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论文

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赵 洋 a,雷 磊a,俞培果b

(西南科技大学,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中心;b.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摘要: 对中国内地1997—2012年城市化率、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与城市化是双向互动关系;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不同省市这种双向因果关系的显著性不同,其变化规律揭示出影响互动的其他条件因素在发挥作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城市化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旅游发展;城市化;互动与融合

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经济效应。根据产业关联紧密程度,将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分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引致效应。直接效应,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产业之一,通过旅游服务创造收入,直接对GDP作出贡献。间接效应,旅游发展具有促进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运输、餐饮、旅店、邮电等产业发展的效应。引致效应,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交通工具生产,旅店修建相关的建筑、建材,旅游产品生产,饮料、方便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旅游业发展的这些经济效应都可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从而促进城市化。

Mullins[1,2]在分析澳大利亚多个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城市化”概念。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一个过程,即“为生产、销售和消费提供休闲商品和服务的城市区域(尤其是大城市)的开发过程。”这样的城市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享乐的产物。强调“旅游城市化”是一个完全以休闲和娱乐为目的的城镇建设或重建过程,因而,城市的发展与旅游相关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从Mullins的“旅游城市化”定义,还是从其研究所基于的案例,如澳大利亚的 “黄金海岸”“阳光海岸”来看,“旅游城市化”指的是旅游景点或休闲场所附近的城市化发展。“旅游城市化”理论框架所揭示的旅游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应该是旅游带动城市化的关系[3]

中国学者则从旅游与城市化两个方面研究了它们的互动关系[3-5]。认为旅游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城市化进程对旅游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发展对城市化也有着直接的推进作用和内在的优化功能;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旅游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种模式。加强旅游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健康、持续的发展。

每日优鲜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生鲜电商,在诸多生鲜电商发展并不理想的背景下,一路高歌猛进,成为生鲜电商领域的领跑者。但是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其供应链上下游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已有研究多侧重于旅游与城市化关系的定性分析,实证研究较少;一般是运用调查法针对局部地区,而针对总量层面上的研究较少。徐洁等[6]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城市化率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认为两者不存在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即从长期来看无稳定联系。杨亚丽等[7]用时序曲线和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城市化率与出游率的关系,认为城市化促进了旅游发展。

在保证所分析数据同阶单整并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作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1。

1 分析方法、指标选择与数据获取

由于GNSR、WHSR、CSH 3个数据序列均为同阶单整序列,因而具备进一步作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分别对CSH与GNSR,CSH与WHSR作协整检验。采用Kao Residual Cointegration Test对CSH与GNSR作协整检验,滞后长度选择1。检验结果ADF t-Statistic 为-2.027 572,Prob 为 0.021 3, 表明两变量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用相同方法对CSH与WHSR作协整检验,滞后长度选择2。结果 ADF t-Statistic 为 2.090 635,Prob 为 0.018 3,表明两变量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该两项检验表明,在旅游发展与城市化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内在联系。

采用SolidWorks软件上对钛合金锭、芯棒、特制芯棒、下平板、上下平砧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有限元模拟软件中。TA2材料属性由数据库中已有的模型导入,由于采用快锻压力机,设定正常开启5台泵的上砧平均压下速度下限约为50mm/s。采用六面体网格对钛锭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为保证模拟的准确性,设定网格数量32000个。数值模拟的其他参数如附表所示。

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按照中国的统计制度,城镇人口是根据其是否具有城镇户口确定的。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本质上是旅游发展导致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是动态的,并且存在许多过渡状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有的人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劳动,有的人则农忙时从事农业劳动,农闲时从事非农业劳动。完全脱离了农业劳动的人可能取得了城镇户口,也可能还没有取得。没有取得城镇户口的人,仍然保有土地,他们可能随着就业市场和农产品价格变化,游移于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之间。由于统计上的困难,通常用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城市化率。分析采用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它虽然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全貌,但易于取得,并被普遍采用。因此,分析结果也不是旅游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全部,没有将由农业劳动向非农业劳动转移过程中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那部分人包括进来。

衡量旅游发展的指标有很多,经比较后选用国内旅游收入作为反映国内旅游发展的分析指标,选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作为反映国际旅游发展的分析指标。因为从旅游的实际情况看,游客除了通过旅行社旅游之外,还以自驾车、骑自行车、徒步等方式旅游;游客食宿方式也很多,从旅行社、旅店所取得的任何指标都难以反映旅游发展的全貌,只有旅游收入能够较全面反映旅游发展。由于旅游收入还包含了旅游服务的价格变化,作为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应该采用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标,并将价格变化的因素包含在内,因此,认为旅游收入是衡量旅游发展的良好指标。这一指标也不能反映旅游发展的全部,例如,未将“农家乐”旅游的收入包括进来。

