水体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对黑臭水体具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移动互联时代为创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式、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机遇和契机。借助移动互联平台的便捷性,搭建黑臭水体信息平台,有利于公众举报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对黑臭水体治理对象、治理进程和治理效果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倒逼地方政府加快治理进度,早日消除黑臭水体。

4、黑臭水体治理应当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破解治水融资难的困局

目前,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市场化机制不足,资金筹集以地方财政收入为主,未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将黑臭水体整治融入城市建设中,挖掘与黑臭水体治理相关周边土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收益创造能力较强的配套项目资源,实施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采用PPP等模式,达到加快黑臭水体治理的目的。

结束语

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技术集成、因地制宜、综合措施、统筹管理、长效运行”的原则,遵循“控源截污、驳岸改造、清淤活水、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治理经验,保持长期持久的最佳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闫姗.浅谈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河湖治理[J].内江科技,2015,36(08):108-109.

[2]本报记者翟立.转变城市发展理念综合破解“水”问题[N].中国建设报,2015-10-22002.

[3]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

[4] 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止行动计划》

[5]《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6] 《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分类标准》

[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6版)

论文作者:杨乐安1,万博2,干一皋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有关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的探讨论文_杨乐安1,万博2,干一皋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