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颖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颖

山东薛城盛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薛城 277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量化趋势,这就使得城市用地紧张的资源性问题日趋激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缓解城市用地压力,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在这一建筑结构中,其空间也得到了有效应用,这不仅能够实现空间的高效配置,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结构的应用效能,因此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形势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细化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在大型建筑结构中搭设模板支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高支模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5m,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都比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2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高支模施工技术虽然是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技术应用等级相是相当高的,因此目前该技术已经被纳入到了高危技术行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效率会直接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及制约,这就施工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需要对应用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进行标准化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选择及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高支模施工技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增强建筑物强度,提升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只有建筑物本身强度达到预期标准,其承载力才能相对提升,相对的建筑能耗问题也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建筑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工程规模日趋拓展,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愈发被人们所关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大众眼中的技术形象就是,它是水平混凝土构件,其存在意义在与对系统高度进行科学支撑,因此人们普遍将该技术看成是支撑技术。本文中所提到的系统高度是具有一定量化标准的,其荷载力也存在一定的界定范畴。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标准化流程推进施工项目,并对各个部分给予足够的监督及管理,其涵盖的各个施工标准都应当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关键点

3.1搭设水平杆与立杆

高支模结构内的所有受力位置都需要设计扫地杆、水平拉杆,并且应在每隔4排的位置设计剪刀撑,把立杆垂直方向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情况下,误差不应超过2cm,而间距误差不可大于5cm。同一水平面的横杆水平误差及高低差也不应超过3cm,在连接竖向的水平杆时,应依次错开的距离大致50cm,然后再次连接。各种主节点及接头中心的间距也应控制在步距的30%以内。应拉通竖向、横向的水平杆,立杆与模板底部20cm的位置应安装竖向、横向的扫地杆。在可调节的立杆顶部、支托底部水平安装拉杆,应将接头衔接位置处理好。

3.2剪刀撑

通常情况下,剪刀撑的安装位置在高支模的外立面,并且应依照实际的结构尺寸在中央位置设计剪刀撑,宽度一般在4~6cm,间距一般是10cm。剪刀撑的底部应与地面之间形成45~60°的夹角,针对有牢固加紧要求的,可以再添加一定数量的剪刀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应确保剪刀撑设置在中间位置,在实际施工中应把剪刀撑沿着水平方向安装到加强层位置,还可试着设计一个水平方向的斜杆,应将各个立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3.3安装扣件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安装的所有扣件都应和钢管非常配套,并且螺栓拧紧之后的力矩应保持在45~65N?m范围内,应合理控制扣件中心点与主节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应保持在15cm左右,应确保螺栓与扣件处于同一方向,并且相互对接的扣件应确保开口在同一方向上,初步完成扣件安装施工环节之后,应让专业人员对扣件的抗滑能力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扣件安全施工质量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3.4安装安全网与防护栏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的防护栏主要涵盖如下几个部分:栏杆、下横杆、上横杆,它们与地面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距离,具体为0.5~0.6m、1~1.2m,还应利用密目式安全网对防护栏进行密封,应把安全网在立杆内部做固定施工。对孔洞的大小进行科学的测量,假如孔洞尺寸不超过1.5×1.5m时,就需要利用盖板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还可埋设一定数量的钢筋网。反之,如果孔洞过大的话,就应在四周墙体上安装护身栏杆,并且还应将安全网做必要的加固处理,还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防护设备。

3.5高支模施工与质量检验

高支模施工活动十分重要,各个施工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指导,核心施工环节涵盖以下几点:①顶模板的施工。施工人员应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及所有的数据与信息等进行施工,详细的内容有模板、满堂架等的施工。具体施工活动中关键的内容是板面高度及模板厚度的合理把握。②梁模板的施工。在梁模板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施工顺序,具体来讲施工顺序应该为:首先,安装底模,保证中心线位置无误、精准,用拉通线的方式对其位置进行校准,应确保底模始终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安装侧模,侧模与底模之间应形成90°角。依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有关标准,如果跨度超过4m的话,应对模板做必要的起拱处理,实际高度应为全款度的2‰左右,并且误差不应超过3cm。梁的支撑架必须和柱、板的支撑架合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构建出一个刚度强、平稳度高的支撑系统。③柱模板的施工。把支撑承重架和柱模板连接在一起,以便保证柱精准而垂直,以有效预防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过大的荷载而导致错位现象的发生,应选择螺栓、铁丝等对剪力墙最上面板位置进行科学调整,以保证上端口处于平直状态,并且确保墙体模板一直是横平竖直的样子。

4优化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4.1重视对施工人员的聘用及培训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想要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能力,就要重视施工人员的聘用及培训,构建完善的施工人员管理制度等。由于考虑到施工人员在系统知识方面的程度较低。因此,在招聘中,应优先选取高学历的人才,加强组织培训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知识的培训以及对其进行实际施工技术的指导,严格管理施工人员,从而使得施工中能够充分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在实践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4.2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尤其是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施工项目。例如,针对粉尘、噪声、危害等比较严重的施工,应让施工人员带上相应的防护工具,或者使用轮班制等。同时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设备,定期对安全防护工具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李永红.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 山西建筑,2016,34:108-110.

[2]郭亮.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6,09:201.

[3]林仙后.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探讨[J]. 江西建材,2014,13:50.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