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城市化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给出的各地区城镇人口数、各地区总人口数据计算得到。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12年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城市化率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Eviews 8进行面板分析。为避免伪回归,先作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在保证数据同阶单整,并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下进行面板因果关系检验,进而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对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回归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由表2可见,除了吉林、黑龙江、西藏的回归参数在0.05水平不显著外,其余省(区、市)的回归参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十三五”以来,安顺农垦得到农业农村部农垦局重点扶贫农场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共计1509万元,现已建成年产出口茶1500吨以上和年产抹茶初级产品(碾茶)500吨以上的厂房建设、生产线购置及高标准抹茶园建设基地,为安顺乃至全省茶产业出口产销对接和产品升级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2 面板数据分析与回归

2.1 数据平稳性检验

经检验,国内旅游收入(GNSR)、国际旅游收入(WHSR)、城市化率(CSH)数据均非水平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选择有截距,有趋势项检验方程,其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Fisher-ADF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这3个数据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2.2 数据协整检验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是因为面板数据同时包含时间序列和截面空间两个维度的信息,对其分析具有比单纯时间序列分析或单纯截面数据分析更多的优点,可更充分利用样本数据的信息,更便于控制个体异质性和内生性问题,增加自由度,从而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翻转课堂背景下提出的新兴教学概念,其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通过录播、摄像或者是制作PPT等手段制作一些短视频,供学生学习和观看。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较好的帮助。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2.3 面板因果关系检验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户籍政策均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旅游发展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强度可能不同。在区域总量层面上研究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互动的效应,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分别选用反映国内旅游发展、国际旅游发展、城市化的指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察旅游发展与城市化的因果关系,并建立面板回归模型,以摸清中国内地旅游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整体格局,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由表1可见,各省(区、市)普遍存在着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表明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在所分析的31个省(区、市)中,27个省(区、市)表现出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显著因果关系,15个省(区、市)表现出城市化促进旅游发展的显著因果关系。20个省(区、市)表现出国内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显著因果关系,15个省(区、市)表现出国际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显著因果关系。7个省(区、市)表现出城市化促进国内旅游发展的显著关系,14个省(区、市)表现出城市化促进国际旅游发展的显著因果关系。12个省 (区、市)同时存在国内、国际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显著因果关系,8个省(区、市)只表现出国内旅游促进城市化的显著因果关系,3个省(区、市)只表现出国际旅游促进城市化的显著因果关系。4个省(区、市)同时存在城市化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发展的显著因果关系,7个省(区、市)只存在城市化促进国内旅游发展的显著因果关系,14个省(区、市)只存在城市化促进国际旅游发展的显著因果关系。仅仅1个省(福建)存在旅游发展与城市化双向互动的所有关系。

表1 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此外,由表1还可看出,①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情况比城市化促进旅游发展的情况更加普遍。表明在旅游发展与城市化的双向互动中,城市化对于旅游发展比旅游发展对于城市化更加敏感。②国内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比国际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更加普遍。表明许多地区在过去的10多年中,旅游促进城市化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内旅游促进城市化,国际旅游促进城市化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③城市化促进国际旅游发展比城市化促进国内旅游发展更加普遍。一方面,反映出许多地区接待国际旅游的基础设施条件差,随着其城市化率提高,基础服务设施改善,逐步增强了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所增加的国内旅游需求小于因条件改善而增加的国际旅游需求。④国内、国际旅游均对城市化有显著促进的地区(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陕西),大多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除河南外,其他地区2012年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 420元;未能表现出国内、国际旅游同时对城市化显著促进的地区,其2012年的人均GDP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互动的重要条件。此外,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黑龙江、新疆、青海、海南、四川、江西、西藏、云南、贵州表现出国内或国际旅游与城市化显著的双向互动,表明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与独特性也是影响旅游与城市化双向互动的重要因素。人均GDP处于第9位的福建是惟一全面表现出国内、国际旅游与城市化双向互动的省,可以用其同时具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丰富旅游资源的条件来解释。

