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判断分析论文_尹鹏

鹤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 鹤山 529700

【摘 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环境检测部门进行环境评价以及采取合理治理方案的关键,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审核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其异常数据的判断提出较为有效的措施,为广大环境监测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措施

0 引言

环境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城市中,为群众提供了较为及时、高效、准确、权威的环境监测数据,并为相关部门预测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和加快应急事件的控制提供数据依据。但由于环境监测属于一项长期与短期行为互补的工作,监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以及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容易对监测数据收集造成影响,形成数据误差,容易产生大量异常数据,下面就如何保证环境监测系统日常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相关探讨分析。

1 数据审核的内容

1.1 数据的原始性

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环境监测各项活动和业务活动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的记载。它是环境监测各项活动的客观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资料。因为现场监测的条件较为恶劣且具有不确定性,而原始记录是日后综合分析监测结果与相关数据的重要原始资料。因此,保证原始记录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完整、规范的填写,也是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1.2 检测的规范性

监测中所使用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应规范。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执行。样点的时空分布应能正确反映所监测地区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波动范围及变化规律。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选择分析方法时应选用国家标准方法和最新版本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采用非标准方法时必须进行等效性试验,验证合格后并报上级监测站批准后方可采用。

1.3 检测的时效性

环境样品由于其成分复杂,待测组分含量低等特点,决定了待测组分在样品中不稳定,为避免样品变质影响检测结果必须保证样品在规定期限内测定,《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中就明确规定了水质样品不同检测项目的保存时间。数据审核时应注意样品的采样时间和检测时间,避免无效测定。

1.4 数据的合格性

数据处理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如对计算过程要进行全面的验算,检查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单位换算是否正确,回归方程是否合格,结果的表达方式、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要求,数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按计算规则要求处理数据,有效数字保留和数值修约运用是否正确等。质控指标的计算也应全面复查,如平行样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密码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加标回收率是否符合要求及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校准曲线系列浓度点数一般应作5 点以上(未计零浓度点),各浓度点吸光值在仪器最佳范围内。对回归曲线截距、斜率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回归曲线截距、斜率值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曲线线性一般要求≥0.999。校准曲线一般应在样品测定之时同时绘制,当所测项目的校准曲线较稳定时,可在样品测定之时带做一个浓度点,其测定值与原曲线对应点无显著性差异性,可不必重绘曲线,但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只要标准溶液、显色剂或其它主要试剂更换或重新配制后,校准曲线就必须重新绘制,其它项目应每次做校准曲线。

2 现场监测数据的审核方法

现场监测数据的审核,是指对现场监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原始记录正确与否的核查,使监测数据获得有效监控。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水平,代表着审核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代表着监测站的技术水平,对环境监测的报告出具及监测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2.1 原始记录是否填写完整

现场监测数据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将监测的全过程完全纳入QA、QC可控范围内。原始记录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清晰、规范;监测数据及相关结果做到具备代表性、准确性、完整性。原始记录的审核首先应审核记录信息是否填写完整,除记录实测数据以外,还应记录一些辅助参数,如水质样品添加固定剂的种类与量、气象参数、样品的性状、采样量、气样保存方法及条件、监测的时段等。往往一页原始记录上监测人员容易忽视重复填写的内容,如监测污染因子、样品的性状(气味、颜色等)、监测日期等。原始记录上的相应空格应按照要求填写完整。其次应注意填写的内容是否正确,如样品的取样量、流量、取样条件等是否与标准中或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相同。再次,应关注相应的计算结果是否按照相应的规范执行,如取样的标态体积、污染物的实测浓度、烟气密度、标态气量等。

2.2 计算公式是否准确

除去在现场可以直接填写的记录,在监测结果中有部分数据是通过原始记录的几个基本参数共同计算而得到。那么针对这部分监测结果审核时,应结合原始记录与相应的执行的标准或规范,通过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

