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措施论文_黄秋影

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措施论文_黄秋影

身份证号:45262419750124xxxx 广西防城港 538000

摘要:工程造价风险识别和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作用非常重要。加强造价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力度,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更好地抵御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能力。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务必要对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遵从法律法规,确保投资人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而不断加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

建筑技术因素,不可抗拒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工程造价风险的三大因素。建筑技术风险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是否达到施工标准,如果技术能力很差,工程质量就不能保证,即使能准时完工对于业主来说并不能使其满意,施工单位增加了对工程后期的改善造成了工程造价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开始工程建设时,在考虑到建筑本身因素的同时,一定要选择资质健全技术过硬的施工单位。工程造价风险当中不可抗拒因素指的是自然灾害和发生战争,在预测到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后,要提前做好预防,把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前对不可抗拒因素的预案,制定出预防不可抗拒因素的相应措施,做到未雨绸缪。另外,影响建筑技术因素的还有一项是人为因素,指的是人为造成的对工程估计的误判或者错判;所以这方面的因素在施工前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切实考虑到,施工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制定与之相关的预案,保证投资者的回报利益,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使施工损失降到最低。

2 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风险的识别

2.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施工单位要能够对造价进行准确的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要结合多种因素,而且在得到招标文件之后要详细的理解文件中的内容,对于文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避免合同中出现对己方不利的规定,另外负责人还要选择工程风险较小的项目,这样就不容易发生亏损的情况。

2.2 投标阶段

投标阶段需要对相关工程进行报价,而工程的报价需要结合多方而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才能够采取较多的措施来应对风险,在投标阶段不能够报价太高,因为那样中标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但是也不能报价太低,太低的话就算中标也无法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而且在中标之后双方会签订相应的合同,对于合同中的条款要仔细推敲,因为不少施工单位因为合同纠纷而导致经济亏损。所以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药认真审查,避免出现不利于己方的规定。

2.3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风险并不亚于其他阶段,因为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而临着索赔的情况,出现索赔情况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要尤其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严格遵守相关合同。

3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控制原理

以科学风险分析为基础,根据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目标管理进行工具合理选择后,制定出来的处理造价风险的总体方案,我们称之为工程造价全风险控制,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其最后收益。

3.2阶段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逐步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同时在一些大型的重点项目中进行运用。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均具备专门的风险研究报告,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几乎都不具备这种设立风险管理手册的意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风险识别能力,不能准确预估潜在的风险,缺乏前瞻性和判断力,而且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处理手段单一,难以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确定项目的建设标准,一个项目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不仅要分析项目的功能和作用,还要对于其所处地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做衡量分析。在项目实际工作中,拟建项目技术的标注指标不能过高。对于可研报告中过于简单的数据要采用多方案比选。最后要对目标做合理的估算、概算和预算的编制工作。其中对于最后的竣工结算工作中,要做好结算费用,设备、工器具及家具购置、工程建设其他、尾工工程等费用审查的工作。对那些费用额度大的费用项目,要特别加强审查力度。

3.3传递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做好强化管理的设计工作。从可研报告开始,对于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等要要经过国家的相关部门合理的身体之后,在对于不同角色和责任进行不同的划分。并且要加强图纸审核和中途设计的变更监督工作。在项目觉得之后,对于必要的变更要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总体损失就越小。其次,就是要重点注意工程量的变更管理。在一个工程开始后,难免会出现与计划背离的情况,其中工程量变更的比重最大,对于此,一是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协调工作,二就是要严格工程量变更管理工作。最后,就是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涨价风险。对于原材料的价格要合理控制,尽量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在选择中,要采用招标的竞争机制。开工后,要对于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合理且有序,尽量做到不超标。

3.4建立工程造价的宏观产业调控机制

通过建立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机制,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变动引起的风险。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行业预测的途径,不时地发布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信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可根据这些行业预报信息识别和分析是否是因为通货膨胀因素引起的工程造价风险,从而可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预测,把风险尽量消灭在萌芽当中。在许多工程中,比如桥梁工程、公路工程、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工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

3.5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与处理

我们对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与处理,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2)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人;3)预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4)提出风险事件的解决方案;5)实施风险控制方案。

具体的工程造价监控对象一部分是指已识别的风险事件,但是工程造价预期风险并不是都能够识别得到的,对于另一部分未可知的风险事件也要有不可预见费,这需要根据工程的规模来进行预期。工程造价风险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也具有全程性,为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工作也应该体现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而对风险事件的处理,则需要对风险事件的控制来实现,因此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应该依托于对风险事件的控制来控制。

3.6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政策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要求工程造价人员必须是同时具备这些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一是要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对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二是要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必要的继续教育,保证他们能够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工程造价风险。

结语

由于建筑工程投资朝着投资来源多、投资不集中、规模愈来愈大、周期性强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有很多,虽然施工单位无法去规避或者建设决策、设计时期的风险,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更加有效地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隐性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施工的合理利润,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正确的适合自己企业生存的施工造价控制措施和风险回避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孔祥娜建筑工程造价制度问题与对策分析[J].西部财会.2012(08).

[2]李春健.对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2(27).

[3]陈敏.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7).

论文作者:黄秋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措施论文_黄秋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