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韩艳艳

 (黑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摘要】目的:探析孕激素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选取本院收治的8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按不同的医治方案分成两组,行达英-35医治的42例患者设对照组,行安宫黄体酮医治的47例患者设研究组,并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及药物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安宫黄体酮医治可降低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子宫出血;孕激素;围绝经期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34-02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因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减退而引起排卵异常,致使患者体内孕激素缺乏,导致增殖内膜不能分化成熟,继而促使内膜生长异常,子宫发生异常出血[1]。为此我院将近期收治的8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旨在分析安宫黄体酮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医治效果,做相应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选取本院收治的8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按不同的医治方案分成研究组47例,年龄为40~55岁,平均(47.38±5.52)岁,病程4个月~1年,平均(8.25±0.63)个月,血红蛋白73~120g/L,平均(64.29±12.51)g/L;对照组42例,年龄为42~56岁,平均(48.63±5.46)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7.96±0.55)个月,血红蛋白74~122g/L,平均(65.06±12.38)g/L。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 医治方法

对照组行达英-35医治,刮宫术后予以患者达英-35(国药准字:J20100003,德国Schering GmbH Und Co.P.K G)口服,每日2毫克,持续口服21日后停药一周再开始使用下一盒,持续医治两个月。研究组行孕激素安宫黄体酮医治,术后阴道出血第15日予以患者安宫黄体酮(国药准字:H33020715,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日8毫克,持续医治10日停药。阴道出血第15日开始第二周期医治,每日服用8毫克安宫黄体酮,持续医治10日,服用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性激素水平,(FSH)卵泡雌激素、(P)孕酮、(E2)雌二醇、(LH)黄体生成素采取放射免疫法测验。两组药物副反应(皮疹、乳胀、潮热及厌食呕吐)。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正态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性激素水平

对照组性激素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如表1)。

2.2 两组药物副反应

研究组皮疹、乳胀、潮热、厌食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0(0.00%)例、1(2.12%)例、2(4.25%)例、0(0.00%)例、3(6.38%)例;对照组为1(2.38%)例、1(2.38%)例、3(7.14%)例、1(2.38%)例、6(14.28%)例。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

3.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多发性妇科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紊乱以及无规律性出血,长时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引起贫血,或引发宫内膜增生、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2-3]。为探析孕激素安宫黄体酮的医治效果,针对性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进行阐释。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因月经调节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失常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时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退化,虽然卵泡能够发育,但是不能排出、成熟。研究显示,研究组性激素水平及药物副反应比对照组优,提示患者行安宫黄体酮医治能减轻药物副反应,降低性激素水平。达英-35为新式避孕药,其中低剂量性雌激素具快速止血及修复机体子宫内膜的的功效,孕激素可将大量增值的部分子宫内膜逐渐转成分泌期,继而致使患者月经量尽快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日趋规律,并促进雌激素水平降低,医治过程中对身体新陈代谢影响轻微[4]。但是长期服用达英-35患者可出现黄褐斑、肝脏功能紊乱、皮疹、乳胀等不良反应,可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安宫黄体酮别称甲孕酮,属于孕激素药物,临床多用于子宫内膜性腺癌、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痛经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医治,且大剂量的安宫黄体酮可作为长效避孕针,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医治效果尤其显著。月经来潮时患者子宫内膜因缺失孕激素与雌激素支持而出现脱落后,安宫黄体酮可及时补充缺失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促使其子宫内膜重新取得支持,并持续增厚,继而使子宫内膜稳定地在子宫壁上生长,显著降低患者子宫出血量[5]。予以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安宫黄体酮医治可阻止其子宫内膜细胞中的DNA过度合成,促进子宫内膜进行周期性脱落,继而避免患者子宫内膜出现增生性恶变或病变。研究中安宫黄体酮的医治疗效较达英-35佳,可通过影响机体垂体功能,促使促卵泡素与促黄体激素分泌减少,并通过各类途径对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调节,继而达到减少出血量及缓解病情的疗效。关于患者行安宫黄体酮医治的准确疗效,待下次分析。

综上所述,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安宫黄体酮医治不仅能降低性激素水平,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焱,布占红,钟彦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4):60-62.

[2]张素清.孕激素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148-149.

[3]李杨,朱婷.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5-66.

[4]岑晓燕.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1):71-74.

[5]罗靖.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98-100.

论文作者:韩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  ;  ;  ;  ;  ;  ;  ;  

孕激素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韩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