旅游发展与城市化双向互动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省(区、市)表现的强度不相同。为了能够从数量关系上全面概括中国旅游发展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整体格局,接下来对各省(区、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化数据作面板回归。既然是双向互动关系,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可以用任何一个方面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而将另一方面的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但研究目的侧重于考察旅游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制订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因此,将城市化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旅游发展作为解释变量。为了分别考察国内、国际旅游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设定方程进行计算。

测量实训实验教学中有普通测量和精密测量仪器测量,一般情况下,普通测量时,能够做到一人一件工具,但精密测量时很难做到一人一件,一般情况下精密测量仪器台套数比较少,需要分组分时段进行,提高实训效能,这需要任课教师合理组织实训实验项目,做到精益化,改变单课堂单项目实训实验教学的传统组织形式,把精益制造的理念融入实训实验教学,单课堂多项目并行的实训实验组织形式,做到人人学习、人人有实训操作。

2.4 面板数据回归

表1中标记为“N”的,只是因为在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其伴随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1,即不能保证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因果关系”,犯错误的概率小于10%。从检验的结果看,其伴随概率大多略大于0.1,表明其因果关系的显著性未达到所要求的显著性水平,而不是否定其存在因果关系。

表2 城市化率(Y)对于国内旅游收入(X)的回归分析

对方程回归分析的结果 为 R2=0.884 538,F=54.505 13(P:0.000 000),Durbin-Watson stat为1.514 409。可见,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所估计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见表2。

由此可见,ERAS结合ECTR治疗CTS 成效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包括减轻术后疼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2)由于治疗及时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3)由于创伤较小明显地减少术后并发症;(4)住院时间短,并能够降低医疗费用;(5)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7]。

对方程(2)回归的结果为 R2=0.870 159;F=47.681 23(P:0.000 000);Durbin-Watson stat 为1.436 817。可见,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所估计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的结果列于表3。

由表3可见,除了吉林、黑龙江、甘肃、西藏的回归参数在0.05水平不显著外,其余省(区、市)的回归参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表3 城市化率(Y)对于国际旅游收入(X)的回归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从理论上讲,回归方程的常数项表明解释变量引起被解释变量变化的基础强度水平,解释变量的系数大小表明被解释变量对于解释变量变化的敏感性。从表2、表3可见,各省(区、市)国内、国际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基础强度水平不同,城市化对于国内、国际旅游发展的敏感性也不相同。这些数据反映了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化的整体格局。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促进旅游发展推进城市化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各省(区、市)在制订以促进城市化为目标的旅游发展政策时,可参考表2、表3的回归系数大小,预见其可能的政策效果。

(1)通过城市旅游促进城市化率的提高,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发展质量,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会反哺城市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2)科技旅游、智慧旅游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城市旅游。可以通过整合区域科技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老年学历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价值观演进的重要标识,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涵,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路径,是加强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开放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本、专科学历教育,采用在线学习、线下面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使老年人接受正规学历教育成为现实。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基于“互联网+”的老年学历教育试点取得了多方面成果,实现了学历继续教育全民覆盖,打通了学历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为构建和完善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3)国内各地区因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要特别重视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资源配置是核心问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3):326-342.

[2] MULLINS P.Class relations and tourism urbanization:the regeneration of the petite bourgeoisi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urban for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4,18(4):591-608.

[3] MULLINS P.Tourist cities as new cities:Australia’s gold coast and sunshine coast[J].Australian planner,1990,28(3),:37-41.

[4]周少雄.试论旅游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4(2):55-58.

[5]陆 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50.

[6]徐 洁,华 钢,胡 平.城市化水平与旅游发展之关系初探——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序列动态计量分析[J].人文地理,2010,(2):85-90.

[7]杨亚丽,孙根年.城市化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动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7):169-175.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AO Yanga,LEI Leia,YU Pei-guob
(a.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b.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Abstract: Data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rate, domestic tourism income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foreign exchange income in mainland China from 1997 to 2012 was ma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were two-way interaction.There is a bilateral causality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The significant of the bilateral causality of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were different.The law of change revealed that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interaction were playing a role.Promoting urbanization through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 feasible policy choice.

Key words: tourism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interaction and convergence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114(2019)19-0032-0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9.00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赵 洋,雷 磊,俞培果.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9):32-36.

收稿日期: 2019-07-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KS004)

作者简介: 赵 洋(1980-),男,辽宁北镇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电话)13881188115(电子信箱)24520116@qq.com。

标签:;  ;  ;  ;  ;  

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