审核这部分数据时,应注意参与计算的基本参数的数值是否与原始记录上相符,应注意计算的公式是否正确,如标准体积的计算、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浓度的折算、烟气密度、流速、流量的计算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标准、规范会有不同的固定的折算系数,审核时应注意折算系数的应用是否正确,最后应关注有效位数的修约。常见的折算系数见表1。

表1 环境监测常用折算系数表

2.3 原始记录细节的把握

在进行现场监测原始记录审核的时候,除了关注上面的两点以外,还应注意对原始记录中的细节把握,在遇到异常数据的时候,审核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对现场监测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通过对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型号规模、处理能力、监测期间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描述,可以判断出该治理设施处理效率的一个范围。另外,加强对监测点周围情况、污染物排放规律、被测企业的实际生产负荷等信息的了解,也有助于审核人员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判别。

3 异常数据的判别

异常数据是指和实际数据出入较大,可能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环境质量和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状况的数据。在整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数据中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分析监测时的监测环境和工况条件及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异常数据主要有三 种:一是监测数据确实反映企业排污和环境影响实际情况,二是监测数据由于监测误差和不具代表性造成异常,三是无法确定异常监测数据产生的原因。

3.1 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判别

各级环境监测站对其管理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及地表水等环境质量都会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形成较为全面的数据库。各种环境监测数据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审核人员在进行此类监测数据的审核时候,如果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偏高或者偏低,首先应了解现场监测期间监测点周围环境情况。比如地表水采样时候,采样点位布设在河道闸口的下游不远处,采样时正好处于开闸期间,则会造成SS的异常偏高。再比如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数据偏离正常值,则要考虑监测期间周围机动车尾气的影响,而氯化氢的监测结果则受到采样容器的洗涤方法及对空气中含氯离子颗粒的过滤情况影响。审核人员在掌握相关的历史数据以及对现场监测有一定经验的条件下,可以对异常数据有一个直观快速的判断。

3.2 按照相似性进行判别

针对某一被测单位一套数据进行审核时,可利用同类监测对象的环境统计资料作类比分析。两个工厂产品相同,工艺条件相似,其污染物性质、成分、排污状况大致都在一个范围波动,准确掌握其中一个工厂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对另一个工厂的排污监测数据的审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合其他环境要素,综合分析监测数据。

3.3 根据逻辑关系进行判别

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既要考虑整体,又要考虑各监测因子之间应该存在的逻辑关系。很多环节监测数据中都存在着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进行数据审核过程中可以利用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别,从而发现监测数据中明显不合逻辑的数据。从理论上来说,污染物处理设施出口的污染物浓度肯定低于进口浓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数据倒挂的现象。比如对某车间的废气中苯含量进行监测时,处理设施出口浓度高于进口浓度。针对这一现象,在排除了监测人员现场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外,到被测企业实地查看以后发现,该处理设施内用于苯吸附的活性炭早已过期,已经起不到吸附效果,反而因为活性炭上的苯浓度过高,经过引风机以后有部分的苯被带出,这样就造成了监测数据前低后高的现象。经过更换活性炭以后,监测数据恢复正常。

在进行某燃煤锅炉除尘及脱硫效率测试的时候发现,烟气中的氧含量过高,达到18%左右,明显偏离锅炉正常运行时候的烟气中氧含量。该锅炉的除尘设施为砖混结构的老式水膜除尘器,针对这种情况,审核人员首先应考虑是系统漏风造成的氧含量异常。经过现场仔细检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除尘器由于修筑时间较长,顶部开裂,从而造成大量的空气进入。

4 结语

总之,监测人员在进行监测数据准确性审核时,需要依照国家规范及行业规定,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检查和筛除,选取符合真实情况的数据记录进行报告分析。审核人员应当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数据,以保证数据审核的质量,并对数据异常现象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凡.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J].甘肃科技.2012(02)

[2]黄鹏飞.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J].北方环境.2011(07)

论文作者:尹鹏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及异常数据判断分析论文_尹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